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全腦程式設計

    這句話是針對以往的教育體制(其實現在也沒變)而言的,以往的教學是為了高分、為了成績、為了學習而學習,新的課改要求提出,一切以學生為中心,是使學生的學習過程以提高自身素質文化,全身心全面發展的新體制形式,這種新的體制形式同時也要求了相應的考核標準,如成績採取80%平時課堂積分+20%期末考核。新的課改雖然沒有得到較好的實施,大多數均停留在口號的階段,但不能不說,這種想法是一種理論上的進步。

  • 2 # 漢字天下

    以學生為主體強調的是在學習過程中將學生的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即學生是認識的主體,應當以學生的思維活動為主體,以學生的認知過程為主體,而不是在時間上“以學生為主,以教師為次”。既而忽視學生的直接體驗,代替學生的認識過程,把知識強加給學生

    以學生為主體,就要求教師不要當編劇和導演,要當指導者、幫助者和參與者。

    1、學生為主體的特徵:能動性、獨立性、創造性、基礎性;

    教師為引導的特徵:情感性、啟發性、促進性、反饋性。

    2、學生為主體的核心特徵是獨立性,獨立性的核心是思維的獨立性,即獨立思考。教師為引導的核心特徵是啟發性。

    3、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理當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應該意識到這一點

  • 3 # 關小村

    這個問題實際上是一個哲學問題:

    1、我們所說的“主體”它所對應的就是“主導”。我們平常所說的“教學”,包括兩個方面,即“教”與“學”。“學”是透過“教”而獲取的,“學”是處於主動地位,“教”是起到被動地位。是引導幫助。

    2、在“主體”和“主導”這對矛盾體中,“主體”是“內因”,“主導”是“外因”。它們的辯證關係是:內因是變化的依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它們兩個缺一不可。(就像雞永遠不可能將石頭浮化出小雞一樣)。

    3、由此可見,老師與學生在整過教學中,老師這個外因(主導)只能透過內因才能起作用,學生(主體)在老師這個外因的幫助下獲取知識不斷成長。

    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即為主體作用。

  • 4 # 銘昊媽咪

    我是學習的主體。如果我自己這個個體都不願意去學,那無論老師再怎麼努力的去教,發揮他們的主導作用,也是無濟於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有什麼奇葩分手方式嗎?我是因為前男友打呼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