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黑色的眼

    其實抑鬱很大一部分是要依靠自己來解決的,就是調整心理,調整想問題的思維,調整好身體機能。

    一。原因:

    抑鬱一般都是心理積壓了很多讓自己憤怒,傷心,委屈的事情,然後呢由於自己在腦子裡經常想這些事情,然後呢就是越想越生氣,越想腦子裡關聯到的負面內容越多,或許有時會聯想到幾十年前讓自己不開心的事情,然後呢就是自己越來越生氣,越委屈。然後呢腦子裡就會想到更多更多。這就是個死迴圈。如果一直想那就是一直抑鬱。

    就像咱們看電視一樣,以前有個農村老漢看 水滸, 看到宋江那德行,氣的把自家電視都給砸了,這說明啥,事情是會影響自己情緒的,會讓你悲傷憤怒的。所以要儘快的排除腦中的負面。

    二。傾述:當感覺自己非常悲觀,非常生氣時,一定是腦中想到一些事情,這時要麼你可以跟一個親近的人去聊,把所有的東西都聊出來,這樣你會感覺心情平靜了。

    如果感覺有些事情你不想告訴別人,那麼就拿個小本本,拿根筆寫下來,一點不拉的把腦子裡的悲觀都寫出來,然後你會發現你的心也平靜了。

    或者如果你哭得出來的話,找個沒人的地方放聲的哭一場吧,這也可以釋放壓力的。

    三。分析解決問題:

    等用上面方法把心理搞平靜後,下一步就是分析解決問題了,因為必須要解決掉這些事情你才可以徹底的解決抑鬱。

    分析這些問題時呢,一定要客觀的看,如果一些事情可以解決就想辦法解決,自己解決不了就去網上找辦法,找不到就找人解決,總之辦法有很多。如果感覺你所要解決這個問題,太高了,你就是再怎麼拼都不可能夠得到,那就放棄吧,選擇一條新的路去走。

    五。動起來:

    運動可以讓自己熱血沸騰,可以鍛鍊神經,可以給自己增加勇氣,這就像為啥有的人平時挺膽小,喝了酒後就敢做一些事情的道理。

  • 2 # sunshine心理學愛好者

    抑鬱症的症狀就不說了,俗話說心病還得心藥醫,抑鬱症是完全屬於心理疾病而引發的軀體症狀!比如失眠……等!

    當然特別鼓勵一邊吃藥一邊治癒自己內心的傷疤,這樣雙管齊下最好不過了!

    抑鬱症最最明顯的症狀就是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覺得活著沒什麼意義,沒有愉快感,這就證明已經喪失了對生活的熱愛,那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想辦法熱愛上生活,努力讓自己開心開心再開心,就要找到自己特別熱愛的事情做起,比如找到自己的愛好,喜歡唱歌啦,或者喜歡去旅行,或者喜歡養魚養花都可以,只要是能讓自己發自內心開心的都可以的!

    以前在電視上看過一個節目,說的就是抑鬱症患者平時喜歡唱歌,然後經常唱歌逐漸自己就走出來了!想必興趣愛好對自己有多重要!

    再一個就是沒有上邊那麼簡單情況,也許抑鬱症的原因正好是因為自己環境什麼造成的!這時候難免自己會孤立無援的狀態,所以這時候一定得靠自己,問別人問再多沒有用,得自己去慢慢想辦法走出來,不能一味的在網上求安慰和歸屬感,畢竟一不上網之後就逐漸陷入空虛的感覺裡無法自拔,所以還是要靠自己努力投入現實生活中去慢慢把自己變好,把自己變好生活自然而然就變好了!

    我也得過抑鬱症,深知多麼痛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想好就得想辦法讓自己強大起來,怎麼樣強大起來呢?就是要變得自信覺得自己有價值,我們生活中會看到很多樂觀開朗的人,樂觀開朗的人其實都是自信的人,其中必然也要付出很多很多努力!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就是成就感!可以去跑跑步,或者做一些事讓自己有成就感!

    其實說心裡話每個人的人生都是要建立在這些方面的,最起碼得做到自信,要不然人生真的容易抑鬱,深知自卑的苦真的是一片狼藉。一片灰暗,我們畢竟是人都是要有慾望優越感的,所以還是要活的現實一點不必聽一些沒有用的安慰治標不治本,就是提升自己努力強大才是本質!

    相信你,加油,經歷過狂風暴雨才能看見最美好的彩虹!

  • 3 # 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抑鬱症,它是一個現象,而這種現象的構成,有它過去的來龍去脈,是在我們的人體結構和情緒上面表現出來的。

    人類是由幾部分構成的,第一個,是你的肉體,你的肉體底下有你的細胞、經絡,有蛋白質的執行,還有核酸等等。

     

    另外,是一個人的思想。你是什麼樣的教育體系出來的人,你就會擁有什麼樣的思維模式,你的思維模式在外界這些環境當中進行反饋之後,形成什麼樣的觀念,形成什麼樣的概念,形成什麼樣的記憶。這些記憶和你的思維模式形成相續了之後,它就會形成你人生觀、世界觀,包括種種對於世界探索和認識的方式和方法,這是你的思維體系。

     

    還有人的情感體系,情感體系是人的思維體系所沒有辦法去觸及的。你可以意識到自己不開心,但是你的這種思維,是沒有辦法在不開心的情緒裡面,去將情緒分離的。這個是兩種東西:一個像是鐵絲,人的思維像是自行車鏈條一樣;人的體驗和情感,那種波動像水一樣的東西。情感和體驗的波動可以推動人的思維,但是人的思維反過來想去把體驗和情感徹底地扭轉過來,是不可能的,否則的話,就不會有那麼多自殺的人了。人都應該想開啊,人都應該通過自己的理性思維去分析自己的情感,把它按部就班地處理好啊,把負面的情緒去除掉,把正面的情緒調動起來,他為什麼做不到呢?

     

    因為人還有第四個體系,就是人的靈性體系。人的靈性體系,是超越於前三個體系——肉體、思維和情感體系而存在的。它在這前三個體系裡面,但是它又同時被人的思維、情感和身體所約束所埋葬了。所以說,只有我們自己能夠覺醒到我們的靈性體系的時候,你才可能在靈性體系的高度上面,去舒緩你的情感體系。

     

    情感體系的形成是有一個漫長的過程的。人的情感,人的心靈自我認知……現在我給你們糾正一個觀點,你們的自我不是你們的意識,你們的自我是你內心裡面的願望。“我想幹什麼”,是因為“我”才會有“想”,明白嗎?“想”是你的意識,“我”是內心的願望。如果我們在內在找不到這個心靈裡面的自我,我們就會錯把“想”,把意識的“想”當成我們自己。所以你會經常覺得,“哎呀,我怎麼會冒出這個念頭,我怎麼會冒出那個念頭,每天胡思亂想的,一會兒想這個,一會兒想那個,好像是我想的吧,但是我確實沒有想,但是我又不能不說想的這個是我自己。”所以人們永遠分不清楚,到底是“我”在想,還是“思想”在想,還是“意識”在想,這就是因為人類不知道,真正的自我,是你的內心願望,而不是你的意識頭腦,是你的內心願望,導致了你頭腦的分析。

     

    比如說,你現在在聽我說話呢,剛才剛進門的時候,你在等一個非常重要的電話,這個電話可能會決定你生命的未來。現在你把電話留到門口了,你張起耳朵在等那個電話的聲音。我在跟你說話的時候,你知道我在說話,你當然知道,但是我說什麼你是聽不到的。是你沒看到我在說話嗎?你看到了;是你沒聽到我在說話嗎?你聽到了,可是你內心裡面卻什麼都沒有聽到。為什麼呢?因為你內心裡面在聽門口那個電話的聲音呢。

     

    也就是說,你的願望,決定了你眼耳鼻舌身意的結果。我們說是“我想我想”,這個“我”指的是內心的意願,就是我的願望。這個“我”是怎麼構成的呢?這個“我”由兩部分構成:一個體驗,一個認知。

     

    嬰兒出生之後,在十幾分鍾之內,嬰兒的神識,就是我們說的自我,還沒有形成,對於他的身體,他是沒有反應的,他哭啊,鬧啊,是一種本能的生理的自發的舉動,並不是他有意的。這個時候你用針扎他,他是沒反應的,他是沒有痛覺的。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那幾分鐘,他是沒有痛覺的。為什麼呢?這個時候,人的內心裡面的自我,跟六根還沒有完全接觸得上,等他慢慢地在形成的過程當中,他開始熟悉他的手的時候,熟悉他的眼睛的時候,他會四處看,這些都是無意識的。他四處看的時候,他並不是看到什麼,他什麼都沒有看到,只是他在熟悉他的眼睛。當我們和他說話的時候,他會下意識地看,下意識地笑,全部是下意識,全部都不是主動意識的。

     

    而他的主動意識是什麼時候形成的呢?是內心對六根反覆地經驗。“哎,這個手可以抬起來,這個脖子可以扭動,眼睛可以看到光”——經驗。內心裡面的認知,對於肉體的這種反應有了經驗,經驗的積累形成了習慣,習慣又反過來調動他心底裡面的認知,慢慢地跟意根接觸上,才會有了語言的能力。“哦,爸爸,媽媽”,這種語言的能力是從什麼時候來的呢?人內心裡面,對於身體五官和六根的熟悉和經驗的積累,最終導致了對於意根的積累,對於頭腦的反應。然後內心認知和頭腦的意識分別,一旦要是熟悉了,結合起來之後,才會有了語言的能力,“哦,聽到這句話叫爸爸,聽到這句話叫媽媽,媽媽指的是這個人,爸爸指的是那個人”,這個時候,我們內心的自我就已經有了初步的體驗了。為什麼呢?當我們認識到有爸爸,有媽媽的時候,“爸爸抱”,“哦,這個身體被爸爸抱起來了”,有一個認知爸爸和認知身體的認知,這個認知隨著我們對於六根和外界的熟悉,經驗的積累,形成了概念——“爸爸就是這個男人,媽媽就是這個女人,這個身體就是我自己”。這個時候,內心的這個“自我”就形成了。

     

    有我們內心所認知的身體,有我們內心所認知的外境,有我們內心所認知的父母,有我們內心所認知的世界,就必定有一個認知世界的“我”存在,這個“我”剛開始的時候,沒有名字,只是一些心靈認知對於六根感受的體驗。所以說,我們內心裡面的,無論你的七情六慾和愛恨情仇,最根本的體驗只有兩種——安全或者恐懼。安全就是愛,被媽媽抱著就很開心;離開媽媽了,這種安全感缺失了,它就會變成恐懼,恐懼我就會哭。所以人的內心情感,只有這兩種:一種是愛,一種是恐懼,愛的背後是安全,恐懼的背後是失去。

     

    好了,一切抑鬱症患者孩子的根本的源頭就在這個地方:他因為愛的缺失,安全感的缺失,而導致了他的心靈意識的迴避。心靈意識一旦要是去迴避了這種害怕失去後的恐懼,它就會形成自閉症,不願意跟外界交流。跟外界交流就有可能失去,所以我就自己主動地、自願地,切斷了跟外界交流的意願。內心裡面沒有跟外界交流的企圖了之後,人的意識就會自動地、本能地去迴避外界,人就會變得可能是哪個地方發育不全了。是不是注意力不集中了?或者是不願意跟外界接觸了?或者是智力上受影響了?這些都是一樣,內心裡面缺失了愛,缺失了安全感。

     

    所有的心理學,最根本的原因,追究到它的頭,就是內心裡面的這個自我,在形成的過程當中,安全感的缺失,愛受到了創傷。比如說父母的離異啊、吵架啊;比如說平常耳聞目睹家裡面的這種不幸啊、貧困啊;比如說長大了之後看到自己在社會上沒有價值啊,看不到未來希望啊,被社會上一些不平等的現象所對待啊……導致他內心缺失的時候,內心自我願望本能的迴避,會導致意根,導致我們的眼耳鼻舌身的其他的五根的作用形成了缺陷。這就是這些抑鬱症啊,狂躁症啊,種種這些包括有自虐、自殺傾向的孩子的根本原因——心靈自我的缺失感。心靈自我應該是建立在愛和安全之上而成長起來的,但是在成長過程當中,如果缺乏了安全,缺乏了愛的給予,那麼恐懼就會蔓延,恐懼代替了愛,他就會自我保護,自我保護的結果就是自閉、抑鬱、狂躁或者破壞性的舉動,就是這麼個原因。

     

    當孩子長成了成年人之後,我們的意識形成了重重的鎧甲,知道了這個是對的,那個是錯的;知道了這個是法律,這個是合法的,那個是非法的;知道這個是成功的,那個是失敗的。我們將這種“知道”當成了我們自己,我們就會本能地忽視了我們內心久遠以來缺失的那種愛。你可能覺得自己,“我很健康啊,我很正常啊,我很安全,我現在有錢、有工作、有住房,很安全啊。”那麼有錢、有工作、有住房有身份的人很多,他們那些人為什麼會自殺呢?是因為內心裡面被遺忘的那個體驗,它並沒有消失掉,它只是被你的意識遺忘了。

     

    可是,你的意識是被它推動著的,是被你的心靈意願的體驗推動著的。當你的意識思維、邏輯思維、知識體系執行到一段時間,不能再充實了,我們成年人了,思維已經定型的時候,內心裡面被你長久忽視的那種很深的情感的體驗,情緒的感受,和認知過程當中形成的,對於世界的最初的那種認知覺受,它就會反映出來。你小時候什麼樣的性格,這個時候就會變本加厲地爆發出來。小時候缺乏愛的人,到了中年之後,往往會離婚啊,會出軌啊,或者會自殺啊,或者會跟社會上格格不入。為什麼呢?他缺乏安全感。他沒有安全感了之後,他即便長成成人,他的內心依舊是孱弱無力的,依舊是一個被拋棄在黑暗當中的嬰兒。這個是人沒有辦法面對的,因為他找不到。

     

    現在的科技對於人類的認知,現在的心理學也好,包括精神病學也好,對於人體體系的研究,都是很表淺的。我剛跟你講的這一點,人類真正的自我,人類的一切心理疾病的源頭,不在意識,在我們的內心體驗和感受當中。內心體驗和感受以我們心靈的認知存在,而這種認知是我們先天就有的。這種認知就是我們講的靈魂、人的神識、靈識。靈魂它會帶有前世輪迴的印記,這種印記是什麼?就是人的習氣、習性。

     

    比如說你今生很喜歡吃甜食,哎呀,吃了一輩子,一聽到甜東西你就會流口水,見到甜的就不要命。等你死後,你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全部都處於停頓狀態的時候,你的內心體驗和覺受,他們不會隨著你的肉體死亡而死亡,他們只是像是脫了層衣服一樣的,他們還會繼續他下一個過程。而下一個過程,就會帶著你今生內心的體驗和慾望、感受走,然後你轉生成下一個人的時候,你先天可能對糖就會非常喜歡,愛得不得了。這就解釋了為什麼世界上會有很多天才兒童,為什麼有的孩子他其他方面都不行,但是他畫畫,那一出手就是“大家”;有的人先天對音樂很敏感,小小年紀就會彈鋼琴;有的人卻是數學天才,對數學非常敏感。那是他過去輪迴當中,那些烙印在他心靈願望之上的過去的記憶,過去的習氣。

     

    所以,如果我們在研究治癒抑鬱症,包括治癒這些抑鬱症孩子的過程當中,如果不能夠把路找對,那你給他講多少道理沒有用處的。如果道理能治病的話,世界上沒有病人了。咱們現在不是談到靈魂這個層面了嗎?在靈魂這個層面往下走,就跟佛法有關係了。因為佛法開示的是,人的靈魂怎麼來的?他是如何形成的?人的靈魂的過去是什麼?包括靈魂之上還有什麼?包括靈魂他要去什麼世界?在佛教裡面不是講十方三世嗎?過去現在未來,十方,四面八方,各個宇宙,就像立體空間,叫十方三世宇宙空間。十方三世宇宙空間,它是怎麼形成的?我剛才講了人有靈魂,靈魂不是我們的意識,而是我們內在的心願。你說的感受,感受是體驗的波動,沒有體驗你不會有感受的。你被火燒了一下,那個是體驗,然後以後見著火的話你會恐懼,那個是感受,明白吧,感受是體驗的波動。我們人是有感情,有感受,感受深處是人的體驗,體驗深處是能夠體驗的認知,這種認知,是一種靈覺,不是人的意識。

     

    我給你舉個不恰當的例子。現在咱們在說話,你聽得很認真,你全神貫注,什麼事情都沒有想。因為在前兩個小時,吃飯的時候,你口很渴,喝了大量的水,這會兒你突然內急了,哎,突然間想上廁所了。你在聽我說話,全神貫注,你的意識全部放在我身上。我問你,當你感覺到內急,想上廁所的這一瞬間,是誰告訴你的?你沒有意識到你要上廁所啊,你的大腦一直在聽我說話呢!你怎麼知道自己現在馬上很迫切地要上廁所?是誰告訴你的?誰提醒你的?誰知道你要上廁所?告訴你啊,這個是你心靈裡面那個認知。祂是在我們身心深處,是不受我們意識的左右的。知道你內急想上廁所的,是你身心深處的,你的身心整個世界是建立於祂之上的,那個叫——覺知,在佛教裡面把祂稱為阿賴耶識。祂只是一個觀察者,祂本身是無善無惡,無生無滅的。

     

    在那個清醒的覺知的基礎之上,形成了覺知對自己的認識——“我是存在的”。有了存在之後,就有了當下,存在就是當下,就是存在感,就像虛空一樣的東西,當下。有了當下,就有了當下的過去和未來,這個就是時間。存在感的分別形成了空間的波動,波動的空間,就形成了現在、過去和未來,就有了時間。時間帶動空間,空間相續於時間,就形成了不同空間的層層層層的疊加。在我們心靈的體驗上面,就是人的覺受。有了覺知,覺知對於覺知的認識,形成了存在,對於存在的分別,形成了覺受。這個覺受是什麼呢?就是大樂、喜悅、寬恕和溫暖。

     

    這種覺受形成的時間長了之後,會有覺受的波動,就會形成了三界上層的空間。這個空間,我們把它稱為無色界。那個裡面的生命是沒有形態的,沒有形象的,全部是光一樣的存在。當心靈的這種覺知,在光裡面被光所牽引、波動、交織的時間長了之後,會形成了光中間不同的光影,這種光影我們把它稱為空間,覺知在空間裡面折射出來,就成了認識空間的知覺,“知覺乃眾生”。這就開始了有個體意識的生命,也就開始形成了想陰,我們的“想”,你內在裡面知道今天想幹什麼,我想要幹什麼,那個“想”,就是由那個地方開始的。

     

    但是你現在內心裡面的那個“想”,距離那個地方還很遙遠很遙遠,為什麼呢?他經過了層層層層不同的空間,不同的心識體驗,不同的心識經驗,經驗將覺知凝固成為了……當覺知認識了空間裡面的光明的時候,就一定有一個認識光明的知覺存在,這個知覺被束縛在所認知的空間當中,被所認知的光明所牽引的時候,對光明形成了定識:“這個光是明的,那個光是暗的;這個是好的,那個是不好的”,就形成了善與惡,形成了得與失。得與失的體驗凝固了體驗光明的覺受的時候,覺受就會形成了體驗最初期的東西,是什麼呢?就是對於事物形態的凝聚感。

     

    我們原本看到這個空間,它是非常廣袤的,當我們看到空間有一塊地方很亮,另外地方沒有這麼亮的時候,我們的目光被光亮的那塊兒所吸引的時候,這個叫凝視。這個凝聚就會使你自然地忽視掉其他的地方,就像我們很專注地看到一個東西的時候,其他地方的景象,你雖然在看,但是你看不到,是一個道理。那麼,當我們內心裡面這種身心深處的覺知,被所覺知的世界所吸引的時候,這種吸引將覺知凝固成為知覺,知覺又被所知覺的景象,所牽引所凝固了之後,就形成了人的“想”。這個“想”是怎麼表現的呢?這個“想”在我們的心靈深處,是一種非常細膩,非常微妙的覺受。

     

    我跟你舉一個例子。當你看到一個小孩兒很可愛的時候,你再回想起來他的時候,你的內心會有甜蜜感,“哎,這孩子真可愛啊。”當你看到一個孩子受傷了,哎呀,手截肢了,或者什麼地方點燃了,被弄破了,你看到他的時候,除了焦慮以外,內心裡面還有那種很酸楚的,很遺憾的地方,就那個地方。他在你感受和體驗極深的,那種很微細、很微妙的覺受當中。那種覺受,就是我們“想”的基礎,為什麼會想呢?因為我們有想的東西,有東西讓我們想,我們才會去想。讓我們想的東西,是什麼呢?就是我們心靈深處對於世界,對於宇宙,對於存在的,非常細膩,非常細膩的覺受感。這種覺受,隨著所覺受的境界,越來越粗重,越來越粗淺,就跟我們不願意覺受的東西,形成了對比。這就是明亮和黑暗,希望和恐懼,神靈或魔鬼,生存或死亡,這個就是輪迴。

     

    當我們開始被“想”,被我們的覺受,凝聚成為覺受的境界的時候,就已經跟我們境界所固守的……我們肯定都喜歡光明的境界,喜歡善良的境界,喜歡安全的境界,不喜歡恐懼的境界,不喜歡黑暗的境界,不喜歡被仇視的境界。善良跟仇恨對立起來,光明與黑暗對立起來,存在和消失對立起來,得到與失去對立起來,神靈和魔鬼對立起來,這個就是“想”的境界,就開始形成了。或者說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包括我們生命靈魂的過去,包括我們靈魂的未來,全部建立於一個“想”之上,這個“想”就是我們心靈深處,對於存在的體驗。

     

    好了,這個時候,靈魂一旦形成了之後,靈魂是不受自己控制的,為什麼呢?因為靈魂的形成是我們心靈認知的覺受。你認知的覺受,對覺受的越執著,這個覺受牽引你的認知就越強烈。你越執著什麼,當你身體死了之後,你今生所執著的那些心靈的體驗啊,覺受啊,它會牽引你的心靈想的,心願的認知,去追隨它下一個對境。我跟你舉個例子。就好像是你走路時間長了,腿很酸困,想坐下來,坐了一會兒之後,那個椅子不讓你坐了,讓你站起來,你還會習慣性地再去尋找下一個椅子坐下來。對了,就是這種慣性,這種慣性我們把它稱為業力,稱為習氣,這個就是人的靈魂,可以在六道不同的空間當中去輪迴的根本原因。

     

    我剛才跟你講了這麼多的關於靈魂,目的是什麼呢?目的就是作為一個心理學的研究者,包括做一些抑鬱症孩子的心理健康的治癒者,我告訴你怎麼去治癒這些孩子,怎麼去開啟一個人靈魂深處的光明。要讓孩子在內心裡面體驗到安全,要讓孩子在內心裡面體驗到溫暖,同時要讓孩子在他的身心深處看到希望,就這三條。怎麼樣看到希望?找出他的長處來,哪怕這個孩子一無是處,真的很糟糕,你也要誇他面板好,個子高,跑得快,睡得好。誇獎可以激發一個人覺受深處的安全感,誇獎、讚譽可以驅散人情緒深處的恐懼感。

     

    怎麼樣能讓孩子能夠體驗到愛呢?多承認他,多肯定他,多說“我愛你”,多去擁抱他。“愛”這個東西不講道理的,哪怕他真的是一個十惡不赦的人,你一樣愛他。“愛”這個東西是沒有理性的,同樣的,抑鬱症患者的這種表現,它也是沒有道理可講的。他家庭環境很好啊,他長得很漂亮啊,他衣食無憂啊,他就抑鬱了,沒辦法,沒道理可講啊,怎麼辦呢?去用種種方法開啟他靈魂深處,他曾經有過的,那種對於溫暖的體驗,對光明的記憶。光明在人世間表現出來是什麼呢?寬恕,接納,純潔。

     

    當一個人在內心的體驗當中,感覺到越來越多的別人的愛,別人的肯定,他就會變得很自信。當一個人在心靈體驗當中感受到別人的寬恕、接納、溫暖,他會越來越安全。當一個人安全了之後,負面的情緒消散了,他的一切症狀就跟著消散了,他也不知道咋回事兒,不講道理的。抑鬱症、精神疾病就是不講道理的東西。他完全是人的心靈認知,被所認知的對境,要麼是被希望和光明牽著走,要麼是被黑暗和恐懼牽著走。被黑暗和恐懼牽著走,那就是抑鬱症、焦慮症,隨時準備自殺或殺人的孩子;被人的光明和安全牽著走,那就是健康的,對社會有益的,知書達理的,非常穩定的,非常開心和快樂的孩子。所以,我剛跟你講,人的心靈體驗,心靈感受只有這兩種,一種是愛,一種是恐懼,愛的背後是安全,恐懼的背後是失去。

     

    那麼怎麼樣去教育孩子呢?他們又不是你的孩子,你又不可能天天跟他在一起,怎麼辦呢?誇獎。沒有別的辦法,只有這一個辦法——誇獎。第二個,時刻要讓孩子在心靈的體驗當中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無條件的愛,是沒有條件的,就哪怕你是抑鬱症,哪怕你是殘疾,我也愛你,沒有任何條件地愛,對於你永遠是無條件的支援。這兩種可以大大地緩解抑鬱症,抑鬱症不是靠棍棒可以教育好的。

     

    當抑鬱症的人活到成年之後,他們內心裡面是非常黑暗,非常孤獨,非常孱弱,非常單薄的,這個階段的抑鬱症怎麼去做呢?面對整個社會,那些白領,那些中產階級,包括那些富豪的抑鬱症,怎麼去做呢?有兩種方法,第一個,讓他們內心看到希望。一個人沒有希望的時候,心靈的體驗就好像是進入到黑暗的曠野一樣,就是幹什麼都提不起興趣來,幹什麼都無所謂,幹什麼都索然無味,幹什麼都是麻木的,都是被動的,沒有自己的任何一點興趣愛好,也就失去了自我存在的理由了,這個就是抑鬱症的開始了。很多人想自殺就是因為這樣,這個世界不需要我,我在這個世界上活著是個負累,我是個沒用的人,等等。讓他們內心裡面看到希望,看到自己的價值,不僅僅是看到自己的責任,要讓他們知道他們對這個社會,對這個世界是有用的人,他們能夠給別人帶來快樂。人真正的價值不是你有多少錢,真正有用的人,是對別人的存在有所幫助的人,是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人,那個叫有用的人。

     

    所以,治療抑鬱症,一定要去激發這些人內心深處的自我價值感和自我認同感。“哦,我是有用的人,我是有價值的人,我是可以給別人帶來幫助的人,我是可以去建設社會的人,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這樣的話,他們的自我價值感和自我認同感,同時會帶來什麼呢?自我責任感。我應該怎麼去做,我應該去負擔起這個責任來。慢慢地,他的各種負面情緒,就會被他的這種責任和價值感所摧毀、摧滅,他就會變得很正常了。

     

    還有第二種方法,第二種方法是什麼呢?就是對於一些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有一定思維能力和文化的人,去給他們介紹真理,讓他們去理解生命,讓他們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到生命的實相,讓他們重新有一個選擇自己生命的機會。當一個人,受過教育的人,看到了究竟的法義,他會用理性去思維,會在裡面去尋找漏洞,會仔細地去分析,在分析的過程當中,他會重新審視自己的生命,當他審視完之後,知道這個真理,確確實實是真理的時候,他的生命就等於是第二次投胎一樣,他就可以選擇自己生命的未來了,他可能會成為一個修行者。

     

    一個修行者是不存在抑鬱這一說的,因為修行者的生命,修行者的靈魂,修行者的身口意,是屬於神靈的。你不屬於你自己,你的虔誠心不是全部供養給了真理嗎?你不是要用你的身口意去供養釋迦牟尼佛嗎?所以你已經不屬於自己了,你的身口意不屬於自己了,哪有你去抑鬱的資格呢?你沒有這個資糧了。我抑鬱是因為我不想幹什麼,或者是我認為我幹什麼沒有意義,或者是我認為我的存在就是廢物,就是垃圾,或者是我認為我的存在就是一種痛苦,可是你的這種存在都已經供養給佛了,供養給神靈了,供養給真理了,哪有你去自暴自棄的資本呢?沒有了。當一個人的內心深處和整個的心靈願望全部投向真理的時候,這個人可以從根本上治癒精神體系裡面的黑暗,也就不會有抑鬱症的存在了。

     

    第二種方法是最徹底最根本的。

     

    所以我跟你講這麼多,回頭你去分析下,理解下,看看我說得對不對。對於孩子的教育,它是一個比較長的過程,因為人心靈體驗的形成,心理的狀態是由心靈體驗積累而形成的,它應該慢慢地往前推,往它的根本推的過程,這個過程當中就是——無條件地愛、寬恕、讚美、支援。你做什麼都是對的,你今天摔了一跤,“哎呀,這個姿勢真帥。”今天砸了個碗,“哎呀,砸得真好!哎呀,你幫了爸爸一個忙,這個碗我一直想扔,捨不得扔,你今天砸了,好,獎勵你。”

     

     

    抑鬱症患者,通常有一個通病,不是很愛關心別人,我連我自己都不想活了,我憑啥去關心你啊?我自己活得還很痛苦呢,我哪有那個精力去關心別人呢?當一個人的心思不在自己身上的時候,當一個人的心思放在別人身上的時候,他的恐懼感會大大減少,只有這一個方法——去做公益,你去照顧老人,去街道上拉個繩子維護治安,還是去撿垃圾,都行。

     

    讓他天天去做公益,大家起來一塊兒去做公益,每天想的、講的都是怎麼樣去為別人好,怎麼樣去對這個社會好,怎麼樣能夠去更大程度地為社會付出,他內心裡面的壓抑感、恐懼感、不安全感就會大大減少。內心裡面的自我焦慮減少了之後,內心裡面的安全感就會增加;內心裡面的陰冷減少了之後,內心裡面溫暖就會增加;內心裡面負面的情緒、否定的觀念減少了之後,內心裡面積極的、向上的一面就會增加。內心積極了,人的觀念就會跟著改變,他就能看到希望了。你也許沒有錢,你也許真的是一個生活很困難的人,但是你最起碼是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你是一個可以為別人帶來幸福的人,那麼你為別人帶來的這種幸福,它就是你的價值啊。

     

    所以,對待抑鬱症的人,想過來尋求幫助的人,最核心的,也是唯一的一點——去做公益,永不停止去做公益。全身心考慮別人的人,一定是被神所看護的人,一定是被神所加持或保佑的人。他的內外,他所到之處都是有光明的,都是有神靈看護的,這種人才是真正的神靈。

     

    治療抑鬱症患者的方法,不需要那麼多高大上的理由,不需要那麼多的理論,不需要什麼佛教的標籤,不需要什麼神靈的佑護、加持,不需要。就是一個詞——公益。想治病嗎?想抑鬱症好嗎?——做公益。你也許看不到意義,但是你必須得要去做,要學會給予,要學會付出,要學會奉獻,要學會檢討自己,這是抑鬱症患者治癒的第一步——學會奉獻、學會給予、學會檢討自己。下一步才是我們的自我認知和自我價值的肯定。

     

    公益是一個必不可少的路,不論你靜坐也好,還是做什麼,公益是一個核心的東西。一個內心裡面不知道為別人付出的人,不知道奉獻自己的人,他的抑鬱症永遠好不了,你的靜坐僅僅是讓你躁狂的情緒安撫了,它的根還在。根是什麼呢?對自我的愛護。一個長期做公益的人,一個內心真的把自己能夠奉獻出去的人,他即使不禪定,即使不靜坐,也依舊可以起到抑鬱症康復的作用。

     

    我們就是為了做一個為社會付出的人,對別人的存在有幫助的人,我們不求自己的獲得,我們只是力求讓別人過得好,讓這個社會更加地和諧穩定,讓我們生活的環境更加的安全和乾淨。一天你拒絕,兩天你拒絕,你覺得索然無味,形成的時間長了之後,因為不是你一個人在做,它會形成一個氛圍。這個氛圍是什麼呢?人們都很和善,人們內心裡面都是願意付出的,當你的情緒被這種情緒所感染了之後,你會發覺到自己內心深處那種陰冷的、自私的體驗。“哦,看來是我不對,我應該像他們一樣付出。”這種念頭,這種心靈的體驗轉變了,你過去的那種生不如死的念頭就轉變了——“哦,原來我不是為著自己活著,我的存在可以為了社會,為國家,為我們這個民族”——說大一點。哪怕帶來非常微小,但是有利的、向上的因素,這就足夠了。

     

    抑鬱症真的不難治,就看這個人的心,是為別人的,還是為自己的。

  • 4 # 沈著2020

    作為資深多年掙扎於各種情緒的人,變得樂觀暫時先別想了,你可以找嘗試改良情緒,讓自己好受一點。

    首先,你得自己找到悲觀的觸發點,比如吃飯喝水玩遊戲,就不會悲觀。除了先天體質易多愁善感的人,絕大部分的悲觀是後天累積形成的,最常見是連續的打擊。然後正視觸發點,告訴自己不是自己的錯,只是一個意外,別人碰到了一樣沒有辦法,儘量釋懷。關於調整情緒,我嘗試過有效的方法:

    1.請求幫助。親戚、朋友、信任的長輩、心理醫生、書籍、知乎、網易。傾訴有釋放情緒的作用,安慰有緩解情緒的作用。

    上面列出的物件,你都可以嘗試,他們是最大可能提供有效傾聽和安慰的物件。如果你遇到了有生活大智慧的人,他就可能再提供有效幫助和建議,後四類人裡出現智慧人群的概率最大。

    心理醫生、書籍、知乎、網易都建議可以嘗試免費幫助,真想有很大幫助,個人覺得需要尋找價格高的,普通心理醫生感覺作用不是很大,借用智者的智慧本應付出對應代價。

    對於普通級別的嘗試,可以幫助你更快認清自己的問題,幫助你更快找到合適解決自己問題的方法,前提是,靠自己!自己要多嘗試多努力。

    信任的長輩裡,我有一個有智慧的,也還算熟悉我的,和他的數次談話,幫助我認清了事實(談話物件是熟悉你情況的人,給的建議更適合你,談話時要坦誠!遮遮掩掩,用錯誤資訊分析的結論也離有用更遠)。

    我在網易買過陳立客廳的課,嗯,名師大牛,價效比高,還可以提問,有啟發。書,你去搜合適自己的吧,心理學方面的。

    2.改變自己。三方面:釋放情緒、提高抗挫折能力、多做開心的事。負情緒累積多了,壓抑的心情會產生更多負面情緒,悲觀也是負面情緒的一種表現。及時釋放負情緒,減少壓抑是必要的。

    適合你的釋放方法要自己找,通常最有效有兩種:發洩(哭,大吼大叫,摔東西等),此法可能新發新的負效應,謹慎選擇;另一種更健康,還能產生正能量,大汗淋漓、筋疲力盡的運動!

    關鍵詞“大汗淋漓”、“精疲力盡”!普通微汗的運動一下和這種天差地別,試過就知道。調整情緒,提升抗挫折能力最關鍵。這個是從根本解決問題的方法。

    小孩子學走路摔了很多跤,即使摔哭了,幾分鐘內,都可以笑出來,可以再次嘗試。成人摔一跤都…小孩子都是樂觀快樂的,成人笑點頗高。這個現象值得深思。

    做自己開心喜歡的事,自然會提高正能量,有兩點需要注意,事的選擇和有節制。吃美食、打遊戲、打籃球都能讓我真心愉悅,但這份愉悅有區別,吃美食愉悅持續時間最短,打遊戲會產生題好難,更不想做了的情緒,打籃球會有身體上的疲勞。

    娛樂需要節制,合理娛樂身心愉悅,如果打了長時間的遊戲,看長時間的小說,反而會變得脾氣暴躁(多次實驗)。

    3.改變環境如果有一個難以自學的技能,怎麼辦?可以請老師教,可以和掌握技能的人多相處,長時間觀察學習。調整情緒也是一個技能,和樂觀開朗的朋友相處,自然也會開朗很多,原因是,情緒本身的感染力,觀察學習別人處事方法,也可以詢問他人的想法。環境的影響力是不能忽略的,多交良師益友,儘可逃離不好的環境。如果逃離不了,還是在1和2裡努力吧!選擇總是很多的,辦法也是很多的!加油。

  • 5 # 意識心理學

    抑鬱是個人多次在寂靜的空間裡,長時間思緒帶不好情緒的思考主題。思緒次數與時間越長,影響原本日常淡定情緒情懷越濃,會帶有負面情緒來面對正常其他日常事務處理。

    第一要素,要學會主動不去思緒認為帶來不好情緒的主題內容。(即學會不去想不開心的事情,想的越多,情緒不越好。)

    二,給精力管理,減少自己會有寂靜空間裡,有過多的精力去思考(不開心)問題。如讓自己多做家務事多活動,看一部電視劇,玩一些遊戲等,叫朋友一起爬山遊玩,在家種一花草,可能的話可參與工作,給於自己日常上有事務處理來消耗精力.

    三,轉移注意力,有時還是會主動思緒不開心的事,那是因為自己有較長時間思緒負情緒主題,有較強的記憶,也易被啟用想起來。可以通過即時轉移注意力,去處理其它事務,來減少精力去思緒。(如去打理家務,洗衣服,打掃衛生,或是出門看看朋友等).

    四,就是認知療法了,任何事情都有多面性,只是看待事情角度不同,得出想法結果不一樣,有時自己有了解主題事物知識有限,形成看法很侷限,也很粗淺,最終會波動情緒。對於不明白的事,或是自己分析不透的事,可以主動找人聊聊,藉助他的角度想法辨識下事件,可以選擇好的理性給事件下定義,來減少情緒波動。(我來說個例子,我朋友說他小時候經常被父母打,他說很慘呀。我告訴他,其實你可以感謝你父母,你父母經常打你,讓你變有的皮實,同時也有很強面對困境時心理承受能力。)

    看待事情是有很多種的角度,選擇合適的角度看事情,來淡化不良事件給與自己的影響,來讓自己好面對其它生活!

  • 6 # 大師心理

    我曾經得過抑鬱症,而且相當嚴重,一度有悲觀厭世自殺傾向。我來談談我從抑鬱症走出來的一些方法。

    首先,我說一下讓我產生抑鬱的根本原因。曾經有幾年時間我專門從事研究工作,偶爾出去講學。更多的時間就是待在辦公室裡邊。有一陣,突然感覺自己的這種狀態毫無意義,夾雜著更多的是對未來前途與生活的擔憂(上有八旬父母,下有三歲幼子)。我覺得是一種莫名的恐慌佔據了我整個的身心。而且那段時間突然覺得自己的人生非常失敗,先後有兩段婚姻的終止,孩子遠離了自己。這讓我感覺自己做什麼事情從事什麼工作都毫無意義和價值。於是,一種莫名的恐慌加痛苦,無法控制的每天纏繞著我。那段時間身體也處在一個異常的狀況之下:除了恐慌就是犯困。每天上班之後9點往那裡一坐就可以睡到11點。我知道我已經非常不正常了。

    於是,我開始求助朋友。我給好幾個不經常聯絡的朋友打電話,約他們見面詳聊。還給兩個從事心理諮詢工作的朋友聯絡,向他們做了一些傾訴。我覺得把心裡鬱積的這些心事,向周邊的人說出來,是比一個人憋在心裡要好很多的。

    我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改變自己的工作現狀。我不能就這樣天天坐在辦公室了。我需要走出去,走到學生中間去。於是我開始行動,和幾家機構學校聯絡,接下來的日子我就讓自己一天到晚的忙了起來,最忙的時候,一天站著講課就要10個小時。整體的忙碌驅散了我的無聊與胡思亂想。其實,因為過分的忙碌,已經沒有了胡思亂想的空間。

    通過一天到晚充實的工作,我有了一些與前幾年不一樣的全新體驗,而且把自己的理論更多用於實踐,有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這讓我有興奮感與滿足感。不知不覺中,我發現我所謂的抑鬱症已經離我比較遠了。

    充實的工作過程中,利用閒適時間和週末時間,讓自己做做運動,散散步,打打太極拳,去公園裡看看風景,還有開心愉快地帶帶孩子,我感覺我的整個身心都舒暢了下來。我比較喜歡農村的生活,又在老家蓋了一座大大的宅院,週末時間就去到農村,享受滿眼的綠色,呼吸新鮮的空氣,有種整個人換了血液的輕鬆感覺。

  • 7 # 下限月

    我知道治療雙相,抑鬱,躁狂症的方法,我已經堅持了1個月,只有4天出現了情緒變化,如果是平時月底月頭,情緒都會不好,只有月中幾天,情緒會高漲,但是我這個月情緒波動只有4天,我每天都記筆記,我想快快告訴你,方法,就是每天晚上晚餐後從7點到8點,進行運動鍛鍊,我的方法是連續跑30分鐘加連續走30分鐘,時間不能隨意變動,固定的,這4次情緒不穩,是這樣的,第一次是下午跑的,第二天,情緒不穩,也就是說,非要晚上晚餐後從7點到8點,效果不錯,其他時間,效果不好,第二次,是連續跑了42分鐘加18分鐘持續走,脾氣爆發,亂想,第三次是持續跑50分鐘加持續走10分鐘,脾氣爆發,哭泣,亂想,所以這個時間不能錯,必須是持續跑30分鐘加持續走30分鐘,效果才好,不然過尤之不及,過頭了,就起反作用,第四次是因為看電視,睡眠時間比平時晚了好多,第二天輕度不耐煩,其他時間非常平穩,有外因干擾,情緒也平穩,非常好,運動的時間,必須是晚上晚餐後從7點到8點,但是強度,需要自己試,每個人不一樣,像我媽,就不能像我這樣持續跑30分鐘加持續走30分鐘,她這樣做了,就過了,情緒反而暴躁,可能她是老人,身體狀態和我不一樣吧,要自己試,其他的運動我不知道效果,我沒試過, 而且要天天堅持,真的效果不錯,運動對於調節情緒,效果真的不錯

  • 8 # Kenny貓

    如果確診了是抑鬱症,那麼除了藥物治療外 ,最主要的還是想辦法瞭解患者的鬱結所在,心病還得心藥醫。通過跟病人心交心的溝通,細心觀察,從生活中的各種情況來發現問題的所在。這不是一個短時間就可以解決的,俗話說最難醫治的是心病,更何況病人從一開始的不開心慢慢的發展成抑鬱症那是經過了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所以要想徹底的治癒對於照顧病人的家屬來說也是有一定難度的,需要你全心全意的愛心、耐心、恆心。讓患者能夠感覺到溫暖、安全,這樣他才會沒有戒心的敞開心扉和你交流。但不能讓他完完全全的依賴你,離不開你,這樣的話一旦你離開,患者又會變得不自信沒主見,又把他帶到了另外一個坑裡。所以幫助這樣的病人需要講究方法。

    另外還要鼓勵病人多多戶外活動,即可鍛鍊身體還可以讓人心情開朗。沒事多聽聽舒緩的輕音樂,冥想和瑜伽也是不錯的選擇。

    總之,要想徹底治癒抑鬱症,那病人和身邊的家人都要付出十分的努力,在生活中找到真正的目標,改變之前的生活方式,充滿Sunny的能量,成為全新的自己!

  • 9 # Forest醫生祥子

    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人們對生活和物質的追求越來越高,壓力也隨之而來,除了工作或掙錢養家,還要照顧老人和孩子,緊張的壓力使人焦慮,甚至影響到健康,抑鬱症也隨之增多。

    現在社會上對“抑鬱”這個詞彙並不陌生,經常聽說某歌星、某主持人,某白領階層,甚至孕產婦等等出現了抑鬱症這些事情。

    治療抑鬱除了藥物治療,關鍵還是自我心態和生活方式的調整,咱們就這個話題,forest醫生祥子給您推薦幾種簡便易行的方法,大家不妨一試。

    一、旅行

    旅遊是治療焦慮症或者治療抑鬱症的最佳方式,和朋友結伴、或者一個人背上行囊,去遊覽祖國大好河山,投入大自然的懷抱,感受那份無比清爽的自然氣息,欣賞山峰的偉岸、江海湖泊河流的壯闊。到原野採上一朵小花、捻上一棵小草,或者品嚐一枚野果,都能讓你忘記所有煩惱。

    二、歌唱

    無論唱歌抑或唱戲都是一種釋放,你可以隨著戲文或者歌詞的內容,高興而高興、憂傷而憂傷。抑或激情澎湃,抑或悲聲大放,傷感的內容或許會讓你默默流淚,但這些都是一種傾情釋放,能夠把自己諸多不良情緒隨之排解。

    三、健身

    無論去健身房健身或者是去跳廣場舞,也或者每天堅持跑步鍛鍊,這些都能夠鍛鍊骨骼、肌肉和韌帶,更能促進人體血液迴圈,能夠排解所有壓抑,不良情緒會隨著鍛鍊在不知不覺中逐漸消失。

    太極和瑜伽能夠療創,太極或者瑜伽的一招一式,是人體和自然界相互溝通的一種方式,隨著呼吸的吐故納新,令人全身心放鬆,能促使人體血液迴圈順暢,心情自然也會隨之變得和悅。

    四、和家人一起享受美食

    每天堅持學做一道菜,和家人一起品嚐自己的勞動成果,不僅可以享受天倫之樂,還能享受生活中的成就感。美食也是一種文化,無論在網上學習或者向親戚朋友討教,家人和朋友的鼓勵與讚美能夠激發自己對生活的激情,忘卻所有煩惱。

    如果沒時間去做,就帶上家人一起去餐館吧,定期去享受一頓豐富的美食,和家人聊聊天,讓自己從中獲取和諧的溫馨。

    此外,聽音樂,誦經,養花都能陶冶情操,讓人全身心投入而忘卻其它。

    forest醫生祥子認為,藥物是治療疾病的手段,能調整臟腑氣機的不協調,是為了達到身體健康的一種治療目的。只有積極樂觀的心態,才是治癒心理疾患抑鬱症的一劑良藥。

    關注@forest醫生祥子,關愛生命健康

  • 10 # 藥師周無憂

    抑鬱症是如今較為常見的一種精神科疾病,那麼抑鬱症應該如何治療呢?很多朋友對自我治療抑鬱症的方法並不瞭解,今天來了解下吧。

      堅持鍛鍊,特別是早晨時期的鍛鍊,很多抑鬱症患者有行動遲緩、邋遢、懶惰的狀況,長期這種狀況不僅嚴重損害身體機能,更會加重抑鬱症患者消極、負面情緒。俗話說,一日之計在於晨,早晨的空氣可以說是一天當中最清新的時刻,它可以充分調動人體潛能活化身體細胞,當身體放鬆了,內心也慢慢就會放鬆下來,情緒自然就會有一定的緩解。

      2.整理感受

      抑鬱症患者更多時候是沉浸在自己的消極感受中,雖然在他們的認識層面上有時也認為自己的想法或情緒是不合理的,但是自己仍是無力擺脫,要想真正轉變這種認識的方法之一,就是把自己的感受整理在一個專門的筆記本上,無論是多麼荒唐的或者在你認為是可笑的,你所要做的就只是完整的把它整理在筆記本上,不要急於去分析它、認識它,你可以在鍛鍊或者身心狀態有所緩解之後,再去看它,要知道,只是去看不必分析,因為這不是鍛鍊你分析和認識的能力,你也不缺乏這種能力,而你一定會有不同的感受。

      開卷有益,多閱讀一些心理學、哲學、包括道家、佛學方面的書籍,比如《淡定是修煉出來的》、《生命的重建》、《道德經》都可以提高我們的智慧,讓我們對自身對生命有更深刻的認識,超越過去的思想侷限。

    抑鬱症如何治療 學會5個緩解方法

      4.拒絕對號入座

      關於抑鬱症方面資訊,如今已是相當之多,真正能給抑鬱症患者幫助或是有價值的卻是少之又少,由於抑鬱症患者沒有良好的內心防禦能力,往往會把自己的狀況與其對照,造成內心更大的壓力,更有甚者起初只是有一些抑鬱的情緒,最後卻被自己強化為了抑鬱症,所以減少關於抑鬱症或是其他心理症狀方面資訊的瞭解,是很重要的。

      5.心理上的調節——學會放鬆

      抑鬱症大都是由於患者精神長期處於高度緊張狀態,以致使大腦部分神經功能紊亂造成的。所以患者要調理神經,學會放鬆。放鬆的方式很多,如經常讀一些可樂的書籍,看一些搞笑的視訊,聽一些詼諧幽默的相聲等等。總之患者要想辦法讓自己放鬆下來。

    抑鬱症如何治療 學會5個緩解方法

      如何判定自己是否患有抑鬱症

      在醫學上診斷抑鬱症大體上分兩部分,第一是做一個初篩,因為現在醫生給病人看病的時間比較短,而抑鬱症的的診斷,它要涉及到一個人的方方面面,有社會的、學習、家庭,等等表現,所以往往做一個量表初篩,發現病人達到一定的分級以後,精神科的臨床的醫生會根據國際的標準,通過問診作出相應的診斷。

      當然在這之前,醫生要問一系列的問題,比如說患者有沒有患有引起抑鬱的一些軀體疾病,比如說甲狀腺功能有沒有甲低,前額部有沒有腫瘤,因為抑鬱症並不是一個純粹的心理問題,前額部的腫瘤可能會表現出一種抑鬱的症狀,在臨床當中非常多的軀體疾病都伴有抑鬱症的表現,比如說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腫瘤等等一系列這些病,所以臨床醫生會根據他自己受過訓練的知識,判斷患者是否需要要做一些檢查,在排查其他疾病以後,才能做最後的抑鬱症的診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要是一個人得抑鬱症或許是自閉症,該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