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好奇心寶貝
-
2 # 本人大白
好奇心,說到底就是童心,所謂“童心無忌"是也。對任何事情猶其是比較罕見的事物都想探清底細,問個所以然,打破砂鍋問到底!是好奇心特徵。
好奇心,是一種積極理性的心理活動,它可以推動人們積極探索,研究,實踐,從而促進科學技術發展、完善和提高。
-
3 # 回昇
對事物感興趣,非常想去探討、瞭解一下,想看個究竟,迫切想知道是怎麼回事。這就是好奇心。
這個好奇心用在學術研究上,用在對未知領域的探索上,頗有成效。因為保持了一種對事物所產生的濃厚興趣,肯去下一番功夫,去花費時間,去研究、去探索,進而去創造,去發明,所以有成就的科學家發明家,一些在各行業有所建樹的人,他們都會用這種好奇心去引發思考,煥發思想,從而進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對周遭的事物感興趣,很喜歡提出“為什麼?”對事物深入的瞭解,具有獨到的見解,從而得出結論,從而有了結果。就會有發明,就會有創造,就會有更新。所以孩子在兒童時期就要培養他們的興趣,也就是開啟他的好奇心,使他能夠融入到新生事物中,展現他的特長,開發他的技能。因為他的好奇,所以他能夠愉快的接受,在快樂中學習、成長和進步。才有可能使他所學的東西能夠更加鞏固,更加成熟,或者說在別人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發現、新突破,有了進步和提高。
其實人類的進步,也是和好奇心有關聯的。譬如,牛頓因為蘋果的落地發現了地球引力,魯班因為看到荷葉而發明了雨傘,屠呦呦因為產生了對中醫古籍《五十二病方》的好奇,發現黃花蒿能夠治療瘧疾的方子,從而提取出了青蒿素,並獲得了諾貝爾獎。
又譬如,一位修行的人,老是好奇宇宙和我是什麼關係?我是誰?從何處來,到何處去?他迫切想認識自己。那他有可能就會洞見哲學所解答不了的東西。因為產生了境界,他思想的高遠,他胸懷的博大使他能夠笑看世間。
也就是說人的取捨是不一樣的。他對這個好奇,他對那個好奇,有可能在哲學上、在科學上、在思想上,在不同的領域有所見樹和成就。因為這個取捨、這個愛好、這個好奇心的角度不一樣,立意不一樣,結果就會異彩紛呈,從而創造出來一個美麗斑斕的繽紛世界。
但是呢,有一種情況,不要好奇。那就是負面的東西,危險的東西,你不要好奇。譬如哪個地方出了車禍,一看那麼多人,圍過去看看熱鬧,就有可能讓自己造成傷害。那麼誰東家長誰西家短,好奇別人的私生活,很想打聽一些事情,只是追求這種感官上、思想上的刺激,這是沒有什麼意義的。還有如果同一個樓道,有鄰居的門打開了,也不要讓小孩子伸頭看,瓜田李下,不是自己的家,進不得。
總之,事物總有雙刃面。好奇心可以指引創造新世界,但同樣好奇心害死貓。就看你把好奇心用在什麼地方了。
-
4 # 靈心與學
好奇心可以分為:主動好奇心和被動好奇心。
一,主動好奇心
主動好奇心是指對想知道或深研究的事情和物品的熱情關注完全不是為了達到某種物質上的需求而保留超強的熱情。
比如:追星,喜歡某個明星,追星族,他們往往對於喜歡的偶像一舉一動都特別關注及所關注的明星的私生活都特別的好奇想知道。而這種好奇心只停留在一種精神追求上。
二,被動好奇心
被動好奇心就是指想要進一步去探究和好奇的事情和物品影響到自己進一步發展和工作,而不得不追根究底的好奇下去。
比如:警察和律師破案或尋求案件中的更多證據而一直好奇的研究人、事和物之間的關係。
還有很多工作者為了更好的發展工作而絞盡腦汁地研發新產品過程所持有的高度的熱情也是好奇心
感謝好奇心的存在,才使人類進步得如此不可思異,美幻無窮!
-
5 # 詩畫同源
好奇,差不多是世界上所有動物的屬性,也可以說,是一種“進取”之心。對於人類來說,”好奇”是一種“探索精神”,它推動了人類科技的發展和進步,從這點上講,”好奇心”無疑是正能量的“上進之心”。但同時,好奇也有其致命的另一面,由於“好奇”而“誤入歧途”的人和事層出不窮。比如,吸毒;比如,賭博……這些致使尋常人墜入深淵的最初,僅僅是因為“好奇”。因好奇而一發”不可收拾”。在人類好奇的因素中還存在著一個“慾望之心”,要知道“慾壑難填”,如果不能理智有效的加以“控制”,慾望就是個可以無限擴大的魔鬼,使人進入“得寸進尺”地魔境之中。
動物也是一樣,垂釣者釣魚為什麼能夠“成功”,就是因為魚也有“好奇心”,魚餌的不斷“抖動”,“遊弋”,都會使“覓食”的魚兒“上當”。猛獸誤入獵人的“陷阱”、老鼠被夾子夾住等等……都是受“好奇心”的驅使所致。
國家政府反腐倡廉的舉措中的那些反面教材,無一例外的都是“好奇”帶來的惡果,對蠅頭小利的“好奇”、對權利的“好奇”,最終膨脹到目空一切,膽大妄為……全然沒有了對“法”的畏懼之心。
人類的教育,是一種對“好奇”的引領,不管是私家的“族訓”,還是官方的“普教”,都是一個目的,讓人們的“好奇”駛上正軌。
對於生活中的百姓大眾來說,好奇心可以使人“永葆青春”。孩子成長的快,年輕人接受新鮮事物快,都是因為有一顆“巨大的好奇心”。上年歲的人為什麼容易“守舊”?就是因為失去了“好奇心”,對新鮮事物漠不關心和看不慣。一個人,一旦失去了“好奇”,就等於宣告了“老化”,也是“腐朽”的開始。因此,我們有必要保持住內心的那份“好奇”,只有“好奇”,我們才能看到美好的明天。可以說,好奇心,是我們駛向未來的航船。
-
6 # 孫庸思
好奇心是我們遇到新奇事物或處在新的外界條件下所產生的注意、操作、提問的心理傾向。
好奇心是人類一切發明創造的緣起。沒有好奇心的驅動,我們可能還生活在遠古文明,還生活在野蠻愚昧之中。好奇心也是我們瞭解世界和自己的原動力。
在青少年時代,我們尤其具備豐富多彩的好奇心,這種心態有利於我們學習新知,有利於我們培育主動探究、自主實驗的科學精神和實踐能力。
愛因斯坦說:好奇心是科學工作者產生無窮的毅力和耐心的源泉。
如果你有足夠的好奇心,我覺得你一定要保持住。好奇心會引發你培育起其他的諸如想象能力、思維能力、操作能力等。
有了好奇心後,還必須具備良好的求知素質。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去努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長此以往,你一定會有非常大的收穫與進步的。
-
7 # 賢文青少年心理健康
好奇心是人的內動力,是探索精神的鼓動力量,是令人類希望的動力源泉。因為有了好奇心,人們才會將生命賦予很多意義。讓人類在探尋和求證,探索和發展,構建和意義之中獲得巨大的能量和支援。作為生命的個體,都帶有“四好”基因:好吃、好玩、好色、好奇。這四好既能滿足生命的原欲,也能提供生命堅強堅毅的理由。人類社會活動是有組織、有目的的組合體,所以,賦予了更多的重要意義。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有過研究,也來回答一下。
好奇心是個體學習的內在動機之一、個體尋求知識的動力,是創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徵。達爾文觀點:只有人類才會有好奇心。
好奇心到底是什麼,如何產生1、達爾文觀點:只有人類才會有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類獨有的一種現象,而且是人類行為的一個基本驅動力。達爾文在提出進化論之後,進一步說明了,靈長類動物有三個基本的驅動力:性、食物和居住地。但是,人類卻擁有第四個驅動力,就是好奇心。2、好奇心分為:消遣性好奇心、認知性好奇心
消遣性好奇心:比較廣泛,淺薄的好奇。比如兒童目不轉睛地盯著蝴蝶,會讓成年人不停地刷微博和朋友圈的最新訊息。認知性好奇心:持續性更強,也讓人收穫更多、認知性好奇會讓兒童去百科全書上查詢相關知識,會讓成年人專心學習一門學科或一門語言。人的認知進步往往是在把消遣性好奇轉化成認知性好奇的過程中完成的。3、人類從嬰兒時期就開始具有強烈的好奇心
科學家認為,嬰兒的好奇心取決於兩方面因素:一是孩子基本的認知能力,也就是我們日常說的智力;另一方面是孩子在小的時候提出不成熟的問題時,父母或其他看護者的反應。舉個例子:我們都見過嬰兒咿咿呀呀的狀態,從科學角度來講,這是嬰兒準備好了可以學習的標誌。如果這個時候,嬰兒的父母會對嬰兒的咿呀做出及時的迴應,那麼,這個嬰兒就很有可能會把咿呀這個行為當成表達好奇的一個途徑。相反,如果這個嬰兒看著一個蘋果說"噠噠噠",而照顧他的人什麼都不說,只當作是孩子的無聊反應,那麼這個嬰兒不但沒有學到那個圓圓的紅彤彤的東西是蘋果,還會開始覺得這樣咿咿呀呀是在浪費時間,沒有一點兒意義。4、如何發掘、培養孩子的好奇心至關重要
人類雖然在出生時就有好奇心,但未必能夠一直保持強烈的好奇心;好奇心在我們一生中的每一天都有不一樣的變化,而且這種變化深受環境的影響,尤其在我們的童年時期。康奈爾大學的心理學副教授邁克爾·古德斯泰因就做過相關的實驗表明:兒童是否有好奇心,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在他還不會說話時,對他提出問題的反應。這也說明了,好奇心是一個反饋迴圈系統,就是說好奇心的規律是:得到鼓勵,就會增強;被無視,就會減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