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掌門人是:孔德成(1920―)是 孔子的第77代嫡傳孫。孔子第80代嫡長孫2006年元旦在臺灣出生,“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前“考試院長”孔德成經過一個半月的考慮,為曾孫命名為孔佑仁。10代人跨越266年據媒體19日報道,由於“奉祀官”為世襲,孔家將於最近向“內政部”報告孔子第80代孫孔佑仁已誕生。他在臺大醫院出生時重3400克,十分健康,孔家已於幾天前向戶籍地臺北縣新店戶政事務所報了戶口。帝制時期,孔子家族嫡長孫(第46代)自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起世襲爵位“衍聖公”。第50代孔拯於金熙宗時(1142年)襲封“衍聖公”、60代是明成祖左右的孔承慶(早死未襲爵,追封)、70代是清雍正帝時的孔廣(1731年),每十代相隔約300年。孔佑仁的出生,距70代孔廣襲爵有266年。一、孔子家譜 孔孟後人現在取名,正式訂出行輩是在明朝:明初朱元璋賜孔氏八個輩字:公、彥、承、弘、聞、貞、尚、胤,供起名用。後因洪武元年五十六代孔希學及洪武十七年五十七代孔訥先後襲封衍聖公。這樣就把“希”和“言”旁加上去為十個字,即:希、言、公、彥、承,弘、聞、貞、尚、胤(後清代為避帝諱,將弘改為宏,胤改為衍)。明崇禎年間,這十個字已不夠用,由六十五代衍聖公孔胤植(孔衍植)奏準。後續十字即:“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到清乾隆九年(1744年),由禮部調查整理,報皇帝欽定,再添十字:“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民國八年由七十六代衍聖公孔令貽又立二十個字諮請當時的北洋政府核准公佈。亦即第八十六代至一百零五代。即“建道敦安定,懋修�D彝常,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到現在為止已知最小輩是“欽”字輩。因此,不少孔孟後人從名字上就能看出來輩分大小。在此之前,孔子家譜非常繁蕪,這個取字方法比先前大大簡化,又經皇帝提倡,使得中國其它大家族譜系的也開始效仿這種方法。 由於孔氏譜系的完善,有時孔姓人也會遇到了一些小小的不便之處。如若按孔氏家規規定,同姓同宗晚輩見到長輩一定要按輩份稱呼,往往出現年齡相仿者輩分相差數輩甚至十數輩的情形。另衍聖公府裡面不用孔姓為傭人,主要原因就是衍聖公很可能比多數同宗人輩份要低,導致主僕關係和輩分關係發生尷尬。一些孔姓貧窮人家可能會先改名姓再進府為僕。
現在的掌門人是:孔德成(1920―)是 孔子的第77代嫡傳孫。孔子第80代嫡長孫2006年元旦在臺灣出生,“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前“考試院長”孔德成經過一個半月的考慮,為曾孫命名為孔佑仁。10代人跨越266年據媒體19日報道,由於“奉祀官”為世襲,孔家將於最近向“內政部”報告孔子第80代孫孔佑仁已誕生。他在臺大醫院出生時重3400克,十分健康,孔家已於幾天前向戶籍地臺北縣新店戶政事務所報了戶口。帝制時期,孔子家族嫡長孫(第46代)自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起世襲爵位“衍聖公”。第50代孔拯於金熙宗時(1142年)襲封“衍聖公”、60代是明成祖左右的孔承慶(早死未襲爵,追封)、70代是清雍正帝時的孔廣(1731年),每十代相隔約300年。孔佑仁的出生,距70代孔廣襲爵有266年。一、孔子家譜 孔孟後人現在取名,正式訂出行輩是在明朝:明初朱元璋賜孔氏八個輩字:公、彥、承、弘、聞、貞、尚、胤,供起名用。後因洪武元年五十六代孔希學及洪武十七年五十七代孔訥先後襲封衍聖公。這樣就把“希”和“言”旁加上去為十個字,即:希、言、公、彥、承,弘、聞、貞、尚、胤(後清代為避帝諱,將弘改為宏,胤改為衍)。明崇禎年間,這十個字已不夠用,由六十五代衍聖公孔胤植(孔衍植)奏準。後續十字即:“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到清乾隆九年(1744年),由禮部調查整理,報皇帝欽定,再添十字:“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民國八年由七十六代衍聖公孔令貽又立二十個字諮請當時的北洋政府核准公佈。亦即第八十六代至一百零五代。即“建道敦安定,懋修�D彝常,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到現在為止已知最小輩是“欽”字輩。因此,不少孔孟後人從名字上就能看出來輩分大小。在此之前,孔子家譜非常繁蕪,這個取字方法比先前大大簡化,又經皇帝提倡,使得中國其它大家族譜系的也開始效仿這種方法。 由於孔氏譜系的完善,有時孔姓人也會遇到了一些小小的不便之處。如若按孔氏家規規定,同姓同宗晚輩見到長輩一定要按輩份稱呼,往往出現年齡相仿者輩分相差數輩甚至十數輩的情形。另衍聖公府裡面不用孔姓為傭人,主要原因就是衍聖公很可能比多數同宗人輩份要低,導致主僕關係和輩分關係發生尷尬。一些孔姓貧窮人家可能會先改名姓再進府為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