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麥子麥子在一號
-
2 # 墨梅逸清寒
烽火戲諸侯這個典故出自《史記》卷四《周本紀》:“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萬方,故不笑。幽王為烽燧大鼓,有寇至則舉烽火。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姒大笑。”
這個故事大家都很熟悉,歷來被作為紅顏禍水典範。意思是:周幽王為了博得冷美人褒姒的一笑,點燃烽火引來各路諸侯,諸侯們帶兵來了一看烽火臺上歌舞昇平,知道被當猴耍了,都氣鼓鼓的走了,當真有叛軍作亂時,再點烽火沒人來了,最後亡國了。
儘管出自正史,有人懷疑它的真實性,最大的疑點就是山高路遠諸侯們在快馬加鞭也來不那麼快,其實理解成近些的諸侯到來就可以了。重點是周幽王是亡國之君,昏庸無道的主再加上點對美女的荒淫無道,那就更有亡國之相了。烽火戲諸侯這齣戲或許有點誇大,但是周幽王昏庸無能,朝綱不濟,任用奸佞虢石甫,寵愛褒姒(廢了皇后申後和太子申後兒子宜臼,立褒姒為皇后,褒姒之子伯服為太子。)是真的。
至於大臣們為什麼不勸阻呢?因為勸阻沒有用啊。大夫越叔帶因為進諫被關在獄中,褒響因為給越叔帶辯護也被關了三年,如果不是其子獻出褒姒,估計就老死獄中了。所以諸侯們被戲弄了也只能敢怒不敢言。被費皇后申後父親申侯聯合西夷犬戎殺入京都,殺了周幽王,擄走褒姒,搶了金銀珠寶。這次各路諸侯都沒有來,只有京城裡的鄭伯友奮力抗敵,被亂箭射死。
最後原太子宜臼遷鎬京到洛陽,從此開始了東周春秋戰國的亂世。
所以狼來了的故事要多給孩子們講講。
勸阻肯定是有的,就是沒成效。歸根結底周幽王太不把諸侯當回事,三番兩次戲弄別人來體現天子的權威,結果做了亡國之君。所以即便貴為天子,拿制度取樂也會付出慘重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