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燕趙節度使
-
2 # 老易說事
很多人詆譭朱元璋的主要依據就是朱元璋心狠手辣,殘暴無情。這實際上是一種雙標歷史觀,比如說與朱元璋為敵的元朝統治者、陳友諒他們,難道他們就比朱元璋仁慈很多嗎?
我時常認為,不能用道德標準去考量政治行為,否則,像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趙匡胤的陳橋兵變等歷史事件都很難得到合理的解釋。道德是道德、政治是政治。
朱元璋大肆誅殺功臣確實在道德層面上是一個缺陷,但是這在一個政治人物身上是無法避免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政治的地方就屠殺。由來如此,從不例外。
要真正地瞭解朱元璋,我認為有幾件事是可以作為參考點或者突破點的:
朱元璋當上皇帝后,行事強硬、作風剛烈。引起了朝廷上下一些不滿,就連太子朱標也覺得父親過於嚴苛,所以屢屢觸犯龍顏。有一次,朱元璋拿著一根荊棘對朱標說,這帶刺的藤條交給你,你拿在手裡會刺手的。我現在所做的一切不過是幫你把這些刺慢慢拔掉而已。
這樣的一件事,不管朱元璋的邏輯和方式對不對,但是我們可以看出,朱元璋的殘暴不是無緣無故的。他其實就是希望他的大明江山能夠長長久久,希望自己的子孫能夠少經受一些挫折和阻礙而已。這是人之常情。
二、朱元璋殺藍玉
這個事情,大家一定要弄清楚朱元璋為什麼要殺藍玉?藍玉該不該殺?事實上朱元璋並不是一開始就要殺藍玉的,大家一定要注意朱元璋殺藍玉是在太子朱標病逝之後,在朱標理政期間,藍玉一直是朱元璋安排給朱標的得力助手,藍玉也因此備受厚待。
但是朱標病逝了,藍玉出身軍旅,桀驁難訓,朱元璋可以管得住他,太子朱標原本和藍玉關係親近,可以讓藍玉服他,但是現在情況完全變了。年幼且性格柔弱的皇太孫朱允文能否壓制住藍玉這樣的功勳武將是朱元璋的心頭之憂,關鍵那個時候的朱元璋時日不多了,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培養和一步步去扶持朱允文了,所以一不做二不休地把藍玉殺了。由此可見,朱元璋的殘暴並不是濫殺無辜。
三、朱元璋殺胡惟庸
這是歷史以來,大家抨擊朱元璋的一個重要火力點。這其中其實牽涉到了是中國古代上千年的一個政治形態的問題,也就是皇權與相權之爭的問題。
在明朝以前,皇帝固然高高在上,九五之尊,但是很多時候皇帝都是身不由己的,甚至沒有直接管理天下的權力,真正管理天下的是相權。朱元璋是農民出身,他的底層邏輯和底層思維讓他覺得必須要把所有應該屬於自己的東西都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裡。(中國歷史上兩個草根出身的皇帝劉邦和朱元璋,兩人的成長軌跡是不一樣,所以他們的行事邏輯是不一樣的)。所以,朱元璋是中國封建社會,獨裁手段最猛烈的一個皇帝,他廢除了丞相制,其實是搶“文人集團”的飯碗。
殺胡惟庸,其實中國政治形態一次巨大的變革。不是單單的殘暴殺人,朱元璋再殘忍,也沒有理由因為一個胡惟庸案牽涉到那麼多人,這是另一種形式的文化大革命。
朱元璋是中國古代將獨裁統治發揮到了極致的皇帝,他打造設計的政治體系是封建制度的巔峰形態,所以清朝雖然取代了明朝,但是在政治制度的設計上,基本上是照搬不動地沿用了朱元璋的那一套。
站在被統治者的立場或者站在受害者的角度上去看,朱元璋無疑是殘暴的。但是站在一個統治者、一個管理者的角度看,朱元璋的所作所為其實是無可厚非的。只是一些“度”的把握問題值得商榷而已。
朱元璋從一個草根崛起,恢復漢室江山,打造中國歷史上脊樑骨最硬氣的一個王朝,他對歷史的貢獻是值得永遠銘記的。所謂,成功了的人,他就是成功了,不能因為他成功之後有些表現不符合我們正常的審美,就認為這個人沒有成功,沒有功勞。所以,我認為朱元璋的歷史功勞是遠遠大於過錯的。
-
3 # 阿沐傳語
咱們看一下毛主席是怎樣點評朱元璋功過的,從中可以窺探一二!
我們知道,毛澤東十分酷愛研究歷史,在通讀過“二十四史”的過程中,對歷朝歷代的興衰治亂、文治武功皆有頗深的研究和至深的體悟。透過毛澤東對《明史》的研究,可以看出他讀史既有通讀,也有精讀,既有博覽,更有深研。透過資料顯示,毛澤東研究的範圍,除了《明史》外,還廣泛涉獵過與明朝有關的大量史料,如《明史紀事本末》、《明實錄》、《明詩綜》、《明詩別裁集》、《明人百家小說》,以及各種有趣的野史稗乘、筆記小說等。所以,毛澤東在點評明朝人物時,看似信手拈來,卻頗具深意、新意。
由於毛澤東點評的明朝人物與事件很多,筆者今天就不一一賞讀了。從毛澤東對明朝的總體評價(1964年5月,毛澤東在一次談話中說:“《明史》我看了最生氣。明朝除了明太祖、明成祖不識字的兩個皇帝搞得比較好,明武宗、明英宗還稍好些以外,其餘的都不好,盡做壞事。”這段話可視為毛澤東對明史的整體印象和基本評價)看,朱元璋與朱棣評價最佳,其他次之,甚至不屑一顧。故筆者今日,想僅就他對朱元璋的一些點評觀點談點體會。
朱元璋出身布衣,從小受苦,做過乞丐,當過和尚,是處在社會的最底層的人。但在元末農民大起義中,他能夠乘時趁勢而起,並後來居上,逐步剪滅群雄,通過十五載而成帝業,成為繼劉邦之後又一個出身微細、起自草莽的平民皇帝,著實不易。
毛澤東在分析了朱元璋與劉邦、成吉思汗一樣,都屬於不識字或識字不多的“大老粗”,但卻創造了許多知識分子望塵莫及的巨大功業,而歷史上許多飽讀詩書、才情婉轉的人物如陳後主、隋煬帝、李後主、宋徽宗等即便子繼父業而登上皇位,也都在身名俱辱中淒涼收場,顯得極不稱職的情況後,得出了不要小看“大老粗”,“老粗出人物”的結論。
這是毛澤東從歷史發展的現象中,解讀出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人們往往代表著人類歷史前進的發展方向,因為正是這些人知道什麼樣的國家是百姓需要的,什麼制度是群眾擁護的。出身的貴賤、文化的高低,並不是成就大小的基礎,只有能否把握機遇、順應潮流,加上奮力拼搏,才是建立功業的關鍵。
其二,善於學習借鑑歷史經驗教訓的觀點。
毛澤東認為,《明史》讚譽朱元璋“當其肇造之初,能沉幾觀變,次第經略,綽有成算”,實非虛詞。雖然朱元璋大字不識幾個,卻善於從戰爭中學習戰爭,見事快,得計早,多謀而又善斷,比起漢末袁紹等多端寡要的人物不知要高出多少倍。毛澤東對朱元璋卓越的軍事才能給予過很高的評價,曾說“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
其三,大膽採納知識分子合理化建議的觀點。
儘管知識分子有時做事會存在瞻前顧後、放不開手腳的毛病,但並不等於說他們的看法與分析都毫無可取之處,有許多時候見識高遠、學識淵博者的觀點也是領導者必須聽取的。朱元璋自己是布衣,卻不反對或排擠對知識分子的使用。朱元璋通過總結劉邦用人經驗,善於將知識分子的謀略、智慧為自己所用。在他身邊,聚集著一批像劉伯溫、宋濂、朱升、章溢、葉琛等一批飽學之士者當顧問做參謀,使之左右逢源,如虎添翼。可以說,正是其文武雄才極一時之盛,人盡其力,共襄盛舉,方才成就了朱元璋奄有宇內的夢想。
毛澤東對此很是欣賞,1953年2月,毛澤東曾說過:“朱洪武是個放牛娃出身,人倒也不蠢。他有個謀士叫朱升,很有見識。朱洪武聽了朱升的話"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最後取得了民心,得了天下。”所以,在上世紀70年代,毛澤東借鑑和發展了朱元璋的這些做法,提出了“深挖洞、廣集糧、不稱霸”以及“備戰、備荒、為人民”兩個基本口號。可見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一道工作,汲收一切能夠有利事業發展的建議意見,是開創偉業、成就功業不可或缺的重要舉措。
其四,“不令諸子孫統兵作戰,失策”的觀點。
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春,朱元璋在即吳王位後親自率兵征伐武昌,一舉蕩平漢、沔、荊、嶽等地區。毛澤東讀到《明史》涉及此事的時候批道:“不令諸子孫統兵作戰,失策。”在他看來,朱元璋應該讓諸子孫在槍林彈雨中經受鍛鍊,不能讓他們坐享其成。後來,毛澤東對自己子女教育,就是按照放到最艱苦最危險地方鍛鍊的做法處理的。否則,毛岸英焉能會在北韓戰場犧牲?這不能不說,朱元璋若與毛澤東相比較,二人的眼界、胸襟、氣魄、膽識遠不是一個層次,無法相提並論
-
4 # 鳳年說歷史
朱元璋,放牛娃出身,當過和尚做過乞丐,最終憑藉驚人的軍事能力赤手空拳建立明朝,完成了歷史少有的自南向北的統一大業,覆滅元朝,將遊牧民族打到支離破碎,收服高麗命名北韓,堪稱一代偉人。
但是好像從草根出身的偉人在人生中後期大多會多疑,害怕權利流失,所以就會犯錯。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度,權利高度回收,事必躬親,制定了過度“完善”嚴苛的制度,欲圖讓子孫後代能夠按照這套制度就能夠“傻瓜式”管理國家,卻不知時代在變化,制度可能適用一時卻不能適用一世。
朱元璋痛恨貪腐,郭桓一案殺貪三萬多人。朱元璋痛恨欺上瞞下,空印案誅殺全國主印官數百人,牽連人數過萬。朱元璋痛恨結黨叛亂,胡惟庸一案殺人三萬多。朱元璋為了給子孫鋪路,為了權利穩固,殺盡開國功臣,就剩下一個只能躺在藤椅上流口水的湯和。如此殺人致使朝廷官員大多死的死抓得抓,沒人處理公務,所以出現了很多官員入獄在死刑前還被抓出來幹完工作再去打死。
明朝公務員薪資水平很低,僅能養活自己和家人,都不夠支付僕人的薪水和迎來送往的花銷,而且還要提防無孔不入的錦衣衛,所以在明朝朱元璋時代當官,真的特別需要勇氣,只不過他對待官員異常苛刻,但是對百姓還是不錯的,畢竟朱重八是底層出身,能夠體會百姓的不易。我相信朱元璋做這些事的出發點都是好的。
朱元璋被歷史選中,擔任了拯救飽受混戰之苦的黎民百姓的重任,基本統一了除蒙古外的中國地區,其對中國歷史程序的貢獻也是巨大的。後期他為了維護朱家王朝的統治地位,大肆殺戮功臣,包括制定了一些不得當的政策,也給他的一生留下了汙點。但他作為一個封建統治者,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這麼做可能也是情有可原的。
-
5 # 諸葛亮的臭皮匠
秦始皇,劉邦,李世民可以說是名貫古今的帝王,有人說朱元璋也是與他們比肩的皇帝,當然有支援和也有反對者。實際上,對於他們的評價最主要的是他們所做出的功與過,而不是喜歡與否。無論規範如何,朱元璋都可以被視為“古代帝王”。這樣對嗎?總之,他的歷史的影響是否足夠大至關重要。
朱元璋的兩大功勞功:一是推翻元朝,振興國家。朱元璋生於貧困之中。起初,他當然沒有當皇帝那樣的政治野心。因此,錢穆先生說:“歷史上最誠實的人是劉邦和朱元璋。”在蒙古人民征服中國的九十九年中,漢人一直是二等公民,受到了恥辱。朱元璋重建漢族,復興中國。二是制定了很多的標準和規定,不僅奠定了明朝近三百年的政治基礎,而且延續到清朝,等於朱元璋一人奠定了未來500多年政治規範和維權運作的方式。
與這兩個優點相比,拋開古代帝王,表現可以相提並論,只有秦始皇,劉邦,李世民,趙匡胤四人數。秦始皇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創始人,也是全國大一統的創始人,這個地方無人可比;楚漢相爭劉邦勝,北征匈奴擴大領土,以至於中中國人至今被稱為“漢人”; 李世民開創了大唐盛世,揚威四海,以至於海外至今都有唐人的說法;趙匡胤結束唐末五代亂局,開鑿運河,也算給中國帶來了一段時間的鼎盛。
有些人是可愛的,有些人是令人尊敬的,有些卻是可怕的。
朱元璋當然屬於可怕的。與劉邦,李世民和趙匡胤相比,朱元璋和秦始皇的氣質有點類似。做將軍打仗勇猛無敵,精力充沛,但為政痴於殺戮,容不下任何人,這也可以說是他最大的汙點吧。
朱元璋可以說一生都痛恨貪官,大概因為兒時受到的壓迫太大吧。因此他喜歡用殘酷的法律嚴懲貪官,其反貪的決心和力度的歷史上前所未有。為政的31年,他發起了六次大規模反腐運動,並殺死了15萬名腐敗官員,令人膽寒。
朱元璋被後人詬病,首先,朱元璋殺死了他的功臣,冷血無情,放棄丞相,造成未來“有皇帝,無政府”。逐漸成為權力和皇帝;第三是盲目迷信屠殺。每個人都有危險。學者官僚可以在公開場合被打,士氣盡失。當然,對於他的評價,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是否能夠功過相抵,那當另說。
-
6 # 峰迴路轉sgyf
在中國歷史上,出身草根的皇帝最令人敬佩。人們對朱元璋的佩服與讚歎更甚。朱元璋出身於低層中的低層,苦難的命運磨練了他堅韌不拔的意志,同時也造成了他的心狠與毒辣。
朱元璋之功
朱元璋在歷史上最大的功勞有:
一、推翻元朝,重整河山
元朝把人分成四類,漢人屬於劣等人,過得最慘,受壓迫最深。朱元璋一家幾口人的慘死就是例子。元朝被朱元璋農民起義軍推翻後,漢族老百姓從人格上獲得了一定的尊嚴 。經過多年戰亂,中原大地幾乎沒有人煙,朱元璋組織大規模的移民,使得中原地區人煙旺盛,對以後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二、重視農業發展,懲治貪官汙吏
朱元璋的苦難經歷使他非常理解下層農民的艱辛,同時又對貪官汙吏恨之入骨。他制定了一系列發展農業生產的措施,處處保護老百姓的利益,對下層百姓來說,他是最受愛戴的。古往今來,他對下屬最為苛刻,特別是對於貪汙之人,他採取了剝皮抽筋的懲罰措施,對官員來說,他又是最可怕的。在明朝前期,一切都逐步走向正軌 ,老百姓遠離了戰爭之苦。
朱元璋之過
朱元璋從住在四處漏雨,不能擋風的破草房,到住進巍峨的宮殿,他的人生起伏太大了。他的人生閱歷、 他的思想 、他的人格都經歷著極大的變化,這也造成了他的雙重性格,對百姓仁慈,對大臣極為凶狠,他被後人最詬病的有三條:一、濫殺功臣,冷血無情。二、廢除丞相,皇權太集中,把全中國人民都變成他的奴僕。三、設立錦衣衛以及廷杖制度,人人自危。
-
7 # Zl扯淡的人生
朱元璋的功
1.結束了蒙古元朝的統治,統一了中國,建立了嶄新強大的國家,恢復了漢民族在傳統中國疆域內喪失已久的政權。
元朝末年的時候,天下大亂,政治腐敗,各地的起義軍揭竿而起,朱重八從參加起義軍,以自己的英勇和才知獲得了賞識,自己努力拼搏,從一名普通的士兵成長為一支勁旅的統帥,消滅了幾個強大的割據政權,經過不斷的討伐,最終統一全國,結束了戰亂,恢復了漢民族的政權使命,建立了大明王朝。
2.重視農業生產,實行休養生息的政策,朱元璋在位初期時,糧食的總產量超過了前代最高水平。
移民屯田,開墾荒地,調集了人力不足,興修水利,種植桑棉,增加農業生產收入,對開墾的農民免費提供種子,耕牛,遇到災荒免去租糧。
除了移民開墾外,還重視興休水利,動用全國財力人力興修水利,增加了糧食的產量,朱元璋對農業增產有成績的地方官員又加以提拔重用,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社會安定,人口驟增。
3.進行政治制度的改革和創新。朱元璋為了克服元朝民生艱難,政府腐敗,百姓受到壓迫,中央政權煥然,政策得不到堅決貫徹等一系列問題,採取了加強皇權,集權改革政策的措施。
在中央機構中廢除丞相,設立內閣制度,對各級地方政府的權利給予分解,軍隊方面,把中央的大都督府分解成五個都督府,五軍都督分掌全國軍事力量,兵權則有兵部掌握,朱元璋通過一系列的軍事制度把軍權牢牢地控制在皇上的手裡。
朱元璋還設定了世界上第一個情報和特務組織錦衣衛,對皇權的統治和國家的長治久安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4.整治官場,朱元璋對官場的整治和反腐反貪的決心和鐵血的手腕,矯正和震懾了明朝兩百多年。
出身底層的朱元璋深知官場的貪腐對民生的巨大破壞,當了皇帝以後,對貪官汙吏的整治程度,決心之大,力度之大可謂是空前絕後,據記載,貪汙60兩銀子者,都是死罪,可見其手腕的強硬程度,對明朝後期一直也產生著積極的影響。
朱元璋的過
1.廢除丞相制,明朝初年,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度,使得皇權高度集中,地方政府必須嚴格服從中央政府的命令,使得不能廣泛吸納意見和建議,容易形成專權,不利於提高工作效率,丞相的廢除導致了明朝後期諸帝在能力各不相同的情況下,引起內閣與臣官之間的黨爭。
2.濫殺功臣,生性多疑
被誅殺的人當中很多都是隨朱元璋出生入死的功臣,他身邊的很多功臣和他出生入死,這些人很多功高蓋主,誰也不能保證他們不起疑心,朱元璋活著,或許能鎮住他們,但是朱元璋死了,就不好說了,因此,為了給子孫後代清掃道路,他只能選擇最殘忍的方式。
3.殉葬制度
在中國古代帝王墓葬制度中,最殘忍的就是活人殉葬,他是原始奴隸社會的一種殘忍制度,阻礙社會的發展,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就提出要廢除殉葬制度,到了明朝朱元璋卻又恢復了已經被廢除的殉葬制度,朱元璋死後,陪葬賓妃有四十六人,宮女十幾人。更恐怖的是,朱元璋害怕這些妃子有一天會變老,於是命人將這些宮女和妃子活生生的灌下水銀,這樣能夠永葆青春,這種方法的確是儲存了女子們的美麗容顏,但是時間久了,這些美女依舊要化成白色骷髏。
後人評說,他少年貧寒,徘徊在死亡邊緣,中年稱王,建立千秋霸業,千古梟雄的背後,做過和尚,當過乞丐,終於君臨天下,成為九五至尊,還有人說,兔死狗烹殺人如麻,是暴君,不管怎麼說,一個鄉下困難至極的小孩,花了16年的時間,打出一個天下,當上皇帝,也是一個傳奇。
-
8 # 白秋涼談
首先,適用於任何朝代開國皇帝的定律!開國皇帝基本上都是好皇帝!朱元璋也不列外。也是個好皇帝!
第一、對於一個皇帝在武功大小的判斷,那就是統一天下,是千古不變的第一標準。很顯然,朱大帝從草根起身,做到了一統天下!
第二、顛覆元朝統治,民族矛盾緩解,廢除元朝的種族壓迫!
第四、勤政廉政,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勤政的皇帝之一,他從來不憚給自己增加工作量。從登基到去世,他幾乎沒有休息過一天。
第五,經濟方面與民休息,勤修水利,鼓勵開荒,大移民政策!
第六、外交上採用和平為主的政策,建立大明威嚴。
“海外蠻夷之國,有為患於中國者,不可不討;不為中國患者,不可輒自興兵。”他將北韓、日本、安南、真臘、暹羅、占城、蘇門答臘、爪哇、湓亨、白花、三佛齊、渤泥等國列為“不徵之國”,與這些國家保持和平友好關係。
說過的的方面,第一點,就是因為反貪引起的空印案了!朱元璋時明朝的首都在南京,全國各地官員都要到南京來報送賬冊。出現賬冊與實物對不上的現象是大概率事件。稍有錯誤就要打回重報,近一點的還好,要是四川雲南的話,往來路途遙遠,如果需要發回重造勢必耽誤相當多的時間,所以前往戶部稽核的官員都備有事先蓋過印信的空白書冊以備使用。但此案到底殺了多少人,爭議非常大。所以說這件事過錯有多大,還不一定!
空印案的案發時間,以及涉案被殺人數,至今還存在爭議。在案發時間上,有洪武八年(1375年)說,洪武九年(1376年)說,洪武十五年(1382年)說。在涉案被殺人數上,有殺數萬之說,有與郭桓案共計殺七、八萬人之說,有被殺數百人之說。[2]
-
9 # 烏衣巷裡
提到朱元璋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是“草根皇帝”這四個大字,朱元璋從一無所有混到榮登大寶肯定是有自己的過人之處的,不得不說,朱元璋的一生相當豐富多彩,他做過和尚,當過乞丐,光人生閱歷這一塊就該讓人刮目相看了,用一句能屈能伸也不為過,從朱元璋年輕時候的遭遇來看小編不得不感嘆一句“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小編認為朱元璋人生最輝煌的地方就是幹掉了陳友諒,他以少勝多,用計謀讓陳友諒做了錯誤的選擇,從而轉敗為勝,也是一位善於用人的“軍事鬼才”了,小編覺得從事實來看,陳友諒的狠辣性格做了皇帝不一定會比朱元璋更好,這個曾經放過牛的娃娃應該比陳友諒更懂得人間的疾苦與美好,所以,朱元璋在位期間體會百姓疾苦,多次減輕賦稅,多次救濟災民,嚴懲貪官汙吏,從這一點來看,小編覺得朱元璋沒有忘記初衷,是個應該受人尊敬的好皇帝。
朱元璋在位期間最大的弊端就是後來的濫殺無辜,他為了一己私慾,也為了給自己的後世鞏固權利殺了不少功臣,就連太子朱標也對朱元璋提出了異議,不得不說,朱元璋的立儲之路真是曲曲折折啊,朱標這個太子著實中厚可愛了些,但是可惜的是死的早,朱允炆也是被朱元璋保護過了頭,不適合做一個皇帝,說實話,小編心目中的朱棣應該是很好的繼承人,奈何,朱元璋和小編不是一個想法,儘管如此,小編覺得朱元璋這個皇帝做的還是不錯的。
總結一下,朱元璋的功過在史書上早有評判,小編認為,他沒有大功也沒有大過,小編覺得朱元璋的一生大概就是現在的寒門貴子的血淚史吧!很值得人尊敬的一位皇帝!
-
10 # 所樂兮
借用月關的《錦衣夜行》中的一段話。“他以淮右一介布衣,白手打下天下,光復漢人江山,將蒙人鐵蹄下的四等漢奴解救出來:他禁蒙古服飾,復漢人衣冠,推行儒家名教,輕徭薄賦、克勤克儉、嚴懲貪官、愛惜百姓、不管別人對他是怕是敬、是謗是譽,他的功績註定了要彪炳千秋、名載史冊的,他就是我大明開國洪武大帝!”
明太祖朱元璋滅元建功,將江山從蒙古人的手中重新奪了回來,明朝還收復了自唐末就淪為異族的河西走廊地區,以及被石敬瑭割讓給異族的幽雲十六州,自古以來幽雲十六州就是華夏文明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自五季以降,漢人弱而蠻夷強,中夏之弱,自古未有,三百餘年,夷虜得寸進尺,中夏步步退讓,九州之地,繼陷虜手,宋季之末,華夏陸沉!賴有朱太祖奮起抗爭,驅除胡虜直搗其巢,漢人三百年之屈辱,得此一雪!
王師北伐,復中原二百年失地,幽燕四百年失地,河西六百年失地。立紀陳綱,散胡人之風氣,興中夏之禮儀。中華文明之延續,其功甚矣!”
起於布衣,從要飯的當上皇帝,這個本事不是一般的大。這樣的例子人類歷史上估計也不多。相當於“一個公司老闆,白手起家,對老婆好,對兒子好,對基層員工好。兒子聰明能幹,員工感恩戴德。為了兒子能順利接班,把創業元老踢出董事局”。
關於他的“過失”,大概是指大肆殺戮功臣。儘管如此,天下士子對考取“公務員”依然趨之若鶩,或為名,或為利。儘管知道朱老闆心狠手辣還摳門,卻還是對“飛蛾撲火”這個詞視若無睹,各取所需罷了。
另外這張圖才是太祖高皇帝的畫像,不要再拿那張不知道誰畫的“鞋拔子臉圖”到處傳。
回覆列表
朱元璋有什麼“過”?
朱元璋的一生,是為反抗民族壓迫為民族解放奮鬥的一生,是為人民謀福利的一生,是同貪官汙吏集團作鬥爭的一生!
朱元璋一輩子做過三件大事,我們來看一看。
1.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元朝末年,民族矛盾以及階級矛盾日益激化,再加上天災頻繁,走投無路的貧苦農民紛紛鋌而走險。
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韓山童、劉福通在潁州揭竿而起,士兵們頭裹紅巾,號稱“紅巾軍”,並推韓山童為明王。接著,徐壽輝起於蘄州,李二、彭大、趙均用起于徐州。
幾個月之間,各地紛紛響應。第二年正月十一日,定遠土豪郭子興聯合孫德崖等人起兵,數萬百姓起而響應。隨後,郭子興據濠州而堅守。
朱元璋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去投奔郭子興的紅巾軍。這一年,朱元璋二十五歲。
吳元年(1367年)十月二十一日,朱元璋命中書右丞相徐達為徵虜大將軍、平章常遇春為副將軍,率軍25萬,北進中原。
北伐中釋出《諭中原檄》,文告中提出“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的綱領,以此感召北方人民起來反元。
北伐大軍勢如破竹,先取山東,再攻下汴粱,然後揮師潼關。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於南京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
洪武元年(1368年)七月,各路大軍沿運河直達天津,二十七日進佔通州。八月,明軍進逼大都,元順帝帶領三宮后妃、皇太子等開健德門逃出大都,經居庸關逃奔上都。
蒙古在中原的統治結束,明朝取得了在長城以內地區的統治權,丟失四百年的幽雲十六州也被收回。
至此,明朝北伐成功,推翻了蒙古人的民族壓迫。
2. 恢復生產,體恤人民元朝末年,經過長期的戰亂,人民離散,土地拋荒。
為了恢復生產,朱元璋在位期間,下令農民歸耕,獎勵墾荒;
大搞移民屯田和軍屯;組織各地農民興修水利;
大為了豐衣足食,他大力提倡種植桑、麻、棉等經濟作物和果木作物;
為了解放生產力,讓更多的人口參加勞動,他下令解放奴婢;減免稅負,嚴懲貪官;徒富民,抑豪強。
為了掌握第一手資料,派人到全國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戶口等等。 到洪武二十四年統計時天下田土,已達到3,874,746頃。
朱元璋深知災荒給農民造成的痛苦,多次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大型的租稅蠲免。對於發生了災害的地區,常常減免當地農民的賦稅,或給以救濟。
洪武二年是明初第一次大規模地蠲免賦稅。之後的三年、四年、九年,也曾在應天、河南、北平、山東、江西、兩浙等地陸續蠲免賦稅。
朱元璋還十分愛惜民力,提倡節儉。在朱元璋措施的推動下,農民生產熱忱高漲。
明初農業發展迅速,元末農村的殘破景象得以改觀。
農業生產的恢復發展,促進明代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
朱元璋的休養生息政策鞏固了新王朝的統治,穩定了農民生活,促進了生產的發展。
經過洪武時期的努力,社會生產逐漸恢復和發展,史稱洪武之治。
3.懲治貪官,治理新朝朱元璋出身貧苦,受貪官汙吏的敲詐勒索,又鑑於元朝的政治混亂,吏治腐敗,所以以猛治國。 即位後在全國掀起了“反貪官”運動,矛頭直指中央到地方的各級貪官汙吏。
一種以三大案為最,即郭桓案、空印案、大誥。
首先,對貪汙六十兩銀子以上的官員格殺勿論。從地方縣、府到中央六部和中書省,只要是貪汙,不管涉及到誰,決不心慈手軟,一查到底。
其次,明初的中書省下屬吏、戶、禮、兵、刑、工六部中,由於大量留用元朝的舊官吏,以及一些造反起家的功臣。他們有恃無恐貪贓枉法。朱元璋對這些官員進行懲處。
第三,朱元璋利用殘酷刑法處置貪官,採取“剝皮揎草”、挑筋、斷指、斷手、削膝蓋等酷刑。 這種舉措震懾了一批官員,使他們行為大為收斂。
第四,朱元璋對自己培養的官員決不姑息遷就。
此外,朱元璋在午門外特設“鳴冤鼓”,民間百姓若有冤情在地方討不回公道,可上京擊鼓直接告御狀。
第五,朱元璋制定整肅貪汙的綱領《大誥》和《醒貪簡要錄》。《大誥》一書是他親自審訊和判決的一些貪汙案例成果的記錄,書中還闡述他對貪官態度、辦案方法和處置手段等內容。朱元璋下令全國廣泛宣傳這本書;他還叫人節選抄錄貼在路邊顯眼處和涼亭內,讓官員讀後自律,讓百姓學後對付貪官。
第六,允許民間百姓上訪。明朝允許百姓扭送不法官吏。
朱元璋當政三十一年,先後發起6次大規模肅貪,殺掉貪官汙吏15萬人。
他“殺盡貪官”運動貫穿始終未減弱,但貪官現象始終未根除,晚年只能發出“朝治而暮犯,暮治而晨亦如之;屍未移而人為繼踵,治癒重而犯愈多。”哀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