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秦始皇兵馬俑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同時出土的還有一批青銅劍,但是在地下沉睡了千年之久,出土的時候還是光亮如新,鋒利無比。
6
回覆列表
  • 1 # 卓然堂

    首先要明確的是,出土古青銅劍色澤並非光亮如新,而是表面氧化層已經使原有的亮黃色變為銅綠褐色甚至淺黑色,極少情況下劍身有的部位有亮銅色,俗稱“返銅”。一般來說,儲存完好的劍一定是密封程度極高的墓出土。這種情況多見於水下密封,兵器入葬後不再接觸空氣中的氧氣。墓葬出土的土壤酸鹼度也很重要,這也是南方出土的青銅兵器多偏黑,北方的多偏綠的原因。

    當然,青銅劍鑄造工藝及其成份也是決定因素。現以四把海外藏名劍對照分析,會更明瞭:

    第一圖:吳王光劍,光亮如新,近亮黃色,有金塗紋飾及鳥篆銘文;

    第二圖:?侯劍,也是一把雙色合鑄劍,由於劍脊與劍刃冶金成分不同,鑄鏽色也不一樣。此劍劍首鑲玉,劍首及劍格均有鳥篆銘文,含“侯”字,其餘字尚未完全解讀;

    第三圖: 將軍劍,黑鏽色,劍格鑲綠松石,無銘。從鏽色判斷應為南方出土;

    第四圖: 金柄鐵莖青銅劍,銅綠色及鐵鏽色,一劍含三種金屬,應該是北方出土的。

  • 2 # 史無止境

    從二號坑出土的青銅劍,長86釐米。劍身上有8個稜面,極為對稱均衡。19把青銅劍,誤差都不到毫米。它們歷經000年,從地下出土,都無蝕無鏽,光潔如新。用現代科學方法檢測分析,這些青銅劍表面竟塗有一層厚約1毫微米的氧化膜,其中含鉻2%。這一發現立即震動了世界。因為這種鉻鹽氧化處理是一種剛剛在近代被人們掌握的先進工藝。據說德國在1937年,美國在1950年才先後發明了這種方法,並申請了專利,而且它只有在一整套比較複雜的裝置和工藝流程下才能得以實現。秦人的鑄造水平之高,真是讓人感到不可思議。更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青銅劍的韌性也是異常驚人的。有一口劍,被一具150千克重的陶俑壓彎了,彎曲度超過45°當陶俑被移開的一瞬間,奇蹟發生了:青銅劍反彈平直,自然還原。這精湛的鑄劍技藝,令在場的所有研究人員瞠目結舌。圍繞兵馬俑的謎團不勝列舉。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科學的進步,考古的深入,這些謎團一定會得到解決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匯豐銀行這麼有知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