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西北劉優秀
-
2 # 笑傲江湖161104
很簡單的道理,孫權已經得利了,又想保住孫劉聯盟,畢竟曹魏還是強大,孫劉聯盟才能生存。劉備要奪回荊州,因為這是他有生之年一統江山的唯一機會。孫權知道東吳也很危險,雖然向曹丕稱臣,但這都是緩兵之計,曹丕又不是傻瓜,會不知道嗎?就等孫劉死磕,鷸蚌相爭,然後黃雀在後。事實證明,夷陵之戰後,曹丕便發動了伐吳。但曹丕是不是戰略上有問題,應該先全力收拾掉奄奄一息的劉備集團。而東吳贏了夷陵之戰,全國上下士氣高漲,孫劉主要是步戰,而王牌水軍幾乎沒有什麼損失。最終曹丕水戰還是敗了,失去了一次絕好的一統天下的機會。
-
3 # 歷史麻辣鍋
這是孫權最正確的一次決策。
夷陵之戰雖然正面戰場上是劉備和孫權,但是放眼全域性,還有曹丕這個餓狼在虎視眈眈。孫權要和劉備全面開展,就要堵上很大風險。其實,這個時候,在孫權手上的棋局差的要命,只要一步走錯,就得灰飛煙滅。
所以,如果能避免作戰,那是最佳的選擇。
其實,當時孫權兩邊都在求和。對於劉備,為了避免作戰,他開出了優厚的條件。對於曹丕,孫權甚至直接投降稱臣,同時還上貢大量的奇珍貨物。但這一切都是為了能夠在夾縫中求生存。
因為,孫權知道只要曹劉兩方一起發動進攻,孫權基本沒有生存的希望。
劉備也看出了這一點。在實力上劉備當時是有足夠把握的。而且又師出有名。這是天載難逢的機會。作為偏居一偶的政權,只有不斷髮動主動攻擊才能刷存在感,才能實現主動防禦的。攻擊就是防禦。這是劉備的看法。
同樣,如果劉備作了那麼大的動員而不出戰的話,對整個國家計程車氣都是一個致命的打擊。
因此,劉備和孫權的行為都是當時最佳的選擇。
在當時的環境裡,下錯棋的是曹丕。一開始不聽劉曄的話,接收孫權的投降,還沾沾自喜。等劉備敗了又倉促攻擊。完全是一個戰略白痴的行為。
如果,當時和劉大耳朵同時出擊的話。孫權肯定得打敗。而且,從地裡上說,劉備拿到的是孫權的外圍領土,而曹丕拿到的是孫權的本土。價值誰高一比就知道了。
同樣,曹丕拿下孫權,有了江東。實力是劉備的好幾倍。而且又沒了長江天險。劉大耳朵憑什麼和曹丕對抗。
因此,如果曹丕當時決策不失誤的話,早就可以統一三國了。
相關內容
- 劉備見孫權母親?
- 為什麼《三國演義》里人物的名字基本是兩個字?比如:劉備、曹操、孫權、張飛、關羽?
- 曹丕,劉備,孫權先後稱帝,像他們這樣的皇帝,屬於中國歷史在冊的,認可的皇帝嗎?
- 在三華人物曹操,劉備,孫權,三個人中大家支援誰一統天下?
- 為什麼很多人喜歡假設歷史?假設劉備、孫權投降了曹操,會發生什麼?
- 《後漢書》為什麼沒有曹操、劉備、孫權列傳?
- 讀完《三國》,為什麼小時候喜歡劉備,大了喜歡曹操,唯獨孫權不關注其實通篇裡孫權最厲害?
- 你覺得如果曹操劉備孫權三個人放在現代,做你的上司,誰最受下屬歡迎?
- 劉備最親近的人,導致關羽被殺還投降孫權,最後結局為何成謎?
- 孫權劉備明明是分裂國家的地方割據勢力為什麼還有人稱之為英雄?
當時雖然孫權拿下了荊州,但是大都督呂蒙病逝。再加上東吳其他將領的凋零。基本就是無人可用。同時還要時刻防備曹魏。害怕兩線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