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薛定諤滴喵

    幾乎歷朝歷代的削番都會受到嚴厲阻撓,小則國家動盪,大則改朝換代。

    但真真正正成功的,可能只有朱棣一人而已。

    1.不得不削

    藩王勢大,會影響中央集團的統治力,長此以往,中央對地方的管轄力度會越來越小。

    2.操之過急

    其實我個人感覺建文帝不算太急,當時燕王勢力、寧王勢力遠沒有中央勢力大,於敵幾倍兵力的情況下,為何不削?難道要等到燕、寧兵強馬壯,借來朵顏三衛才開始?

    3.失敗原因

    建文帝心軟,心爛。居然害怕背上“弒叔”的罪名,還要削番。以至於交戰不敢拼盡全力。

    用人不察,眾所周知的那個二貨幾倍於敵的兵力居然…

    最後可能就是運氣了。史書上有次朱棣遇上絕境了,明軍幾乎要生擒朱棣,此時“妖風四起”,朱棣倖免於難。當然史書這麼寫的,真實的歷史誰又知道呢。

  • 2 # 歷史春秋網

    建文帝朱允炆,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因為他的幾個失誤,削藩失敗,反而引起靖難之役,失去皇位。

    第一、朱允炆是一位比較仁厚的皇帝,想以文治國。建文新政採取的措施,也是寬刑省獄、嚴懲宦官。朱允炆不是馬上皇帝,但他削藩,卻使用了雷霆手段,削藩變成了廢藩。所謂“官逼民反”,何況逼的是手握兵權的藩王。當年漢景帝時的七王之亂,如出一轍,但漢景帝有能力平定七王之亂,而朱允炆卻沒有能力削平燕王之亂。同樣一件事,皇帝的能力,決定著歷史的走向。

    第二、朱允炆不善於馭將。朱允炆的軍事力量,實際上是超過燕王的,畢竟是一國之力。燕王只有北京城一城之地,只有十幾萬人馬,而朱允炆的京都,就有三倍於燕王的兵力,還不算全國的勤王之兵。朱允炆手下也不是無將,如戰神徐達長子徐輝祖、太祖養子平安、開國老將郭英、盛庸、瞿能等,但朱允炆重用了李景隆,李景隆是李文忠的兒子,常敗將軍,最後開關投降。

    第三、朱允炆削藩不當,將武將陣營基本上自動推到燕王陣營裡。叔侄爭天下,以死斗的大臣不多。大多牆頭草,隋風倒。文官偏向朱允炆,武將卻倒向了燕王,安得不敗。

    第四、燕王在隨父親建國時,就是一員非常厲害的武將,其部隊常年在外征戰,異常剽悍。相比而言,朱允炆的部隊不如燕王的部隊。文臣也不如燕王的足智多謀,武將也不如燕王的能征慣戰,這是實際情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已經睜開眼睛的小貓應該吃什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