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生活一知通

    作為一個90後種地的末代農民。我來說說我們這裡的情況吧。

    我們這裡是華北平原,以前還是以種地為生,那時候種個地的話還要交公糧,但物價比較穩定,種地的話還是有收入的,一年到頭都是圍著土地轉,生活過得還可以。

    隨著21世紀中國加入WTO以後工業化的來臨,需要的工人越來越多。而糧食價格10年不漲,一直在這個水平線上,讓我們對種地徹底的失望了。

    記得小時候種地真的很苦,由於沒有收割的工具,我們都是人工收割,那時候小麥用鐮刀割,然後還要麥場去碾壓,如果趕上颳風下雨,那真是能把人累死。但是收穫也是喜人的,由於當時物價不高,消費水平有限,賣了糧食的話還能有一點收入。

    隨著機械化的來臨,打藥,收割,除草,耕地,一鏟的機械化。農民雖然越來越輕鬆,但是糧價的不漲,而物價的飛速生長。耕一畝地要80塊錢,收一畝玉米要100塊錢。澆一回地電費要40塊錢。小麥和玉米最少要交8次水。打藥的話也有30塊錢的農藥費。這些支出都要我們從地裡刨出來,一年我們這裡能種一季小麥,一季玉米,而小麥的收入剛好抵消這些水電費,農藥收割費。玉米就是我們一年的純收入了。這兩年玉米的平均價格就是8毛左右。一畝地我們能打1000~1200斤玉米。一畝地的最多收入是900塊錢。如果我們做20畝地的話,也就是一萬八不到兩萬塊錢。我們雖然是小縣城,但是物價同樣不低,買菜買米麵,基本上什麼都要掏錢。如果只守著20來畝地的話,那還不如出去隨便找個零工打掙的多。

    我們這一代雖然享受了改革開放的紅利,但是也承受了以後更好發展的壓力。現在國家推動土地流轉也是看到了這一情況的發生,隨著種地越來越不掙錢,拋荒地越來越多。土地集中利用是必不可少的道路。所以土地確權,農民拿證。國家一直在推動它的發展。我相信隨著科技越來越發展,我們一定能夠達到以色列那裡種植水平,用最少的土地來養活,最多的人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0歲的女人,應該做穩定的工作,還是該出來創業呢?未婚有房有車,父母本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