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星現

    獨立守神是聖人的個人的修煉方法,而《道德經》裡的鄰國之間的老死不相往來是:鄰國之間可以遙相對望,若沒有仇恨,沒有衝突,那就保持互相尊重,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雖然雞犬之聲彼此相聞,十分接近,但為避免兩國之間不必要的誤會和糾紛,雙方人民之間從出生到老死,各安己業,各守所居,不必要多來往。黃帝與老子的聖作非等閒之輩所能悟之,吾乃試解,然涵聖賢之意矣。謝邀!

  • 2 # 熱帶雨林的午後

    《黃帝內經》的獨立守神,和《道德經》的老死不往來的意義是兩個方面的事,各有所指。

    《黃帝內經》的獨立守神,這個“神”,是養身方面的精氣神的“神”。《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裡說,“黃帝曰:餘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掣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之所以要求獨立守神,這個道理在《老子河上公章句》裡說的很透徹,“人能除情慾、節滋味,清五藏,則神明居之也。”(第五章)“治身者當除情去欲,使五藏空虛,神乃歸之也。”“人能養神則不死也。神謂五藏之神,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腎藏精,脾藏志。五藏盡傷,則五神去矣。”(第十章)

    這個神,是生命的根本,有則生,無則死。養身之所以要獨立,目的在於去除慾念,保持心神和五藏的靜虛。它和社會交往不是一回事。它所講的是養生的方法。

    《道德經》裡描述了一個原始樸素的社會模式,在那裡的情景,是“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至治之極。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道德經第八十章)

    老子顯然認為人們之所以不好治理或者日子過得不好,就是因為人們相聚交往,產生了交爭,激發了慾望,不僅不好治理,而且使多餘的東西充塞在人們的生活裡,使得不善不斷滋長和擴散。只要減少交往,把人們的社會關係簡化到極致,這樣的生活,就是無為自然的生活,最符合道的本性,這是最符合道的規律的治國之道。

    《道德經》裡的這種認識好像很不合情理,這不是社會倒退嗎?如果從表面上看,這個模式確實不符合社會的規律,是否定人們合理的社會性生存法則的。

    但是,從另一方面看,這裡講了如何減少社會複雜性的道理。特別是消除那些不必要的、冗餘的、禮數繁多的交往,消除強權對人們的精神和社會壓迫,減少人們生存的社會壓力,則是有十分深刻的道理的。一個簡單的社會,也許才是最有利於人們達到心身和諧狀態的社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春節期間幼兒吃飯需要注意那些問題?如果腸胃不適出現嘔吐,拉肚子應該怎麼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