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如今是老方
-
2 # 拼搏90後
兒時的記憶,很懷念,沒有像現在的裝電池的燈籠,自己動手做,意義也不一樣,高粱杆做好燈籠框架,然後用紅紙包起來,用小刀劃一個小孔,把蠟燭放進去,再用針在紅紙上扎造型畫出來,蠟燭點亮,很有氛圍,和同村小夥伴挑著燈籠出去玩,,特別特別懷念
-
3 # 和氣天真
玩過那種是紙質的燈籠大概就這個樣子可以拉伸或者疊起來裡面有專門的小蠟燭可以燃燒幾十分鐘,現在長大了!已經找不到兒時的那種感覺了!
不但玩過,而且自己動手做過,這種骨架的燈籠,全靠紙的收縮力,實在是不太結實。改用柳條或者其他木條坐骨架,外面糊上大紅紙,效果也不是很好。
父母曾經給買過那種用菱形玻璃拼接成的燈籠,比紙糊的亮堂許多,缺點是容易破碎。
後來小夥伴們都直接用竹竿挑個廣口的罐頭瓶,裡面切片蘿蔔,蘿蔔上插根鐵釘,蠟燭就可以固定在鐵釘上了。這種燈籠容易製作,碎了也不心疼,換個罐頭瓶子就可以。
整個正月裡,我和小夥伴們就是提著這樣的燈籠,穿梭在大街小巷裡,或嘻嘻哈哈的瘋鬧,或聚攏一堆天南海北的胡言亂語,雖知道的不多,卻也各有夢想。再冷的天氣,也無法讓我們安安靜靜的呆在家裡。那時候沒有電視,更沒有春晚,可供娛樂的東西,實在太少,但不管怎樣,那群風一樣的少年,總會在那個清貧的年代,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
因為那時候的我們,總是那麼簡單,也總是那麼容易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