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YLin
-
2 # forevergod
這種狀態相信現在是困擾很多年輕人的。因為從小到大一直在外面讀書,在學校待的時間要比在家裡長的多,一年也就幾個假期回家跟家人相處。何況那些不怎麼見面的親戚呢。長時間的不聯絡,不溝通,久而久之,也就漸漸變的不太親近了。
對於與親戚不太親近這種體驗,舉個例子會更加明瞭。每逢春節的時候,無論在外面上學還是打工,回來一趟都要走親戚的,或者家裡會來一群親戚。這時候就要接待和有應酬。但是,由於長時間不聯絡,心裡也少了些許親切感,就會有“想找話題聊天,卻不知從何說起,該說什麼”的尷尬局面。甚至有些親戚都忘記了該叫什麼稱呼。這種局面既尷尬,內心也很無奈!
現在很多人跟親戚不親近,並不是心裡主動抗拒這層關係,而是由於現實的工作生活造成的。沒有時間,無暇聯絡,時間長了,這種現象就出現了。
-
3 # 鳳來婉夏匯生活
其實你這種體驗我完全能夠理解,因為我本人也深有感觸,除了和自己父母外,感覺和其親戚無話可說,壓根不知道在一起應該聊一些什麼,即使有交流溝通感覺也是生聊,十分尷尬。
一方面覺得這是性格使然,可能本身也不善言談,特別是面對這些碎碎唸的七大姑八大姨的時候,自己完全沒有招架之力;一方面覺得多少存在有點社交恐懼症的嫌疑,網路越發達,大家彼此的交流卻越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有時候感覺和陌生人傾訴,更易吐露心聲,內心的想法才更易表達。
個人拙見,僅供參考。
人情淡漠,看透人情世故。
這與自小成長的生活環境有關,從小就是留守兒童,沒人關心沒人疼愛。
孤單的童年養成了獨立自主的習慣,逢年過節親戚間也不怎麼來往,怎麼樣都是陌生人咩。
長大了,也沒法玩到一塊,又要如何親近的起來呢,多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