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杜坤維
-
2 # 新股OnLine
從證券行業發展程序看,券商未來投行化,頭部券商越來越強大,小市值券商最後就是被收購或者苟且活著,從這個事件看,監管層未來完成高層的金融對外開放,打造科技創新的經濟新驅動,那麼A股市場監管必須於國際接軌的,對於違規違紀的處罰從嚴是必然的!從投資角度,A股進去港股化,投資者要更加註重流動性和流通性,垃圾股要規避的!
從證券行業發展程序看,券商未來投行化,頭部券商越來越強大,小市值券商最後就是被收購或者苟且活著,從這個事件看,監管層未來完成高層的金融對外開放,打造科技創新的經濟新驅動,那麼A股市場監管必須於國際接軌的,對於違規違紀的處罰從嚴是必然的!從投資角度,A股進去港股化,投資者要更加註重流動性和流通性,垃圾股要規避的!
券商應該是資本市場的守門人,可是有的券商因為各種原因,就喪失原則和職業道德,導致發行人造假,欺騙投資者。
雅百特跨國造假大案驚動了外交部,2015年,雅百特虛構巴基斯坦木爾坦專案,虛增營業收入2.02億元,相應虛增當期營業利潤1.50億元,佔當期利潤總額的47.09%;虛構國內建材貿易的方式虛增收入2.61億元,相應虛增當期利潤6855.89萬元,佔當期利潤總額的21.57%。
作為中介機構,理應對發行人的材料進行核實,如果有必要還要進行現場檢查,由於擔心木爾坦存在戰亂等安全問題,金元證券等中介機構核查人員未前往木爾坦核查該專案,既然擔憂戰亂,無法進行現場檢查,那麼事前就要考慮清楚,不要貿然接受專案,既然接下專案,就要負責到底,有必要的話就要進行現場檢查,或者等待一個較好時機再度前往。可是金元證券委託別人到現場。不過事後證實,該人士現場所拍到的核查照片也是造假,這就給了雅百特造假的便利,中介機構沒有盡到自己盡職的調查責任。
從這一點上來說,不知道如何評價金元證券被罰,畢竟事情是做了,只是委託人沒有做好。資本市場利益巨大,不能有一絲一毫的鬆懈。
雅百特因為造假案發,股價從最高23.95元跌到最低1.19元,市值損失150餘億元,投資者損失慘重,相對於150億元市值損失,被罰沒4000萬元並不多。可是相對於金元證券而言,是一個沉重的負擔,金元證券2018年投行業務收入為6833萬元,4000萬元罰款相當於一年投行收益的6成左右。
教訓是深刻的,但錢是可以賺回來的,只要吸取教訓,加強風控,在IPO大量發行的時代,券商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罰款只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終極目的,主要是倒逼中介機構承擔起該承擔的責任,而不是放任發行人造假,甚至有的中介機構利用自己專業知識協助發行人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