-
1 # 玉佛緣345
-
2 # 玉玉德張新
對於這種說法我本人不贊同,因為在商周時期青銅器達到鼎盛,做工非常好,雕工也非常好,玉器作為商周時期的鼎盛貴族器物,怎麼會不如戰漢玉器呢?只是在古代每一時期的風格不同。每一件玉器做工都非常的精美傳神,戰漢玉器只是對前朝的一個延續,在過後的時期,玉器也非常的精美只是更多的貼近了生活。所以說中華民族的玉文化是一個傳承的文化。不能只說在戰漢玉器達到了鼎盛。個人觀點
-
3 # 卓然堂
存世的漢玉中,如無出土資料資訊,明確區分兩漢不容易。但在西漢墓葬出土的玉器中,精品確實多於東漢。這與東漢中晚期國力下降,喪葬習俗趨簡有很大關係。
西漢早期玉器基本上繼承了戰國風格,故有戰漢玉不分家之說。隨著西漢社會各方面的發展,玉器應用範圍的擴大,漢玉跳出了戰國玉的窠臼,出現了新的器型,新的技法,形成了新的風格。
與戰國相比較,漢代玉器皿、圓雕件明顯增多,而雞心佩則是西漢時新出現的佩玉品種。根據西漢與東漢墓葬出土文物的類比,一些漢玉器型在兩漢期間有一定的演變規律。以下舉例說明。
漢代玉耳杯是較常見的玉製器皿。西漢巔峰期玉料質優,雕工精細。圖1-2可視為其代表,東漢晚期到三國時期墓葬所出土的耳杯多素面,如圖3-4。
西漢早中期的雞心佩多留有扳指的痕跡,多有一定弧度,雕工立體感很強,如圖5-8。西漢晚期至東漢,器型逐漸變扁平,兩側鏤空雕部分增大,體積也漸增大(圖9)。
說明一下,這幾件漢玉並無紀年資料,是根據館藏文物中類似器物所作的大致年代推斷,並非定論。
-
4 # 犀溪堂
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原則上講,戰漢時期的古玉無論從玉料的選擇、玉器的型別、雕工的精彩、用玉的範圍等方面的的確確都達到了歷史的新高度,之後的玉器發展趨勢下滑,至明清時期,雖然玉的使用非常廣泛,但其文化影響已無法與戰漢時期相比。但另一方面看,戰漢之前的商周時期,對玉的認知與文化認同(包括用玉的規制)其實並不遜於戰漢,其形成的禮玉文化完全可以影響包括戰漢在內的各個時期,因此,在這個基礎上談玉器的最高峰,戰漢時期是要被打折扣的。
回覆列表
很贊同您的觀點,高古玉經歷了戰漢這一景盛時期。直到東漢,國力衰退,戰亂不斷,曹植特下令,禁止使用玉器厚葬習俗,從此玉器從髙峰期走向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