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你們都是我的翅膀
-
2 # 幾句話根本
動漫一開始是日本先有的,我們看的動漫一般是日本的而不是國漫,聽日語的時候不會覺得差,主要是聽不懂,有很多國漫也不會聽著尷尬只能說他們沒用心在配音了。我覺得跟代入感扯不上什麼很大的關係
-
3 # 衡的逆子爵
中國的配音太講究字正腔圓,對每一個角色基本都基於一個明確的定位,然後根據定位賦予其特定的聲線就草草了事了。是個蘿莉角色就用可愛蘿莉聲線,是個御姐角色就用高冷御姐聲線,聲線都十分固定。可以這樣說只要找一個精通聲線變換的國內聲優,就可以完全勝任一部動畫裡全部同性的配音,牛逼點的性別反串也沒問題。所以現在很多國內聲優都有一秒切換聲線的能力,在看似很牛逼的同時其實也是問題所在,缺乏個性聲線!
在日本雖然也有很多以能駕馭各種型別的聲線著稱的聲優,但要說知名度最高的,無一不是有自己招牌聲線的,是可以讓人一想到這種角色型別就可以馬上聯想她聲線的存在!
比如傲嬌角色,你馬上想到的就是釘宮理惠【笨蛋!變態!無路賽!】三連的暴怒之中有充斥著可愛的聲音。
想到治癒系角色,馬上想到的則是能登麻美子那種輕柔到透明,卻又能讓人打從心裡感受到溫暖的聲音。
想到性感御姐角色,則是澤城美雪阿姨那種發聲喜歡嬌喘幾聲又喜歡在尾音加入幾聲性感鼻音,聽起來就各種社保的聲音。
所以我覺得要想配出有靈魂的動畫,現在的國內的聲優就必須根據自己的聲音特色去發展出自己所特有的聲線。而不是一味地去迎合角色,去刻意保持那種毫無情感特色的固定聲線。
-
4 # 白堊紀漫畫
中國產動漫很多配音過多使用語音模板,導致缺乏感情,當然這裡面也有整個成本考慮的原因在裡面
其次整個行業裡,動漫領域裡的配音聲優少之又少,沒有專業化訓練,甚至出現興趣為導向的人比所謂的配音還要有代入感,但因為種種原因,興趣為導向從事這方面專業工作的比較少,更多的是自己弄
模式化,流水化的一般配音太多了,並不需要有太多感情帶入,完成配音就是完成了工作,並沒有從故事,角色,環境等本身去考慮如何做好感情與性格,情景的融合
回覆列表
國漫的臺詞很有問題,有些地方可以用尷尬來形容,正常人是不會那樣說話的,尤其我這種尷尬症晚期,看國漫有些都是關聲音的
但是看秦時明月就不會尷尬,可能是因為他臺詞偏古代,不貼近現代社會,所以就不覺得尷尬,還有十萬個冷笑話,本來就是搞笑的,所以臺詞誇張點也能接收,但是有很多都市異能類的國漫,給我帶來的感受只有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