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西弗漫談

    近日多家外媒爆料華為mate40系列將搭載麒麟1000,一通描述,著實有鼻子有眼。不過再結合華為在每年秋季釋出新款處理器的習慣,想必這些訊息不會是空穴來風,相信這款處理器和mate40系列旗艦機不久就會與大家見面。然而為了能讓這款處理器與消費者順利見面,華為可謂克服了種種艱難險阻。

    早期外媒華為mate40渲染圖

    麒麟1000命途多舛

    麒麟1000釋出,表面上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洶湧。面對美國的制裁,明眼人都能看出華為這一年前進的並不順利。

    先是日本ARM公司迫於美國方面壓力,宣佈不會授權華為Cotex A77架構,而這也直接導致了麒麟990 5G仍舊使用著上一代A76架構。這就相當於麒麟990 5G仍拿著上個時代的武器直面驍龍865和天璣1000plus的衝擊。更嚴重的是,臺積電也差點拉胯:曾一度傳出訊息,臺積電也頂不住美國壓力,將取消對華為5nm工藝的訂單。而從此後華為緊急向臺積電追訂7億美元訂單來看,似乎取消訂單的訊息也並非全是謠言。

    回看近一年來的各種訊息,麒麟1000的研發生產之路可謂困難重重。

    麒麟1000釋出承擔重要使命

    近幾年,原在安卓陣營的高階手機晶片中,高通驍龍和海思麒麟可以說是分庭抗禮,而前不久的天璣1000一鳴驚人,使聯發科有望重回高階市場,擺明了其再分一杯羹的態度。這顆 “炸彈”,給足了華為壓力。海思麒麟此時再不推出一款高階處理器穩住陣腳,其江湖地位必然會遭到削弱。相反,如果麒麟1000按計劃順利面世,那這款傳言搭載A78架構,5nm工藝製程的晶片,其效能必將領跑於安卓陣營,也必將助華為品牌更上一層樓。

    若華為渡劫成功則將獲益巨大

    所以在我看來,搭載麒麟1000的mate 40系列如果真的能夠如期釋出,華為從中獲益匪淺。一方面,美國政府處心積慮制裁華為,通過各種渠道,逼迫多個供應商為難華為,若此次仍被華為度過困難時期,這足以證明華為雄厚的科研實力和強大的企業競爭力,勢必會增強全球消費者和供應商對華為的信心。另一方面,這會吸引更多國民對其產生民族認同感,增強華為使用者粘性的同時也大大增加了潛在使用者的數量。

    最後,衷心希望華為能頂住壓力,打贏這場涅槃之戰!

  • 2 # 吉吉美學

    老美的這種做法沒有考慮後果

    大家都知道老美的商務部在5月15日,再度升級了對華為的制裁,釋出了最強的出口禁止令,要求所有制作晶片的廠商只要是使用了美國技術或者是美國裝置,在向華為出口晶片的時候,就必須要經過美國政府的許可。

    這一禁令的出臺,直接影響到華為對晶片的採購,而世界最大的半導體代工企業臺積電也受到重挫,臺積電的主要客戶有華為,蘋果,高通,聯發科等,華為是他第二大營收佔比的主要客戶。

    不再接收華為的訂單,也就意味著臺積電的營收至少要減少20%,是誰也不願意損失華為這樣的客戶,但是臺積電的技術多來自於美國,而製造晶片所需要的重要的裝置光刻機,也是有美國控制的AMSL所提供,所以臺積電被逼無奈,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而對於美國本土的半導體企業,也會由於這樣的封鎖政策,而導致大量的員工失業。

    我們不必擔心華為,但值得深思

    但是,根據訊息,華為已經向臺積電追加7億美元的訂單,涵蓋了7nm和5nm的晶片,直接加速1000系列晶片的量產,使用晶片的安全期可以達到今年的年底,所以並不會影響到Mate40的釋出,外媒所公佈的訊息基本準確。

    去年Mate30的釋出時間被提到了9月份,所以今年的mate40很有可能也是在9月份釋出。而在新款的旗艦Mate系列中,還有可能推出真全面屏,把前置攝像頭模組變為屏下攝像頭,這樣可以說是開通了全面屏手機的先河,在各品牌手機一代又一代常規升級沒有新意的現在,彷彿又會注入了新的科技元素。

    華為雖然很難,但是正在努力尋求解決措施。

    窺一斑而知全豹

    華為雖然經歷了被美國製裁,但是這也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去美國化,加速中國產化,加速國內頂尖科技的發展勢在必行,美國限制中國科技實力雄厚的華為,也是在限制中國的科技發展,表面上這是一個國家對一家企業的宣戰書,但是這是科技和經歷的戰鬥,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將會使我們任重道遠。

  • 3 # 陽光科技微訊

    外媒爆料說Mate40如期釋出,麒麟1000無影響,如何評價呢?

    我認為Mate40即便如期釋出,對華為海思還是有很大影響的,為何這麼說?

    因為美國的禁令主要針對使用美國裝置的海思晶片,這是什麼概念呢?直白一點就是你華為可以買買買,但是別想自己設計生產了;可以買高通、聯發科和三星的。

    美國為什麼這麼操作呢?請問那些說麒麟晶片不就是拿公版架構嗎有什麼?那為什麼美國單單拎出來禁呢?

    難道懂王川建國不比我們知道的多麼?還有一個訊息2020第一季度,海思進入全球IC設計前十,這是國內第一家首次進入前十,這又說明了什麼呢?

    過去的一年mg給我們的教訓,應該令我們深思!為什麼限制我們?是因為我們弱還是強?

    更多是因為現在我們還不夠強,如果夠強那就不會這麼明目張膽的打壓了,實體名單上二百多家企業和單位,都是我們拔尖的企業和單位,那些沒有上榜的應該思考一下,今後的路如何走,是靠營銷還是靠研發。

    就像麒麟1000不受限,那麒麟1000以後的呢?Mate50呢?

  • 4 # 小皮美食鋪

    最近華為的遭遇是不需要多說的,大家都知道,面臨著整個產品的生產問題。其實最怕的就是晶片不夠用,自己沒法下訂單生產。而之前傳出了臺積電沒法接訂單,之後被臺積電否認了,目前大家都在看華為到底是不是會如期量產麒麟1000處理器,Mate 40能夠如期釋出。

    今天外媒GSMArena給出了全新的曝光,稱麒麟1020處理器不受美商務部影響,華為Mate 40將會如期啟動。不過之前臺媒這邊的訊息是麒麟將會有1000處理器,和1100處理器,今年和明年兩枚處理器,所以今年的麒麟處理器大概率是1000,而目前的訊息來看麒麟1000的量產是沒問題的。

    華為之前其實是追加了7nm和5nm的訂單,但是問題是,7nm現在已經排滿了,也就是說7nm已經沒法再接單了。但是5nm沒有問題,也就是說麒麟1000處理器的量產是沒有問題的,順利量產沒有問題,那華為Mate 40生產就沒有問題,其實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華為晶片生產的問題,你說組裝的話,那是沒問題的。

    之前我們看到報道稱,如果華為的晶片能夠順利量產那華為的Mate 40和P50都不會有問題,頂級旗艦的產品能夠順利量產,然後再尋求生產的方式。現在我們覺得開心的是,華為生產沒問題,這才是最好的,目前還有訊息稱,除了臺積電之外,華為也在尋求三星這邊合作的可能性,我覺得是好事。

  • 5 # 四川閬人記

    為什麼大多數認為華為Mate40所搭載的5G晶片麒麟1000,會因美國禁令而難產呢?主要還是由於獲得訊息渠道非常有限,再加上前段時間傳臺積電停止向華為提供新訂單的訊息,短短几天各種訊息滿天飛,更是傳出麒麟1000晶片可能無法大規模量產的訊息,不過後來臺積電方面否認斷供華為,稱此訊息為謠言,才使得有關華為路邊訊息少了一些。

    綜合上面幾點,我個人認為華為新一代5G晶片麒麟1000能夠實現量產。當然,還是有很多不可控因素,因為誰也不知道美國方面還會使什麼陰招來阻礙華為發展。

  • 6 # 自由論談社

    美國對華為也就來個嚇人氣勢,你看他真敢下手?一次又一次,九十天又九十天,延緩制裁,為什麼?因為離開華為,高通之類完全依賴中國市場的企業也就完了,美國企業工人大失業,相反,讓日本索尼、南韓三星替補了空白。美國這是自已砸自已的鍋。

  • 7 # 千年說

    很多人以為,美國這次進一步制裁華為後,下半年釋出的華為Mate40可能不會再上市。然而,事實的真相是,美國近期的制裁並不會影響之前華為已經下達的訂單,它只會影響未來的訂單,但是120天緩衝期後,華為可能無法再獲得臺積電的晶片訂單。

    目前5nm 產能利用率約為 50%,所以主要是 5nm 工藝,大約有 2.5 萬片晶圓,每片 1.5 萬美元價格算的話,這批最新訂單價值就有 3.75 億美元。這意味著麒麟 1020 SoC 計劃如期生產,用於 Mate 40/Pro 的釋出。

    不過麒麟985、麒麟990、麒麟820等一批採用7nm工藝的晶片可能在未來一段時間會出現缺貨情況。在 9 月份實施禁令之前,華為還有一段時間採取行動並下其它訂單。

  • 8 # 嘟嘟聊數碼

    麒麟1000系列目前階段還不至於難產,畢竟美國方面的禁令有幾個月的緩衝時間,而每年5月份左右麒麟1000系列就開始試產並準備量產了,所以這段時間臺積電還是可以給華為代工晶片的,麒麟1020首批或者前幾批貨源還是有保證的,再說,華為前段時間可能向臺積電下了大筆訂單,應該至少能保證Mate40系列的供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太空探測器遠離地球幾億公里,人類還能操控,距離如此之遠如何能遙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