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四王是蔡鍔,唐繼堯,龍雲和盧漢。
蔡鍔1882年生於湖南寶慶,一個貧寒的裁縫家庭,12歲時考中秀才,16歲進入到長沙時務學堂,受到當時梁啟超賞識,同時也建立了師生友誼。
1899年時他去日本學習,正式開始了軍事救國的生活,當時的他如飢似渴地學習軍事知識,一邊思考如何救國。在1911年時,他被推為雲南都督,這年的蔡鍔才29歲,就職後,在雲南整頓財政,興辦教育,開發實業,使雲南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他與袁世凱的戰爭持續了很長時間,最終因袁世凱的死而結束。1916年7月6號,他被任命為四川省軍兼省長。但是這時的他已病情惡化,9月去日本治病,但是在11月8號因醫治無效去世。當時的蔡鍔僅34歲。
他的一生一共做了兩件大事,一是辛亥革命時,在雲南領導了推翻清朝統治的新軍起義,第二件是反對袁世凱稱帝,維護民主共和國政體的護國軍起義。
唐繼堯,1883年出生於曲靖會澤縣,15歲時,童子試時考中榜首,後期留學日本,學習軍事,次年加入同盟會,積極參與反清秘密活動。
民國2年秋,他出任雲南都督,後期還參加了孫中山發動的護髮清國運動。1915年宣佈了雲南的獨立。推翻了袁世凱的護國起義,掀起的護國運動。還組織護國軍進行武裝反對袁世凱復闢稱帝的可恥行徑。
1927年,44歲的唐繼堯氣病成疾,吐血喪命。葬於昆明園通山。35年,國民政府感念他護國有功,明令褒揚,於1936年改公葬為國葬,補行了國葬儀式。在中國近代史上是一位頗受爭議的人物。
龍雲,1884年生於雲南一個保有奴隸制殘餘的封建地主家庭。1911年12月他加入滇軍徐採臣營。任命微上尉侯差官。龍雲在1914年因擊敗了一個法國拳帥引起了唐繼堯的注意。後期與唐繼堯形影不離。
龍雲先後主攻雲南,期間,他努力革新,支援民主運動,堅持抗日使雲南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各方建設都取得了重大進步,被譽為民主堡壘。
盧漢是龍雲手下的重要人物,辛亥革命後加入到軍隊中來,受到唐繼堯的重用。抗日戰爭時期任第60軍軍長。參加臺兒莊戰役,武漢保衛戰任第一集團總司令,為抗戰做出了巨大貢獻。在1974年5月因患肺癌病逝於北京,終年79歲。
民國四王是蔡鍔,唐繼堯,龍雲和盧漢。
蔡鍔1882年生於湖南寶慶,一個貧寒的裁縫家庭,12歲時考中秀才,16歲進入到長沙時務學堂,受到當時梁啟超賞識,同時也建立了師生友誼。
1899年時他去日本學習,正式開始了軍事救國的生活,當時的他如飢似渴地學習軍事知識,一邊思考如何救國。在1911年時,他被推為雲南都督,這年的蔡鍔才29歲,就職後,在雲南整頓財政,興辦教育,開發實業,使雲南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他與袁世凱的戰爭持續了很長時間,最終因袁世凱的死而結束。1916年7月6號,他被任命為四川省軍兼省長。但是這時的他已病情惡化,9月去日本治病,但是在11月8號因醫治無效去世。當時的蔡鍔僅34歲。
他的一生一共做了兩件大事,一是辛亥革命時,在雲南領導了推翻清朝統治的新軍起義,第二件是反對袁世凱稱帝,維護民主共和國政體的護國軍起義。
唐繼堯,1883年出生於曲靖會澤縣,15歲時,童子試時考中榜首,後期留學日本,學習軍事,次年加入同盟會,積極參與反清秘密活動。
民國2年秋,他出任雲南都督,後期還參加了孫中山發動的護髮清國運動。1915年宣佈了雲南的獨立。推翻了袁世凱的護國起義,掀起的護國運動。還組織護國軍進行武裝反對袁世凱復闢稱帝的可恥行徑。
1927年,44歲的唐繼堯氣病成疾,吐血喪命。葬於昆明園通山。35年,國民政府感念他護國有功,明令褒揚,於1936年改公葬為國葬,補行了國葬儀式。在中國近代史上是一位頗受爭議的人物。
龍雲,1884年生於雲南一個保有奴隸制殘餘的封建地主家庭。1911年12月他加入滇軍徐採臣營。任命微上尉侯差官。龍雲在1914年因擊敗了一個法國拳帥引起了唐繼堯的注意。後期與唐繼堯形影不離。
龍雲先後主攻雲南,期間,他努力革新,支援民主運動,堅持抗日使雲南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各方建設都取得了重大進步,被譽為民主堡壘。
盧漢是龍雲手下的重要人物,辛亥革命後加入到軍隊中來,受到唐繼堯的重用。抗日戰爭時期任第60軍軍長。參加臺兒莊戰役,武漢保衛戰任第一集團總司令,為抗戰做出了巨大貢獻。在1974年5月因患肺癌病逝於北京,終年7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