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天說生活
-
2 # 源一
這樣的理解呢,其實是錯的,或者說有點以偏概全了。
有思想的人不是不合群,而是不會終日成群結隊無所事事地吃喝玩樂。
他們不是不會吃喝玩樂,而是不會終日沉浸於吃喝玩樂,這在他們看來算是初級趣味,埋補不了他們內心真正的渴望。
當他們明白依靠外界無法滿足他們內心矇矓無定的追求時,他們就會開始轉向內求,開始拷問自己的內心。
當他們學會自己和自己聊天,自己和自己爭論時,他們就會越加發現,這個世間有趣的人真的太少了,因為他們已經學會了用靈魂對話,而世人多數還停留在看衣裝表情對話的階段,實在無趣的很。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看起來很友善,很理性,卻總是獨來獨往的原因。
這應該就是所謂的世人笑我太瘋顛,我笑世人看不穿吧。
當一個人能夠真正的享受獨處時,那他一定是發現了獨處時有大歡愉,而且世間第一等的大歡愉。
所以,他又怎麼會不獨來獨往呢?
有思想的人,思考問題的方式跟一般人不同,對事情往往會有不一樣的觀點,跟大家產生分歧,沒有共同語言,這樣當然就容易被孤立。
古來聖賢皆寂寞,思想越是超常,一般人越難以理解,越優秀的人心靈越容易孤獨,不願意隨波逐流,很難融入到大眾中間去,孤獨感自然而然的發生,有思想的人不合群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物極必反,像孔子孟子莊子這些古代的大思想家,恰恰是最能合群的人,因為他們的思想足以影響了身邊的普通人,所以,有思想的人就要在孤獨中前行,不斷的提升自己完善自身,像小溪匯入大海一樣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