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是胖瑤瑤的媽

    第一次肯定不知道,但是經過一次生病後,就有經驗了。

    我家寶寶第一次發熱時,我們是一點經驗沒有,當時幸虧有個住同一層的鄰居,她家孩子比我們大三個月,正好之前發熱過一次。我家發現寶寶發熱了,立馬就去找鄰居,問了他們是怎麼做的,然後回來馬上效仿。

    發熱的話,家裡要備有體溫計,隔一會就量一下寶寶體溫,同時要用溫水不斷擦拭寶寶的腋下、脖子底下和手心,額頭貼退熱貼。如果寶寶體溫沒有超過38.5,就不用吃退燒藥,但是如果溫度太高,建議吃退燒藥,如果拿不定主意,就及時去醫院就醫。

    我們家寶寶當時燒到39度多,我們家又沒有退燒藥,所以半夜打車去醫院急診,醫生開了退燒藥,吃藥,第二天早上熱就退了。

    總之,一定要淡定,寶寶都避免不了要生病,千萬不要慌,有問題解決不了,就去醫院,醫生都有辦法的。希望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 2 # 蒲公英也可以很美麗

    作為寶媽,孩子生病是不可避免的經歷。

    我家孩子生病,如果只是感冒,或是流鼻涕,發燒類的,沒有發生發燒驚厥啥的,我基本上,都是物理療法。

    如果只是感冒,基本就是多給孩子喝溫開水,做一些清淡的食物,比如小米粥,小疙瘩湯什麼的,就是比較好消化的食物。注意保暖,不要著涼。

    如果發燒,38.5以下,甚至39度的時候,我都是先試用推拿退燒,很多情況下效果不錯,一般推拿半小時後就會出現效果,出汗,開始退燒。

    如果再燒,再推拿,基本兩次就退了。注意如果推拿後,高燒依然不退,就要考慮用退燒藥了或是如醫院看一下,以免耽誤孩子病情。

  • 3 # 壯寶成長記

    當孩子生病,發熱時,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知道如何處理!我們首先得有一個自己的判斷,需不需要去醫院,什麼時候去醫院,這是很重要的。

    還記得壯壯16個月的時候第一次發熱,開始的時候不到38度,狀態還行,就是沒精神,不哭鬧,奶和輔食也正常吃。

    慢慢燒到38度5的時候就開始哭鬧了,我只能抱著讓他睡,只要一放下就醒。雖然也看過很多育兒方面的書,也知道發熱只是症狀,而且也沒到39度,不用用藥,更不用去醫院,可是看著孩子難受的樣子,就總是放心不下,和壯壯爸商量是不是去醫院看看,壯壯爸沒同意,說在觀察一下,現在的狀態還行,也不迷糊,估計就是難受,多給他喝點水,出汗了就脫件衣服,如果一會到了39度,就給他買點美林去。

    後來果真燒到了39度,我的眼淚就忍不住了,不斷的埋怨壯壯爸,還說要去醫院,那是壯壯第一次因為孩子的事情和我發火,壯壯爸說“你書都白看了,才39度,我去買美林,先用藥看看溫度能不能下來,哭有啥用啊,孩子還沒事呢,給你哭夠嗆,堅強點,有點當媽的樣,醫院現在肯定先不去,我去買藥,你等著吧。”

    萬幸的是吃完藥,壯壯的溫度馬上就下來了,覺也睡的踏實了,晚上又餵了一次藥(孩子還挺愛喝),壯壯爸就讓我休息了,說他看著孩子,心力交瘁的我也只好同意了,說有什麼事在叫我。第二天孩子就沒事了,生龍活虎的跟沒生過病一樣,我和壯壯爸又分析了一下生病的可能原因,說好以後注意。也因為這件事,我覺得自己還有特別多不足的地方,又買了很多書充實自己,希望下次自己能做的更好。

    其實發熱很常見,也讓家長很擔心,會不會燒壞腦子啊,會不會轉肺炎啊等等等等。

    下面就和你分享一點關於發熱的誤區:

    孩子發熱的十大誤區:

    發熱是一種病:錯。發熱本身不是疾病,而是疾病的一種症狀。很多病都有發熱的症狀,熱退了也代表病就一定好了。可根據體溫來判定病情:錯。低熱可以是普通感冒,也可以是肺結核,高熱可以是幼兒急疹,也可以是腦膜炎。發熱時體溫的高低和病情的嚴重程度並不成正比,相對於體溫,孩子的精神狀態對於病情的判斷更有意義。發熱要趕快退熱:錯。發熱是人體應對感染的一種防禦機制,對病情恢復有好處。對總體健康的孩子來說,在引起孩子明顯不舒服之前(一般認為39度)不需要降溫。發熱會燒壞腦子:錯。人體的體溫受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控制,體溫很少會超過41度,所以發熱不會燒壞腦子。發熱不用藥不會退熱:錯。兒童疾病以呼吸道、腸道病毒感染多見,大多會出現發熱,大多也是自愈性疾病,病程過了體溫就會恢復正常。吃了退熱藥體溫應該馬上降至正常:錯。退熱藥起效一般需要半個到一個小時,起效後體溫一般可以下降1–1.5度,但不一定降到正常,退熱藥持續時間為4–8小時,藥效過了體溫還是可能再度上升。吃退熱藥的目的不是讓體溫正常,而是減輕發熱帶來的不適。退熱藥可以預防熱性驚厥:錯。孩子發熱是否驚厥和用不用退熱藥沒有關係,而和孩子本身的體質有關係。孩子發熱睡著了也要把他弄醒喂退熱藥:錯。服用退熱藥的目的是讓孩子更舒服,孩子睡著了,就基本感受不到不適,所以就不需要弄醒了喂藥,睡著了總比醒著舒服。發熱了輸液退熱快:錯。輸液主要用於嚴重細菌感染、不能進食、中重度脫水等情況,而非專門針對退熱。常用的“退熱針”賴氨比林,在退熱速度上雖然比口服退熱藥快,但沒有口服退熱藥安全,12歲以下兒童還有發生瑞氏綜合症的風險。需要退熱時首選口服退熱藥。清熱解毒的中藥可以退熱:錯。目前沒有哪種中藥被證實能夠退熱。

    這裡推薦你一本對我幫助很大的書,讓我們一起進步,做更好的父母,做更好的自己。

    結語:面對孩子,我們都可能犯過錯。或者是關心則亂,或者是人云亦云。我衷心希望你,在孩子下次生病前,做個更加理性、優秀的父母。

  • 4 # 詩蕊的胖胖麻麻

    如果發現寶寶發熱,這個時候家長不要著急冷靜處理,給寶寶量一下體溫,如果低於38.5以下,可以物理降溫,給寶寶用冰水或冷水給寶寶擦拭身體,在寶寶額頭上貼退熱貼,及時散熱。如果超過38.5以上,可以先口服退燒藥,4到6個小時一次,如果用藥兩次以上不起作用,這是就要及時就醫,去醫院查血讓醫生來判斷是病毒性的還是細菌性的再來對症處理,不用太擔心寶寶發燒有時對身體也是好的!

  • 5 # 安安昕昕

    寶寶發燒時千萬不要驚慌失措,38.5以下建議採用物理降溫的方法,洗溫水澡多喝水,溫水擦拭,半小時測一次體溫。如果超過38.5就要口服退燒藥來達到降溫效果。尤其夜裡發燒一定要提高警惕。寶寶發燒要知道病因的來源,一般驗血會查明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有些孩子是反覆發燒沒有其他症狀,耽誤久了會造成肺炎,我家老二第一次發燒就是低燒反覆,不咳不流鼻涕,醫生就給開了藥說不要緊,斷斷續續兩週再去查就是肺炎,而且雙肺都感染了,嚇得我半死,建議寶媽們還是在反覆發燒不退的情況下及時就醫,以免耽誤治療!

  • 6 # 農村人大霞

    如果孩子發燒,多喝白開水,燒到37一38度,可以吃點藥,小孩子發燒會經常反覆,你可以打小針,或者用溼毛巾擦下額頭.手心.腋窩,多擦幾遍,這樣也可以,如果還是發燒,可以去醫院檢查,是什麼原因引起的,這樣比較放心

  • 7 # 兒科醫生王麒鏵

    三個月以內的小孩有發燒的話都要去醫院給醫生檢查;

    三個月到六個月的小孩體溫如果超過38攝氏度的話,也是要到醫院先檢查的。

    六個月以上的小孩,如果發燒,體溫在39攝氏度以下,精神好,胃口好,可以先喝美林或者泰諾林,同一種退燒藥,至少要間隔6小時。

    普通的病毒感染一般三天,發燒就會慢慢好轉,但如果到第四天還出現發燒,或者體溫反覆超過39攝氏度,或者出現精神差、嘔吐、抽搐、小便減少、或者出現一些家長心裡沒底的表現,也是需要到醫院進一步檢查的。

  • 8 # 花雨的每一天

    孩子從出生就如我和孩子媽媽一起帶,我們家寶寶出生以後就吃母乳,六個月內寶寶的理想食品就是母乳,它含有嬰兒成長的所有抗體,所以六個月內的寶寶身體很健康,一般都不會有毛病。

    四個月以後媽媽上班了就我一個人帶孩子,在寶寶八個月的時候晚上突然發高燒,但孩子精神狀態也挺好。家人都說吃點藥沒事的,一個小孩不會得什麼病,明天再去吧!我想孩子太小不會說什麼,哪裡不舒服也不知道,不能亂吃藥還是去醫院放心些,到了醫院一化驗血再加上醫生問診才知道寶寶是得了幼兒急疹,開了點退燒藥回來了,高燒三天出了好多疹子,然後也不高燒了。

    後來又感冒了兩次都是病毒性的,每次寶寶高燒我都是第一時間去醫院先看看是什麼原因引起的高燒,然後對症治療,不敢在家瞎吃藥。知道原因了吃的藥也對症。寶寶好的也快,不能在家看孩子精神好等著嚴重了再去,那樣孩子也不舒服,有了毛病還是早治療早好!

  • 9 # 航媽的小時光

    孩子不舒服,做父母的特別焦慮,更有心疼的擔心。接下來和朋友們分享自己帶寶寶的經驗。

    體溫,要常試著點兒,37度5以下不需要用藥,先觀察,留意著寶寶的精神,給孩子多喝溫開水,還可以用溫水擦拭身體的腋窩、腹股溝、手心腳心、腦門,這是物理降溫;37度5過了要用退燒藥,給孩子退燒藥,因為目前世界衛生組織(WHO)對全球兒童推薦的退燒藥只有這2種:「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劑量要參考寶寶月齡和體重,遵醫囑。在治療時,退燒不是我們追求的最終結果,任何用藥的目的都是為了讓孩子更舒服。散熱,孩子發燒了,一定不能捂汗!穿的舒適透氣一點,被褥不可厚重,一層又一層包裹起來只會讓孩子更加不舒服,發燒了降溫散熱身體會舒服一點,吃東西也會多少有點胃口。推拿,有條件的家長,還可以採用綠色療法,小兒推拿按摩手法。當然要找正規醫師,我一般都抱著寶寶去婦幼保健院。平時有時間都可以做推拿調理寶寶身體,增強體質。

    寫在最後的話

    發燒是人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而非疾病。父母首先要冷靜理智,不能亂了陣腳,父母焦躁還會影響寶寶的情緒。護理好了寶寶,說難也不難,得細心多一點,耐心多一點。

  • 10 # 胖娃媽媽讀童書聊育兒

    發燒是指體溫(肛溫)超過38度,孩子發燒原因有很多,感染、炎症、腫瘤,以及代謝免疫等原因均可引起發燒,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發燒的原因和處理措施也不一樣。對家長來說,判斷孩子發燒原因很難,又該如何應對?

    三個月以內孩子

    三個月以上的孩子

    如果在家觀察,判斷孩子精神狀態很重要,如果精神不好也要去醫院。判斷孩子精神好相對簡單一些,如果孩子還有勁玩,會跟大人互動,那說明精神還不錯。

    如果你根據自己的判斷選擇在家裡觀察,又該如何應對呢?

    孩子發燒家長焦慮是正常的,焦慮和擔心也會讓很多家長做不理性的選擇,比如自己給孩子吃上抗生素,或者跑到醫院要求醫生給孩子打針。

    但其實,發燒雖然會讓孩子不舒服,但目前並沒什麼證據能證明發燒會給孩子造成傷害,也不會燒壞腦子,除非是少見的熱性驚厥持續狀態和中暑。相反,體溫升高可以減少孩子體內微生物的複製和繁殖,也可以提高人體的炎症反應,有利於致病微生物的清除,發燒對孩子的病情恢復是有利的。

    發燒是免疫系統起作用的表現,孩子的免疫系統也在和病菌接觸過程中不斷完善,等孩子大了,發燒的頻次也會越來越少,所以發燒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

    既然發燒是有利的,所以不要一發燒就立馬想著給孩子退燒,而且有些病毒感染之後就是要燒好幾天,退燒藥只能短期內將溫度降低一些,不能預防熱性驚厥,也不能縮短生病的過程,你急或者不急,總還是要燒那幾天。

    那退燒藥有什麼作用呢?就是改善孩子的舒適度。孩子對發燒的耐受能力似乎強於大人,有的孩子39℃的時候她一樣可以玩。

    那什麼時候給孩子用退燒藥呢?當孩子覺得很不舒服的時候。但每個孩子對發燒的耐受能力不一樣,所以用藥的時機也可以不一樣,中國最新的指南的意見是體溫39度就可以用,或者發燒讓孩子明顯不舒服也可以用

    因為退燒藥也可能產生副作用,一般不推薦在38.5℃以下給沒有其他基礎疾病的孩子用藥,但對有心肺功能不全、貧血、糖尿病或遺傳代謝性疾病的孩子,可以在38.5℃之前用藥。發燒也容易誘發癲癇發作,所以有癲癇的孩子也應該更早給藥。

    不推薦聯合或者交替使用這兩種退燒藥了,因為這樣會增加用錯藥或用量的風險。所以建議只選用一種,用藥量和方法參考說明書使用即可,不要自行減量或加量。

    發熱伴隨代謝的增加,水分需求增大,無論是否使用藥物,都應該讓孩子多喝水,不願意喝水的孩子也可以試試淡一點的果汁,出汗多也可以喝口服補液鹽。

    穿衣服要穿輕薄能吸汗的,厚度以孩子舒適為度,可以開空調,不能給發燒的孩子捂汗。退熱貼並不能退熱,溫水擦浴這樣的物理降溫退燒效果有限,還可能增加孩子的不適,如果不是因為穿太多衣服、中暑等體溫過高的情況,不建議使用。因為孩子面板嬌嫩,酒精可能經皮吸收引起中毒,不能用酒精擦浴,也不要自己在家給孩子吃抗生素

    自己在家處理最重要的還是要觀察孩子的精神反應,覺得精神反應不好了就應該去醫院,如果孩子發燒的同時有頭痛、脖子硬、抽搐、喉嚨痛、耳朵疼、身上出皮疹或淤斑,反覆嘔吐、腹瀉等伴隨症狀,也應該去醫院。2歲以下的孩子持續發燒超過24小時,2歲及2歲以上的孩子持續發燒超過3天也應該去醫院,任何年齡體溫反覆超過40℃,或者其他自己心裡沒底的情況也要去醫院。

    總結下來就是,發燒對孩子病情有利但會引起不適,應對發燒要注意孩子精神反應,警惕一些嚴重疾病的表現,超過了39度或孩子不舒服時可以用退燒藥,發現不對勁、心裡沒底就上醫院,其它事情孩子怎麼舒服怎麼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試管嬰兒的胚胎移植痛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