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別人叫我豇豆
-
2 # 古也椿
厲害之處:明代三大才子之首
一出身清貴。父為楊廷和,少年中進士,官運亨通,官至東閣大學士。楊閣老,誰不欽敬,是明孝宗的知音。二,夫妻和諧,髮妻黃娥,一個才女,出身宦門。黃楊兩家,門當戶對。如同趙明誠李清照,才子配才女,詩酒唱酬,前半生過著神仙般日子,後半生雖分兩地,仍忠貞於愛情。厲害。
三科舉上比他爸還厲害。少年得志,楊慎於正德六年(1511年)狀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參與編修《武宗實錄》。武宗微行出居庸關,上疏抗諫。世宗繼位,復為翰林修撰,任經筵講官。年紀不大,為皇帝老師,了得!
四骨氣硬。被挺杖打屁股還不服輸,充軍烏瘴之地不服輸,明世宗恨得直咬牙,大赦天下也不赦楊慎!
原文:在金水橋、左順門一帶列宮大哭,抗議非法逮捕朝臣,聲徹宮廷。“帝益怒,悉下詔獄,廷杖之。”楊慎於七月十五被捕,十七日被廷杖一次,死而復甦;隔十日,再廷杖一次,幾乎死去,然後充軍雲南永昌衛(今雲南保山)
五號召力大,領導、組織才能。帶領幾百官員在宮前"請願"。‘楊慎約集同年進士檢討王元正等二百多人在金水橋請願!二百多人,天!
六 為人豁達楊慎。在放逐滇南漫長的三十多年流放生活中,並未因環境惡劣而消極頹廢,仍然奮發有為,不肯向邪惡勢力屈服。活了七十多歲,著書不輟,為民辦實事。
七憂國憂民。
多次勸諫武宗、世宗,不顧個安危。欽慕屈原,在放逐期間,仍然關心人民疾苦,不忘國事。如當他發現昆明一帶豪紳以修治海口為名,勾結地方官吏強佔民田坑害百姓時,寫了《海門行》、《後海門行》等詩痛加抨擊,還專門寫信給雲南巡撫力言此役請求制止如此行徑。
六是個通才。
文學上,楊慎對文、詞、賦、散曲、雜劇、彈詞,都有涉獵。他的詞和散曲,寫得清新綺麗。不用說別的,那首"滾滾長江東逝水………就是他寫的,別以為是羅貫中寫的。
思想史上,關於儒學
揭示理學和心學都存在的弊端。心學“削經鏟史,逃儒歸禪”,又點示理學同禪學也有千絲萬縷的聯絡。對陽明心學,對集理學之大成的朱熹批判最多、最烈。
在武略上:
謫戍於雲南永昌衛時,曾率家奴平定叛亂。
小結:一生刻苦學習,勤於著述,是有明一代著名的博學家。他不僅對經、史、詩、文、詞曲、音韻、金石、書畫無所不通,而且對天文、地理、生物、醫學等也有很深的造詣。而且鐵骨錚錚,憂國憂民,在他身上,體現了古時中國知識分子的高尚風骨,是謂厲害!
-
3 # 水墨鄂州
楊慎(1488~1559),字用修,號升庵,楊廷和之子,公認為明朝三大才子之首, 明代文學家,新都(今屬四川)人。少年時聰穎,11歲能詩,12歲擬作《古戰場文》,人皆驚歎不已。入京作《黃葉》詩,為李東陽所讚賞。正德六年(1511),殿試第一,授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實錄",稟性剛直,每事必直書。武宗微行出居庸關,上疏抗諫。世宗繼位,任經筵講官。嘉靖三年(1524),眾臣因“議大禮”,違背世宗意願受廷杖,楊慎謫戍雲南永昌衛,居雲南30餘年,死於戍地。 楊慎存詩約2300首,所寫的內容極為廣泛。因他居滇30餘年,所以"思鄉"、"懷歸"之詩,所佔比重很大。他在被謫滇時,妻子黃娥伴送到江陵話別,所作的《江陵別內》表現別情思緒,深摯悽婉。《宿金沙江》描寫往返川滇途中的感慨:"豈意飄零瘴海頭,嘉陵回首轉悠悠,江聲月色那堪說,腸斷金沙萬里樓。"以今昔行旅思情相對,襯出離愁的痛苦。他臨終前所作《六月十四日病中感懷》詩:"七十餘生已白頭,明明律例許歸休。歸休已作巴江叟,重到翻為滇海囚。"敘述自己因病歸蜀,途中卻被追回的憾恨,深為感人。 他也有一些詩作表現了對人民疾苦的關懷。《海口行》及《後海口行》揭露豪紳地主勾結地方官吏,借疏海口占田肥私。他在詩中指出,"疏浚海口銀十萬,委官歡喜海夫怨",並呼籲"安得仁人罷此宴,億兆歌舞如更生"。他在《觀刈稻紀諺》中託老農之語,說"樂土寧無詠,豐年亦有歌。惟愁軍餉急,鬆茂正干戈"。表現了農民遇豐年,卻因軍餉賦斂沉重而仍然不得溫飽的貧苦生活。其他如《寶井篇》、《滇池涸》等,也是此類作品。 楊慎的寫景詩也不少。他敘寫雲南風光,描繪祖國山河,頗有特色。《海風行》寫了下關的風:"蒼山峽束滄江口,天樑中斷晴雷吼。中有不斷之長風,衝破動林沙石走。咫尺顛崖迥不分,征馬長嘶客低首。"氣勢雄偉,有雷霆萬鈞之力。而《龍關歌》:"雙洱煙波似五津,漁燈點點水粼粼。月中對影遙傳酒,樹裡聞歌不見人。"寫洱海夜色,漁舟燈火,月映水波,細膩清新。此外,楊慎又有描述、歌頌歷史英雄、忠臣義士以至耕夫樵叟的詩,其中也不乏佳作。 楊慎在前七子倡導"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復古風氣較為流行的時候,能別張壘壁。他廣泛吸收六朝、初唐詩歌的一些長處,形成他"濃麗婉至"的詩歌風格。如《滇海曲》12首、三峽《竹枝詞》9首,描繪山川風情,頗得樂府遺韻。他的《垂柳篇》,深具初唐風範。《於役江鄉歸經板橋》:"千里長征不憚遙,解鞍明日問歸橈,真如謝□宣城路,南浦新林過板橋。"抒發行役倦苦的情懷,情致綿細,別出新境。楊慎又廣為採攬"桑間濮上"的民歌的長處,以豐富自己詩作。如《送餘學官歸羅江》,全用綿州民歌,字尾四句送行語,構思新穎,別緻清新。 楊慎對文、詞、賦、散曲、雜劇、彈詞,都有涉獵。他的詞和散曲,寫得清新綺麗。如〔浪淘沙〕"春夢似楊花"一首,描寫細潤,言辭華美流暢。散曲〔駐馬聽〕《和王舜卿舟行之詠》,寫月下舟行幽景,江天一色,月光如水,並暢想駛入長空銀河,意境優美,記敘細微。他的長篇彈唱敘史之作《二十一史彈詞》,敘三代至元及明季歷史,文筆暢達、語詞流利,廣為傳誦。他的散文古樸高逸,筆力奔放。《漢雜事□辛》事皆淫豔而言辭端雅,不見鄙穢。他早年的疏奏《丁丑封事》,規勸正德皇帝"偏聽生□,獨任成亂",以"古之聖人必謀於眾"相諫誡,情摯意切,時婉時激。他的《新都縣八陣圖記》、《碧□精舍記》等也是記敘散文的佳品。另外他還著有《宴清都洞天玄記》、《太和記》、《割肉遺細君》等雜劇。 楊慎考論經史、詩文、書畫,以及研究訓詁、文學、音韻、名物的雜著,數量很多,涉及面極廣。如《丹鉛總錄》、《譚苑醍醐》、《藝林伐山》、《升庵詩話》、《詞品》、《書品》、《畫品》、《大書索引》、《金石古文》、《風雅逸篇》、《古今風謠》、《奇字韻》、《希姓錄》、《石鼓文音釋》等等,還有《全蜀藝文志》、《雲南山川志》、《滇載記》等地方誌及史料。這些著述往往有獨到之見,或可補史闕,或提供線索,有相當學術價值。然而,因他久居雲南,尋書核對不易,有時只憑記憶寫作,所以也有一些誤引、臆測不實之處。 楊慎的著作很多。據《明史》記載,明代記誦之博,著作之富,推慎為第一。除詩文外,雜著多至 100餘種。四川省圖書館所編《楊升庵著述目錄》達 298種。他的主要作品收入《升庵集》(81卷,又稱《升庵全集》)。此集萬曆間四川巡撫張士佩所編訂,取楊慎《丹鉛錄》等書,刪除重複,分類編次,附於詩文之後。包括賦及雜文11卷,詩29卷,雜著41卷。其雜著合集另有明焦□輯的《升庵外集》100卷,明楊金吾輯的《升庵遺集》26卷。詞、散曲、彈詞另輯有《升庵長短句》 3卷,《陶情樂府》4卷,《二十一史彈詞》12卷等。
-
4 # 一葉孤帆行萬舟
提起楊慎,耳邊首先回蕩著他的詩詞: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李慎,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出身名門。楊慎自小就是神童,11歲即能作詩,十二歲寫成《古戰場文》,滿座皆驚。進京後,寫《黃葉詩》,為大學士李東陽所讚賞,收在自己門下。正德六年(1511)中式辛未科殿試一甲第一名,狀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時年僅僅24歲。楊慎與解縉、徐渭合稱“明朝三才子”。
按理說,楊慎具備一切春風得意的人生路,可是,時運不濟,命途多舛,少年得志的楊慎鋒芒畢露,敢於直言進諫,他偏偏遇上了明朝荒唐出名的風流黃帝明武宗正德帝和一心求仙問道的明世宗嘉靖帝,悲劇就這樣發生了,楊慎被貶雲南,終老貶所。
一世英才就此逝,滾滾長江東逝水。
青山在,夕陽紅,浪花淘盡古英雄。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與春風。
濁酒一壺與君飲,笑談古今多少事。
-
5 # 史海擺渡人
1524年,剛剛登基的嘉靖皇帝發起“大禮議”,楊慎與王元正等二百多人伏於左順門,請求改變皇考,撼門大哭,喊出千古名言“國家養士百五十年,仗節死義,正在今日”。世宗下令將眾人下詔獄廷杖,當場杖死者十六人。十日後,楊慎及給事中劉濟、安磐等七人又聚眾當廷痛哭,再次遭到廷杖。楊慎、王元正、劉濟都被謫戍。
《明史》評價楊慎:“明世記誦之博,著作之富,推慎為第一。詩文外,雜著至一百餘種,並行於世。”又善彈琵琶。其最具盛名的長篇彈唱敘史之作為《二十一史彈詞》,第三段“說秦漢開場詞”的《臨江仙》乃千古絕唱: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楊慎還留下許多著作《滇程記》、《丹鉛總錄》、《丹鉛雜錄》、《南詔野史》、《古音獵要》、《全蜀藝文志》、《春秋地名考》等。
-
6 # 瀾僡小世界
楊慎身為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厲害之處甚多,這裡就簡單說幾個。
第一個,家世厲害,父親是楊廷和,當朝的朝廷首輔,可以說是當時明朝的第二家庭(第一家庭當然是朱家)。
第二個,基因厲害,他父親就是少年出名的神童,而他比父親當年還要厲害,在那個不提倡誇孩子的年代,身為高官的父親也不掩飾對自己孩子的佩服。其他人是不得不服。
第三個,計謀厲害,和許多八股文煅出的書呆子不同,楊慎是一個足智多謀的人,對人心的把握也很厲害。他因為大議禮事件被貶雲南的時候,他老爸的仇人對他是後追前堵,只盼著殺他而後快。可楊慎偏偏就爛著屁股,趴在車上,對車伕時快時慢的指揮著,硬生生平安到了雲南。就這智商,楊慎就是被打殘廢了,這些人也一輩子殺不了他。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第四個,人緣厲害,別看楊慎才高,性格又倔,把個大議禮搞得天翻地覆。但他的人緣超好,被髮配雲南後,那個被他整慘了的嘉靖時時想起他,要知道,那個時候楊慎的爹也不當官了,自己也不在朝中,但每次都有人給他說話,嘉靖從來也就沒有再為難過他。這已經不容易了,更不容易的是,楊慎雖然在發配之地服刑,卻從來沒有受過苦,反倒是逍遙自在,偶爾還回家小住,這待遇,說出去,犯罪率都會上升。
第五個,堅強自重,命棄自不棄。在明代,讀書人的正路就是考中功名,入朝為官。楊慎可以說年紀輕輕就斷了這條路,任他才氣通天,把嘉靖得罪了,保住命就算萬福了。功名自是今生無緣。但楊慎卻從不以為意。而是不停的學習,不停的創作。為後世留下了豐富的作品。以至於大家都慶幸他早早斷了仕途,不然哪兒來那麼多創作時間。
以上就是楊慎的厲害之處,其實他有大明第一才子的聲譽,其厲害之處自是不是我們這種凡夫俗子說得盡的,這些也就是從歷史縫隙處的窺視而已。
-
7 # 老實人侃歷史
楊廷和是明朝內閣首輔,也是楊慎的父親。楊廷和是非常著名的少年天才,而楊慎的才氣還要高於他的父親:十一歲詩就寫得很好,十二歲寫出《古戰場文》、《過秦論》(不是賈誼的那一篇),連他父親都驚歎於其文筆。跟隨父親入京後寫下《黃葉詩》,頓時洛陽紙貴,就連被尊為當時文壇領袖的李東陽都為之傾倒,邀請他拜入自己門下。
二十四歲那年,楊慎高中當年殿試第一,也就是狀元郎了。在翰林的位子上,他甚至接受住了頗能為難人的正德皇帝的考驗:皇帝問欽天監和翰林院的群臣:“有個叫注張的、又作汪張的星星,是哪個星宿裡的啊?”眾人不能回答,楊慎答道:“南方朱雀七宿的柳星!”並且舉出《周禮》、《史記》、《漢書》等古籍的典故作為例證,這樣有理有據的回答自然讓皇帝也非常滿意,再加上他又是恩師楊廷和的公子,因此對他更高看一眼。結果正當皇帝想起用他的時候,他老孃死了,只好回家守孝三年。
楊慎參與了修訂《武宗實錄》的工作。在修書過程中,他沒有避諱任何朱厚照的缺點,卻也沒有忽略他的功勞,只是這些全部被Quattroporte官、閣臣蔣冕、費巨集全部刪掉了,只保留了他們自己想保留的東西。
楊慎這樣什麼都敢說什麼都敢頂的性格也終於為他自己招來了麻煩。大禮議事件中,他和自己父親堅定地站在了一起,在張璁等人被皇帝召入朝後他還聯合三十六人上書道:“我等和張璁他們學的可不是一樣的東西。我們所秉持的是程朱理學這樣的正道,而張璁他們所堅持的是冷褒、段猶(都是漢哀帝時人物)玩剩下的。現在陛下您既然這麼看得起他們,我等恥於與其為伍,請把我們全炒了魷魚吧!”
自以為秉持正道的楊慎把張璁們罵成了太監(段猶是太監),把朱厚熜罵成了同性戀(漢哀帝是同性戀),這種罵人不帶髒字的文化人罵法讓讀書甚多的嘉靖怒不可遏,讓他們停薪反省。結果過了一個月,楊慎又帶著人去吵架,還喊出了“國養士百五十年,仗節死義,只在今日”這樣明代最有名的口號。皇帝本想息事寧人,把他們的奏摺留中。結果不依不饒非要個說法的楊慎帶著大家一起跪在左順門。
已經演變成抗議示威的行為自然會得到鎮壓,震怒的朱厚熜命令把楊慎等首犯扔進詔獄。一聽這個處理意見,楊慎爬起身子拍著門嚎啕大哭,哭聲大的整個紫禁城都聽得見。朱厚熜氣得七竅生煙,直接命令廷杖伺候,這就是著名的“左順門事件”。
捱了頓打的楊慎按理說應該老實了,結果十天以後,楊慎屁股還沒好利索,帶著人又去再哭一場。朱厚熜再讓人打了一頓他以後,決定讓他徹底滾遠,這位少年天才只好帶著他那皮開肉綻的屁股被髮配去了雲南。偏偏他老子楊廷和當政的時候又裁撤了許多冗員,這些人聽說楊公子落了難,全都埋伏在路上等著謀殺他。楊慎只能跟打游擊一樣躲了一路,當他到達發配點的時候,差點就直接死了。
所幸楊慎人員不錯,而無論是朝中還是地方都有不少他父親的門生故吏,因此他也就沒被太過為難,能夠時常在老家、昆明待上一段時間。而楊慎也很講信用,老父去世時主動向朝廷請假回家治喪,喪事辦完後又老老實實地回去待著。在雲南期間,楊慎還帶著幾百人去平了一回叛亂,小小地過了一把將軍的癮。七十二歲那年,楊慎安詳地在雲南去世。
明代官場少了楊慎這麼一位大才子,但是文壇卻多了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楊慎在服刑的過程中,寫了有一百多種(不是部,是種)著作,流行於世。明代三百年,博聞強記、著作等身者甚多,但楊慎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更難能可貴的是,楊慎還時時努力奮進,他曾說:“天資和才智根本不是驕傲的資本,德行和功業應該從每日的奮進中得來。”
這樣的楊慎,也就足以和解縉、徐渭並稱明代三大才子。曾經的他自恃少年天才,混不吝地什麼人都敢搏擊。當生活把他打得遍體鱗傷之後,他終於學會了做他自己,他也由此成為了一代文壇巨擘。也許正如他的《臨江仙》裡所說的那樣: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
8 # 高公子興
3、背景厚
楊慎的父親楊廷和也是少年成名,歷仕憲宗、孝宗、武宗、世宗,在正德年間繼李東陽之後,接任內閣首輔一職,可謂顯貴之極。對於嘉靖,楊廷和也有擁立之功。
內閣首輔李東陽在位時,也很欣賞楊慎,雖然兩人年齡相差不小,但兩人可謂是亦師亦友。
正是由於這些過人之處,不管在當朝還是在後世,世人對楊慎的評價都很高。現在,在雲南、四川等很多地方,還能看到楊慎的足跡,聽到楊慎的故事!
-
9 # 太史公後人
楊慎有才,但是腦子不靈活,跟唐朝李白一樣,認不清自己定位,自己老爹楊延和都倒了,自己還要跟皇帝嘉靖對著幹,所以在官場上才會混的不如意,結局淒涼。
厲害的就是在當時被稱作大明第一才子,前有王陽明,唐伯虎,後有楊慎。
-
10 # 安知魚不知樂
其父楊廷和是當朝首輔,楊慎24歲中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後來楊廷和因為“大議禮”事件辭官,楊慎也一再辭官,不願與支援皇帝的無恥小人共事。遷怒明世宗,被充軍於雲南。世宗一世,六次大赦,均無楊慎。
楊慎存詩約2300首,我們最熟悉的就是《三國演義》的片頭曲滾滾長江東逝水,實際詞牌名是《臨江仙》。
當時世宗以“兄終弟及”的方式登基後,按照皇統繼承規則,要承認孝宗是“皇考”,享祀太廟;自己的生父只能稱“本生父”或“皇叔父”。世宗即位後第六天,就下詔令群臣議定他自己的生父興獻王為“皇考”按皇帝的尊號和祀禮對待;這樣,皇統與家系就成了當時內閣大臣紛爭的議題。
回覆列表
帝曰:“星有注張,又作汪張,是何星也?”
慎曰:“柳星也。”
當皇帝下訪欽天監和翰林時,向眾臣提出了這個問題。結果,竟無人作答,一時間,場面噤若寒蟬。
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面對天子之怒,面對自己的頂頭上司。初入翰林的楊慎挺身上前,平穩沉靜地說出自己的答案,化解了這次危機。
在翰林和欽天監當差的人,哪個不是天之驕子,哪個不是出類拔萃的人物。楊慎卻能從這些人物中脫穎而出,難道這還不能說明他的過人之處。
楊慎是當朝太師楊廷和之子,十一歲能詩。十二歲擬作《古戰場文》、《過秦論》,時人震驚。年二十四,殿試第一,授翰林修撰。
楊慎常活動於北京、四川、雲南。因為記誦之博,著作之富,推為第一。詩文外,雜著至一百餘種,並行於世。隆慶初,贈光祿少卿。天啟中,追諡文憲。
當然,一個牛逼的人要有牛逼的作品。
附錄:《周官音詁》《檀弓叢訓》《附註》《夏小正解》《春秋地名考》《經說》《轉註古音略》《古音叢目》《古音獵要》《古音附錄》《古音餘》《古音略例》《六書練證》《六書索隱》《古文韻語》《韻林原訓》《奇字韻》《韻藻》《滇載記》《全蜀藝文志》《夔州府志》《夔記》《蜀中風土記》《方物記》《滇程記》《希姓錄》《丹鉛總錄》《墨池瑣錄》《書品》《斷碑集》《素問糾略》《升庵外集》《莊子闕誤》《禪藻集》《禪林鉤玄》《古雋》《尺牘清裁》《古今翰苑瓊琚》《風雅逸編》《選詩外編》《五言律祖》《近體始音》《詩林振秀》《明詩鈔》《經義模範》《升庵詩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