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玩時
-
2 # 肇英
現代日本人基本只擁有“名字”(相當於中國現在的“姓”)和“名前”(相當於中國現在的“名”)。其中“名字”即日本古已有之的“苗字”,而“氏姓”則已於明治初期便告逐步廢除。
具體來說,“氏姓”由“氏”和“姓”兩部分組成。
其中的“氏”就是諸如阿蘇、越智、安倍、紀、田口、小槻、丹治、清原、中原、平、良峰、源、滋野、尾張、出雲、菅原、大江、津守、藤原、大中臣、卜部、物部、有道、宇佐、坂上、大藏、丹波、多多良、豐臣、息長、大原、高階、多治比、春日、文室、橘、長岡、高橋、石川、櫻井、林、吉備、小野、吉田、下毛野、上毛野、池田、池原、葛城、巨勢、平群、田中、久米、大野、中村、石上、積穗、弓削、大伴、佐伯、伊勢、秦……等等【1】。
注1:有不少“氏”存在著與其字眼相同的“苗字(名字)”,譬如安倍、小野、田中、佐伯等等……但是兩者之間可能有聯絡,也可能毫無關係,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而“姓”原來則是標誌身份等級的,有諸如公、宿禰、朝臣、真人、臣、連、忌寸、道師、稻置、君……等等【2】。
注2:姓本來具有的標誌身份等級的作用,在進入平安時代後,漸漸崩解、失效。
它們同上文中所說的“氏”,共同組合成“氏姓”,例如:
著名陰陽師安倍晴明後裔的嫡流——土御門家,他們的苗字為“土御門”,氏姓則為“安倍朝臣”;
位於九州的“阿蘇神社”,其世襲大宮司阿蘇家的氏姓則為“阿蘇公(阿蘇君)”。
至於題主所問“氏姓與血緣是否有關”一事,這依然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理論上,氏姓當然應該與血緣有關。但現實生活中,由於過繼、婿養子、冒稱、賜予等情況在日本古代相當常見,因此實際上氏姓往往未必與血緣有關。
比如豐臣政權下的許多大名家都被賜予了“豐臣朝臣”的氏姓;
再比如松平家(亦即德川將軍家)冒稱“源朝臣”;
又比如江戶時代,信濃松代藩的第七代藩主真田幸專,他本是近江彥根藩主井伊直幸的第九子,後成為松代藩第六代藩主真田幸弘的養子,於是其氏姓就從井伊家的“藤原朝臣”變成了真田家的“滋野朝臣”。
回覆列表
通俗一點講古代姓是貴族才有的,普通百姓只有名,但貴族之間的姓氏延續有很多時候靠的的繼承而不是子孫。明治維新以後要求普通百姓也要有姓,那這個時候的姓有可能根古代某貴族同姓那就沒有血緣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