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紫砂泥的傳人

    這個問題看上去似乎是故作矯情,其實不然:用紫砂壺衝茗本身就是在實踐中對比體味的過程,在變化中覓得真味,而真味之變中寓理!

    黃龍山老朱泥 西施 古樹紅茶泡養包漿

    不同泥料的紫砂壺持溫性特點不同

    選用紫砂壺泡茶,除卻眾所周知的雙氣孔特性所帶來的「極盡茶性的同時而無熟湯氣」的優越伺茶性之外,更因紫砂材質的天然分子結構中所含金屬氧化物成分的差異性,所決定的對水溫的作用也就是水溫的變化曲線,也稱之為持溫性,不可否認地會對茶品中所含物質的釋放甚至融合帶來不同的效用:

    黃龍山紫茄泥 玉如意 古樹紅茶泡養包漿

    持溫性高低規律:紫砂泥料中褐鐵礦富含的紫泥類屬的紫砂壺優於赤鐵礦富含的朱泥壺,赤鐵礦富含的朱泥壺又優於氧化鐵成分含比極其低微的本山綠泥紫砂壺。

    本山綠泥 仿古 古樹紅茶泡養包漿

    環境溫度突變對紫砂壺的持溫性影響

    顯而易見:當環境溫度持續在二十五攝氏度以上,甚或達及三十攝氏度之上,持溫性越高的紫砂壺對水溫的下降速率越慢,形成事實上的中高溫恆持,通俗點說類似於中火持續慢煎;而原本就對短紅波反射效率低而同時持溫性低的本山綠泥紫砂壺,也只能中低溫恆持,更像小火慢煎。

    小煤窯朱泥 三足井欄 古樹紅茶泡養包漿

    同樣的古樹紅茶,還是那把紫砂壺泡......

    古樹紅茶作為酶促發酵的紅茶,加工過程中必然要有焙火,焙火既是為了乾燥提香,同時也不可避免的會有一定的植物纖維的碳化甚或焦化;中度甚至是重度焙火之後帶有焦糖香的紅茶,用高持溫性紫砂壺沖泡,很容易導致焦化的植物纖維素溶出而所致茶湯水路有顆粒感,也就是俗稱的水路粗而膩口;而此時選用本山綠泥紫砂壺沖泡則水路滑糯但更利口。

    黃龍山鐵星土 蛋包提樑 新壺未泡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吒之魔童降世》商標被搶注引爭議,違反商標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