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悔憶智周
-
2 # 丁毅書法工作室教學中
這要看是古代的哪位狀元。
若清末劉春霖是狀元,也是實力書法家。其書法及文學水平,今人不能比之!
-
3 # 黑白文章澤淵詩
科舉考試是古代選拔人才的一項國策。隋朝開始科舉一直到清朝結束,有1300多年,要求極其嚴格,從第一個狀元孫伏伽,到最後一位狀元劉春霖共有504位,科舉考試對中國文化影響十分深遠。所評選出的狀元,榜眼,探花都是佼佼者,都是當時的學霸。 清朝一共有114名狀元,都要透過童試,鄉試,會試,殿試。前三次考試相當於今天的縣,省,國家級別考試。到了殿試,甚至皇帝都親監,中了的都成進士,都可以做官報效朝廷,第一名才叫狀元。 清朝科舉考試要考對《四書》、《五經》的講解,默寫《聖諭廣訓》百餘字,通曉《性理》、《太極圖說》、《通書》、《西銘》、《正蒙》等,當然要寫一筆好字,清朝狀元的書法首先從小書寫,遵規守距,一邊學習,一邊練習,加上當時的書寫工具就是毛筆,到了狀元,肯定經歷了很長時間的磨練,其功底深厚,其次清朝狀元有豐富的文化底蘊,書法造詣也釋放文化的光環,不僅僅寫字而已,看待清朝狀元的書法問題,瞭解了狀元的求學路,想想水平肯定不低。不然怎麼能當狀元呢?
也就是說清朝的狀元肯定是學習並完成了當時所有的課程,走完了所有的求學路,並將相關知識滾瓜爛熟,賦詩文章不在話下。而且見解獨到,其文其書法要得到皇帝的滿意,大學士及重臣的認可,可謂是才高八斗,學術五車,實打實的真才實學,古代狀元可是全方位人才,只要考過了就可以治國安邦了,現代人術業有專攻,時代不同了,社會進步了,衡量標準也就不同了,總之,當時的生產力和社會發展水平與當今的不同,不管是哪一個水平,十年寒窗,能走到狀元肯定是付出了很多,也是真才實學,有對比就有高度,有理想就有目標,有目標就有奮鬥的動力,要學習古人勤學的優良傳統,而不是把古人和現在比來比去,現代人要用現代的眼光看歷史,不可用歷代的眼光看未來。
回覆列表
就是書法家協會主席的水平。
因為他們從小到大到死,使用的書寫工具都是毛筆,現在誰也辦不到。
所以有一個書法家協會主席說,民國賬房先生的字都比現在書法家們寫得好。
是的,就像民國賬房先生玩手機、電腦還不如現在的小學生,甚至不如現在的幼兒園學生。
各人有各人的時代。
清代狀元書法,文化水準、書法功力,尤其是書法童子功,鋼筆、圓珠筆、中性筆、電腦手機鍵盤時代的人們是望塵莫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