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豬佩奇》又名《粉紅豬小妹》,是一部英國學前教育電視動畫片,圍繞主人公小豬佩奇與家人的愉快經歷展開。佩奇是隻小豬“妹子”,與爸爸媽媽弟弟生活在一起,一家時常跳床、跳泥塘、跳水坑,開心時發出“嗷嗷”的叫聲,或是倒地大笑不起。2004年《小豬佩奇》首播後,立即風靡全球,因幽默有趣,鼓勵小朋友體驗生活,宣傳傳統家庭觀念與友情,深受全球孩子與家長喜愛。
近日,一則網帖再次將佩奇推上熱點,內容不是讚美。“不要再讓寶寶看《小豬佩奇》了!”“我兩個侄兒把床跳壞了。”“你一說小豬佩奇,我侄子就自動豬叫,跟聲控開關一樣。”上述網帖中,家長紛紛“控訴”《小豬佩奇》給孩子帶來了奇怪的行為,矛頭還指向了《熊出沒》、《汪汪隊》等動畫片,“孩子一口一個俺口音學得淋漓盡致”、“還有別看汪汪隊,老以為自己是狗,學狗爬,學狗叫,學狗吃飯”。
一時間此貼引起許多家長共鳴,甚至直呼動畫片“有毒”:孩子常沉迷於動畫片情節,模仿角色行為,看見玩具就走不動道。但也有家長認為,類似於《小豬佩奇》這樣的動畫片“三觀正”,孩子從中學會禮貌、語言能力也有所提升,“孩子為什麼不能學豬叫呢,動物歧視嗎?”
回覆列表
-
1 # 韓浩月
家長們抵制的不是動畫片《小豬佩奇》,而是抵制因這部動畫片引發的“佩奇文化”。
對於真正瞭解動畫片《小豬佩奇》的家長來說,封殺《小豬佩奇》,孩子少了一個還算優秀的動畫片可看,這觸碰到了他們的利益,因此有家長希望,正常播放《小豬佩奇》動畫片就好,對動畫片的二次創作,應適可而止,別因為胡亂改編導致孩子們無緣再看到這部動畫片。
家長們的呼籲,《小豬佩奇》的出品方肯定很喜歡,沒有什麼比家長的肯定,是更加堅強的保護盾牌了,同時,家長們的聲音,也表明《小豬佩奇》真的很無辜,它不是一個有害的動畫片,被平臺封殺,完全是躺槍。
再嚴苛的管理,也不會糊塗到連內容都不看,就一封了之的地步,否則各種平臺上可看的內容真不多了。就算在“小豬佩奇”被傳封殺的那段時間,也只是一些二次創作的短影片搜尋不到了,電視正片還是一樣可以播出、收看的。
但二次創作的“危害”,真的到了非封殺不可的地步了嗎?僅就《小豬佩奇》而言,這顯然是被誇張了,如果把“小豬佩奇”的卡通形象貼在身上(還不是真正的紋身),戴一塊粉紅色的“小豬佩奇”手錶,或者開一句“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的玩笑,就要封殺這四個字,未免也顯得有些過於“驚弓之鳥”了。
在這場“佩奇文化”的傳播裡,真正被傳遞到大眾層面的,目前真看不出來有多大的危害性。不少女明星都戴上了“小豬佩奇”手錶、穿上了“小豬佩奇”T恤,一向謹言慎行生怕出格言行影響到自己商業形象的她們,難道不是最敏感的一個群體?作為公眾人物,明星與“小豬佩奇”的親近如果都沒什麼問題的話,那麼作為普通年輕人,拿“小豬佩奇”來娛樂一下生活,這根本沒什麼大不了的。至於有家長提到,網上出現了有“小豬佩奇”被扎針的影片,用了“紅黃藍這幾個比較扎眼的顏色”,這或會給孩子一些不好的暗示。但這樣的影片,在二次創作的海量影片當中,佔比還是極低的,多數二次創作的小豬佩奇影片,還是被用於調侃與表達一些不便直說的人際關係。即便是“小豬佩奇”被針扎的影片,它也是有著一定的反諷意義在裡面,大人們可以理解,會領會影片所傳達的批判意識。
如果家長覺得孩子們不適宜看到,其實還是可以輕易做到把這類影片遮蔽在孩子視線之外的,比如:鎖定孩子觀看“小豬佩奇”的頻道,只讓正片進入孩子的視野,限定孩子登陸社交媒體或者非主流的網路平臺,本來這些平臺的其它內容,也不適宜孩子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