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蹦躂小魯班
-
2 # 大仙際遇
人吃點普通的有營養的,不好嗎?為何總是想方設法滿足自己的味口?如今的生活缺少營養嗎,不缺。既然不缺,去抓那一隻只活生生的蟲來吃,不是增加自己的業障嗎。人的好奇心,貪慾心自己不抑制,誰來幫你抑制。
-
3 # 使用者自在68290740541
去雲南幾次,特別是騰衝,那裡的人喜歡吃各種蟲子,我一直知道蟲子是高蛋白,營養好。對我來說再好的味蕾也是不敢開口吃的,看我們的夥伴吃:蚱蜢,蜂蛹,蛆……我的媽呀,我胃馬上翻江倒海。
-
4 # 赤腳大醫
豆丹蟲是江蘇連雲港灌雲縣的一道頗具地方美食色彩的佳餚。而今,不僅是灌雲一絕,而且淮海的高階酒店餐廳基本上都能夠找到這道菜。在冬季如果點上這道菜,估計一盤上千元,可見其珍貴程度。據說口感佳,竟然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之感。
豆丹蟲是大豆的天敵,以大豆葉子為食,其本身具有綠色食品的噱頭,據說還能夠降低血脂,養胃等等功效。
我本人對於這類飲食不敢輕易嘗試,感覺東西再好,也不能成仙不是,也不能說吃了這道菜就能百病不生對不對?
-
5 #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711
這蟲子在我們這裡叫做芝麻蟲。它不僅在大豆上寄生,而且也生在紅薯秧上。屬於農業害蟲,它的成蟲個體也大,食量也大,大概有人的中指大小,翅膀上有䗲,壯碩有力,善飛行,振動飛行中能發出聲響。夏天夜晚電燈下經常能引來各種各樣的蟲子蛾子,尤其是這種芝麻蟲的成蟲蛾子,大家都叫它為“打燈蛾"。天熱時成蟲產的卵出蟲率高,危害也大。它的顏色就跟綠葉一樣的顏色,也有些呈淡褐色,觸足吸附在大豆葉柄上,乍一看,還真不容易發現。
它一生中也要經歷幾次褪皮,剛褪完皮的幼蟲,顏色泛嫩黃,身體柔軟。後期它會也會鑽入土層,做個簡單的土繭,在裡化蛹。有時候耕地時,會把它犁出來。蟲蛹也很大,較粗的一端為它的頭部,頭部有個把兒,看上去像鼻子,其實那是它的針狀口器。較細的一端為尾部,會左右轉圈搖擺,我們把它的蛹蟲叫做“搖頭蟲”,其實是它的尾部在轉。
不管是芝麻蟲幼蟲還是蛹蟲,俺們從來都木有吃過,儘管它營養豐富,但俺們這裡就是嫌它噁心,捉住後都拿回家餵雞了。有時候逮住了,用小棍逗著玩兒,吃它的話,可是大家都木有想過要吃它。
回覆列表
看著這樣子確實,沒什麼食慾了,不過也是看各個地方的人了,反正我是不太敢吃。就像蜂蛹蟬蛹一樣,也是高營養。但是很多人看到也不敢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