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雨浪講題

    使用“問題化” 教學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好處:

    一、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美國的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要使教學過程“成為真正的師生共同參與的過程, 成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過程” 。按傳統的“滿堂灌”的方法進行教學,即使教師在課堂上把那些歷史事件講得系統而具體,把歷史人物講得形象而生動,但學生總是處於被動地位,而用“問題化”進行教學,學生就會按照題目、帶著問題去看書學習, 找答案。教師往來於教室前後對少數不認真看書的學生可以隨時督促。按照“滿堂灌”的方法教學就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即使採用“啟發式”也總免不了有些學生是在湊熱鬧,或做“拉拉隊員” ,而這種“問題化”可以起到口頭啟發所起不到的作用。即使成績稍差的學生透過看書或別的同學的答問(把答案寫到黑板上) 教師少而精的重點講解,一般問題是可以回答出來的。這樣做不僅使稍差的學生學到知識,反過來,又可以進一步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可以逐步養成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心理學家告訴我們:中學生的心理特徵是由形象思維逐漸向抽象化思維轉化。教師應抓住學生這一心理特徵, 幫助他們搞好這一“轉化”。歷史是按照規律發展的, 學習歷史是有規律可循的。學習歷史人物總得有他生活的國家或朝代及姓名、稱謂、主要活動等。學習一個國家或朝代大多都是有建立或終止時間,建都地點,有的還要涉及到疆域及其重要人物及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史實。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多次接觸這方面的知識,潛意識中就會形成這種學習方法和規律。就會模仿老師編寫題目把課文的內容問題化。這樣,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同時還掌握了學習歷史的規律,即從感性認識轉到理性認識,也就把知識轉化成了能力。

    三、可以增強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力,提高學習成績。俗話說,聽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寫一遍。用“問題化”教學,要求學生看的教材是全面的,整體的;劃的內容是基礎知識,部分的;聽的內容是自己不易解決的重點、難點或課文上沒有的;寫的作業則是基礎知識的綜合。心理學研究結果表明:整體知識比部分知識效果好,綜合知識比整體知識效果好。這是因為“在綜合知識中, 整體知識和部分知識的優點兼而有之, 這樣做既不妨礙理解,又使每次需要記憶的知識數量減少,它全面利用知識對理解與數量依存性的規律,因而,成效比整體識記和部分識記都好” 。因此,用“問題化”進行教學,知識在學生腦子裡形成的表象更深、更牢,實踐證明了這一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快要倒閉的雨傘廠,如何扭虧為盈佔據市場的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