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半島南部在古代的時候分為三個部族聯盟,中國古代分別稱他們馬韓、辰韓、弁(bian四聲)韓。一般直接稱之為三韓。
據後漢書.東夷列傳記載:
馬韓在最西邊,有五十四個國家之多。聯想到北韓半島的面積,可想而知這些國家的面積、人口和實力了。馬韓北方和漢的樂浪郡(樂浪(公元前108年~公元313年),是西漢漢武帝於公元前108年平定衛氏北韓後在今北韓半島設定的漢四郡之一,當時直轄管理北韓北部)接壤,南面直達今天的日本海(南與倭接);
辰韓在東面,有十二個國家,北方跟濊貊(是中國東北南部地區和漢四郡故地的古老的地區部族,又稱貉、貉貊或藏貊。古文獻稱之為“亳人”或“發人”)接壤;
弁辰在辰韓的南方,也有十二個國家,南方也到日本海邊。
三韓合計有七八十個國家,最大的有萬戶,小的有數千戶,都是古代辰國(一個從公元前4世紀到公元前2世紀存在於北韓半島中南部地域的部落聯盟)的遺民。
後漢書還記載,馬韓人知道會種田,能織布。當地都是部落雜居,並沒有城池這種東西。也不知道長幼男女之別,沒有跪拜的禮儀。各部落都有祭祀,稱為“天君”。南方靠近日本海的部落,有很多人都有紋身。——從記載我們可以知道,當時的三韓還是蠻夷之地,沒有城池,沒有禮儀制度,甚至南方還有很多人處於原始狀態。
辰韓有六七十歲的老人自稱是秦朝的逃戶,因為不堪秦朝的暴政和奴役,逃亡來到北韓半島,馬韓部落就分出一塊地方給他們。他們稱呼國作邦,管弓叫弧,把賊叫做寇,行酒叫行觴,很像秦國的語言,所以有人叫他們秦韓。他們有個很奇怪的習俗——生孩子希望孩子的頭越扁越好,於是就用石頭壓住,讓嬰兒的頭長得更扁。
到了東漢末年,三韓越發興盛,當時中原王朝天下大亂,很多百姓避難也逃進了三韓。
唐朝對於三韓也有記載,基本與史記雷同,細節略有出入而已。都是說秦朝末年和漢朝末年天下大亂,很多中原百姓為避難逃入三韓。
根據史料記載,三韓之地的秦人、漢人不在少數,但是相較於當地土人必定居於少數,後來又經過漫長的時間的流逝,秦人、漢人已經和當地的土人逐漸融合了。
金於霖的《南韓小史》,稱秦人避役者為秦韓。或稱之曰辰韓,則稱故辰韓為辰韓本種焉。按照這種說法,辰韓就是秦韓。
所以,雖然今天已經不能說南韓的秦人、漢人如何如何,但當時三南韓的開化,進入文明社時代是因為秦人、漢人的進入這件事情的錯不了的。
北韓半島南部在古代的時候分為三個部族聯盟,中國古代分別稱他們馬韓、辰韓、弁(bian四聲)韓。一般直接稱之為三韓。
據後漢書.東夷列傳記載:
馬韓在最西邊,有五十四個國家之多。聯想到北韓半島的面積,可想而知這些國家的面積、人口和實力了。馬韓北方和漢的樂浪郡(樂浪(公元前108年~公元313年),是西漢漢武帝於公元前108年平定衛氏北韓後在今北韓半島設定的漢四郡之一,當時直轄管理北韓北部)接壤,南面直達今天的日本海(南與倭接);
辰韓在東面,有十二個國家,北方跟濊貊(是中國東北南部地區和漢四郡故地的古老的地區部族,又稱貉、貉貊或藏貊。古文獻稱之為“亳人”或“發人”)接壤;
弁辰在辰韓的南方,也有十二個國家,南方也到日本海邊。
三韓合計有七八十個國家,最大的有萬戶,小的有數千戶,都是古代辰國(一個從公元前4世紀到公元前2世紀存在於北韓半島中南部地域的部落聯盟)的遺民。
後漢書還記載,馬韓人知道會種田,能織布。當地都是部落雜居,並沒有城池這種東西。也不知道長幼男女之別,沒有跪拜的禮儀。各部落都有祭祀,稱為“天君”。南方靠近日本海的部落,有很多人都有紋身。——從記載我們可以知道,當時的三韓還是蠻夷之地,沒有城池,沒有禮儀制度,甚至南方還有很多人處於原始狀態。
辰韓有六七十歲的老人自稱是秦朝的逃戶,因為不堪秦朝的暴政和奴役,逃亡來到北韓半島,馬韓部落就分出一塊地方給他們。他們稱呼國作邦,管弓叫弧,把賊叫做寇,行酒叫行觴,很像秦國的語言,所以有人叫他們秦韓。他們有個很奇怪的習俗——生孩子希望孩子的頭越扁越好,於是就用石頭壓住,讓嬰兒的頭長得更扁。
到了東漢末年,三韓越發興盛,當時中原王朝天下大亂,很多百姓避難也逃進了三韓。
唐朝對於三韓也有記載,基本與史記雷同,細節略有出入而已。都是說秦朝末年和漢朝末年天下大亂,很多中原百姓為避難逃入三韓。
根據史料記載,三韓之地的秦人、漢人不在少數,但是相較於當地土人必定居於少數,後來又經過漫長的時間的流逝,秦人、漢人已經和當地的土人逐漸融合了。
金於霖的《南韓小史》,稱秦人避役者為秦韓。或稱之曰辰韓,則稱故辰韓為辰韓本種焉。按照這種說法,辰韓就是秦韓。
所以,雖然今天已經不能說南韓的秦人、漢人如何如何,但當時三南韓的開化,進入文明社時代是因為秦人、漢人的進入這件事情的錯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