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學探索菌

    除了人造衛星,如果真的存在衛星的衛星這種情況,依據傳統命名經驗,那麼可以將其命名為矮衛星、亞衛星或子衛星。只要是天文學界形成共識就可以了,就算把以往的天文學術語改名字也沒問題。這個中文命名,只要中國科學家知道其意義就可以了,不過一般也都是繼承前人的命名體系,為了尊敬前輩科學家,儘量不做太大的改動。

    衛星的衛星這種情況其實出現的可能性很小,目前天文學家還沒有發現有天然的衛星的衛星。在太陽系內不僅行星可能有衛星,有些小行星及矮行星也有衛星。太陽系內不同衛星的體積相差懸殊,半徑大於1000km的衛星有7個,包括:月球、木衛一、木衛二、木衛三、木衛四、土衛六、海衛一,其中土衛六、木衛三及木衛四的體積比水星還大。

    衛星一般來講是圍繞一顆行星按閉合軌道做週期性執行的天然天體,人造衛星也可以稱為衛星。九大行星除水星和金星外,其它行星都有衛星環繞,地球只有一個月球,火星有兩個衛星(火衛一與火衛二),外太陽系的氣態行星則擁有數量眾多的衛星。

    衛星的形成條件也是比較苛刻的,就拿地球的衛星來說,月球不僅受到地球的引力影響,還受到太陽引力影響。子衛星系統若存在,則不僅要受到太陽和行星的引力影響,更重要的是行星不能影響子衛星系統的穩定。衛星一般由於自身引力小和距離行星比較近,是沒有能力形成自己的天體系統的。

    衛星與中心天體之間的距離最近不能超過中心天體的洛希極限,否則衛星就會被潮汐作用撕裂,形成行星環,土星環就是最好的例證。最遠不能超過星體間的拉格郎日點。並且眾多的衛星之間也有影響,很難形成衛星的衛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適合旅遊的歌曲有哪些,適合旅遊聽的歌曲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