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一生充滿傳奇,畢生求學(曾問禮於老子)、遊學、講學,給人們解惑釋疑,首次開館收徒傳道。我們知道,孔子是教育的鼻祖,他正式開啟了中國歷史上“教書育人”的先例,史稱“弟子三千而七十二賢人”。孔子一生遊學、講學,雖滿腹才華,卻沒“命”進入仕途為官施展抱負,一生安於做學問,讓他悟到了做學問之人的最高境界及應持有的態度。
《論語》全文共二十篇,而為什麼把《學而》放在第一篇,這是很有講究的,目的在於告訴人們做學問應該持有的正確態度。我們從孔子開篇就說的三句話就可以看出來:我們知道“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是孔子告訴人們已學過的知識或已經明白的道理還要時常去複習、練習不是一件歡悅的事嗎?這裡主要講的是“學習後再複習練習的喜悅”但問題是已經學會學懂的知識有必要翻來覆去的練習嗎?答案應該不是這樣的,如果是對的話,孔子難道沒有浪費時間的嫌疑?我想這不應該是孔老先生的初衷。接下來第二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意思是有朋友從遠方來,難道心裡不感到快樂嗎?這裡主要講朋友來訪時的“快樂”。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意思是別人不知道、不理解自己也不能生氣、發怒,這才是君子應有的品性。這裡主要講的是“品性”。三句話講了三個不同的問題,如果我們分開來理解尚可。但孔子畢竟是大教育家、大思想家,絕對不可能把無關的三個問題放在一起來說,如果把這三句話聯絡起來思考理解是不是孔子在告誡人們對求學、做學問的態度呢?
本人是這樣理解的,即孔子說的這三句話是互相遞進的:學到的知識要抓住時機把它用到實踐中去,這才是一件讓身心愉悅的事情,而這種身心的愉悅就像有朋友突然從遠方來拜訪一樣令人激動而快樂,而這種內心的歡悅有時別人是不知道而且無法理解的,因此接下來的第三句話才是孔子要強調的做學問應該要保持何種態度,該態度就是“人不知,而不慍”即別人不理解、不知道自己的思想情懷,也不能生氣發怒,專心講學做學問才是君子做學問應有的品性。
可見孔聖人早就明白,一個人求學也好,做學問也罷,始終要面對長期的孤獨,是一件“苦差事”,有時還要遭遇別人的唾棄、誹謗和不被理解,但只要身心愉悅,學有所用就足夠了。因此,孔子他老人家才告誡人們求學、做學問一定要做到“人不知,而不慍”的境界。
孔子的一生充滿傳奇,畢生求學(曾問禮於老子)、遊學、講學,給人們解惑釋疑,首次開館收徒傳道。我們知道,孔子是教育的鼻祖,他正式開啟了中國歷史上“教書育人”的先例,史稱“弟子三千而七十二賢人”。孔子一生遊學、講學,雖滿腹才華,卻沒“命”進入仕途為官施展抱負,一生安於做學問,讓他悟到了做學問之人的最高境界及應持有的態度。
《論語》全文共二十篇,而為什麼把《學而》放在第一篇,這是很有講究的,目的在於告訴人們做學問應該持有的正確態度。我們從孔子開篇就說的三句話就可以看出來:我們知道“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是孔子告訴人們已學過的知識或已經明白的道理還要時常去複習、練習不是一件歡悅的事嗎?這裡主要講的是“學習後再複習練習的喜悅”但問題是已經學會學懂的知識有必要翻來覆去的練習嗎?答案應該不是這樣的,如果是對的話,孔子難道沒有浪費時間的嫌疑?我想這不應該是孔老先生的初衷。接下來第二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意思是有朋友從遠方來,難道心裡不感到快樂嗎?這裡主要講朋友來訪時的“快樂”。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意思是別人不知道、不理解自己也不能生氣、發怒,這才是君子應有的品性。這裡主要講的是“品性”。三句話講了三個不同的問題,如果我們分開來理解尚可。但孔子畢竟是大教育家、大思想家,絕對不可能把無關的三個問題放在一起來說,如果把這三句話聯絡起來思考理解是不是孔子在告誡人們對求學、做學問的態度呢?
本人是這樣理解的,即孔子說的這三句話是互相遞進的:學到的知識要抓住時機把它用到實踐中去,這才是一件讓身心愉悅的事情,而這種身心的愉悅就像有朋友突然從遠方來拜訪一樣令人激動而快樂,而這種內心的歡悅有時別人是不知道而且無法理解的,因此接下來的第三句話才是孔子要強調的做學問應該要保持何種態度,該態度就是“人不知,而不慍”即別人不理解、不知道自己的思想情懷,也不能生氣發怒,專心講學做學問才是君子做學問應有的品性。
可見孔聖人早就明白,一個人求學也好,做學問也罷,始終要面對長期的孤獨,是一件“苦差事”,有時還要遭遇別人的唾棄、誹謗和不被理解,但只要身心愉悅,學有所用就足夠了。因此,孔子他老人家才告誡人們求學、做學問一定要做到“人不知,而不慍”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