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灰灰家大叔
-
2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如果你問:誰是三國裡你最敬佩、最喜歡的人?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這個人就是:劉備。不為別的,只為一個出身貧寒的屌絲,能夠經歷無數次失敗、挫折、侮辱、白眼,仍然能夠堅持自己當初的夢想,永遠堅持不懈地實現個人事業的終極理想。
劉備的身份放到今天就是一個出身貧寒的屌絲,雖然他有著遠親皇室的頭銜,有著為數不多還認他這個窮人的親戚,但在社會上來看,就是一個一無所有的窮屌絲,劉備的成功代表了當時的大漢中國夢,這說明出身不是決定命運的唯一標準。
所以曹操比劉備更早進入官場,另外曹操的特權及後臺顯然也比劉備強硬得多,曹操為了揚名立萬,殺了皇帝寵幸的宦官蹇碩的叔父蹇圖,卻沒有受到宦官任何的打擊和迫害,這其中的原因自然是因為曹操有後臺。
別拿劉備的皇室後裔身份說事,這個東西甚至連個招牌也算不上,從西漢到東漢末年,近400年時間,劉邦的子孫後代沒有一千萬,也有五百萬了,這樣的皇室身份跟普通平民有啥區別?再說了,光有身份有什麼用,在亂世之中靠的是實力,曹操有,孫權也有,劉備沒有。
曹操、孫權、劉璋、張魯、劉表、袁紹、袁術、公孫瓚這些東漢末年的梟雄們,無一不是靠出身獲得地位和權力,除了曹操,孫權是富二代,繼承了父親和兄長的事業,一上臺就有江東六郡,劉璋什麼也不用做,只需要繼承了父親的官職,就掌控了益州,張魯因為母親與劉焉的特殊關係,直接獲得高官厚䘵,劉表因為受過良好的教育,有名滿天下的名聲,同時也代表了他的家世不錯,直接獲得朝廷的任命,袁紹的出身就是四世三公,名聲滿天下,振臂一呼而百應,一呼成為關東聯軍盟主,二呼就趕走了冀州牧自己佔據河北,袁術與袁紹一樣,同樣是出身名門豪族,而且出身比袁紹還要好,是嫡出。
所以,我最敬佩,同時也最喜歡劉備,因為他代表像這樣普通的百姓,通過努力奮鬥、堅持不懈,可以成功地白起創造自己的事業,這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整個三國群雄中,只有劉備成功了,還是白手起家,在那樣一個只看出身的年代,是極其不容易的事。
正因為劉備完全不重視臉面,不斷地投靠他人,只為了能夠在亂世之中生存下去,只有先生存下去,才能有後來的發展,才能東山再起,才能建功立業,但這一切的過程之中,劉備遭受了多少困難、挫折、失敗、打擊,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劉備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他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努力奮鬥而來的,劉備的成功不是僥倖,而是他一刀一槍真刀實槍地打出來的,劉備沒有怨天尤人,沒有消極沉淪,沒有失敗放棄,有的只是不斷地朝著他的夢想一步一步前進,這難道不是你們最敬佩和最喜歡的榜樣嗎?
-
3 # 月夜luck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會被裡面的英雄人物所感動,裡面的人不論是屬於哪一派的,那種為了自己國家所表現出來的英勇,智慧,那種奮不顧身的精神,是我們現代人所缺失的,裡面的很多人有一身的勇猛勁,很多人沒有武力卻集了一身智慧,智謀很多時候是比有武力更重要的,這裡麵塑造了很多讓人無比敬佩的英雄人物,有人是智慧的化身,能為主公出生入死,將每件事情都算的十分準,萬無一失、有人是一代梟雄,此人雄才大略,有很大的野心,“寧教我負天下人,也休教天下人負我”憑著這股子勁在亂世中活著。有人重視感情,善待每一個他遇見的人,還有很多值得敬佩的人,那麼在三國中,你最喜歡裡面的哪一個人物呢?
劉備: 劉備,是一個仁義明君,忠厚長者。魯迅曾批評過劉備,說他善於偽裝,也是十分中肯的,他的話說劉備是很恰當的,但是他作為蜀漢的開國皇帝,除去自身實力,得民心相助也是重要原因,就說當初曹操大軍南下,劉備寧願拖慢行軍速度,仍然堅持要帶10萬百姓共同逃命,這個善良的勁,誰能比得上,尤其是在亂世的時候,每個人都想保護自己,更不會管別人的死活,能做到這個地步也是十分不容易的。
曹操:當時的魏蜀吳我覺得最強大就是曹操所在的國家,而且最喜歡的也是曹操,他是一代梟雄,不管他是奸詐也好,能力出眾也好,他的軍事能力是不可以被蔑視的,“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這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對於曹操的評價,而且曹操在那個時代來說,他做的僅僅是對於一個政治和軍事家最基本的東西,可能很多人覺得曹操太奸詐了,但是很多人最喜歡的就是曹操,曹操他對於祖國的統一有著重要的作用,而且讓人民實現了安居樂業,也是一個非常厲害的政治家。他從基層做起,一直到權利的頂峰,雖然有很多為後世所詬病的地方,但總體來說曹還是很有戰略眼光的,看看三國時期,各路英雄的部將就知道了。曹能籠絡大批名將,還是比較有智謀滴。三國演義本身就有明顯的抑曹褒劉的手法,曹操還是比較有遠見的軍事家戰略家。
諸葛亮:在智慧方面,自三國演義問世來,諸葛亮已成為我們中華民族中智慧的象徵。從一出場帶給人的神祕感,讓劉備為他費盡心思,到後來,為了劉備一心一意做事情,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是對諸葛亮一生的概括,這是後人對他很高的評價,也是他的代名詞,而且對於蜀國所做的一切都代表了他是一個忠臣。佩服他是因為他如此機智,而且對自己的主公也足夠忠心,當時三顧茅廬去請諸葛亮的時候,劉備就已經認定此人是他的知音和伯樂,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諸葛亮就是一個傳奇。
趙雲:只要是知道趙雲的人都會覺得趙雲是長得非常好看的,而且他單槍匹馬衝入曹營殺死了曹操幾十人,完全靠的是實力,人帥馬帥武器帥,這對於看臉的世界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雖不如關羽等人的業務能力強,但一身的膽氣是十分令人佩服的,一身戎裝,單槍匹馬,多次深入敵後,他的武功不比其他猛將低,而且謙虛謹慎行事,話說真的是很優秀!
-
4 # 迎來春風遍地紅
非曹操莫屬。曹操是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詩人。
東漢末年,東漢王朝腐敗無能,連年災荒,天下大亂,終於爆發了以張角為首的黃巾農民大起義。各地的地方豪強在鎮壓農民起義的過程中,勢力增加,逐漸形成了群雄割據的局面。後來因董卓之亂,東漢王朝名存實亡,各路諸侯為爭地盤,連年混戰。曹操在鎮壓黃巾餘部的戰爭中,收編起義軍組成青州兵,擴充了實力,得以逐鹿中原。曹操胸懷大志,十分注重人才,主張唯才是舉,無論地位尊卑貴賤,只要有一技之長,都能量才錄用。故而麾下聚集了一大批出色的文人武將。曹操極具政治頭腦,在漢獻帝居無定所,飢寒交迫,各地諸侯俱視其為燙手山芋時,迎帝許昌,得到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曹操有容人之量,為了大業不記個人恩怨,如張繡、陳琳等人歸順以後照樣得到重用。曹操憑自己卓越的軍事才能,帶領人馬南征北戰,東討西伐,逐漸由弱變強,削平群雄,統一了北方,使飽受戰亂之苦北方人民能夠安居樂業,生產得到了恢復和發展,奠定了天下一統的基礎!縱觀曹操幾十年的軍事生涯,勝多敗少,其勝而不驕敗而不餒,尤其在赤壁之戰慘敗以後,不顧年老依然率軍戰馬超、平西涼;取漢中,收張魯;借力打力,擊敗關羽,。立下赫赫戰功!反觀劉備,猇亭之戰一蹶不振,驚憂成疾,魂斷白帝,為天下笑。曹操到了老年,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不減當年,揮毫寫下流傳千古的不朽詩篇:“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志不已!”
-
5 # 牛仔褲的夏天aa
別說三國裡,歷史裡都很喜歡曹操。曹操,曹孟德,能文能武,有人說他是奸臣,有人說他是梟雄,但我倒願意稱呼他為文學者。
曹操的詩歌 ,比較集中地反映了漢末動亂的社會現實及抒發他統一天下的抱負和志向。要我講就是帝王氣十足,狂傲而不狂妄的梟雄氣。 《龜雖壽》、《短歌行》、《觀滄海》大家讀書都背過。 這裡選取些其他沒有出現在教科書上的曹操指點江山激昂文字的詩歌。
《陌上桑》(節選)
駕虹霓,乘赤雲,登彼九疑歷玉門。
濟天漢,至崑崙,見西王母謁東君。
交赤松,及羨門,受要祕道愛精神。
食芝英,飲醴泉,柱杖桂枝佩秋蘭。
絕人事,遊渾元,若疾風遊欻翩翩。
景未移,行數千,壽如南山不忘愆。
《善哉行 其三》(節選)
比翼翔雲漢,羅者安所羈?
衝靜得自然,榮華何足為!
《卻東西門行》(節選)
奈何此征夫,安得驅四方!
戎馬不解鞍,鎧甲不離傍。
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
神龍藏深泉,猛獸步高岡。
狐死歸首丘,故鄉安可忘!
《氣出唱》(節選)
駕六龍,乘風而行。
行四海,路下之八邦。
歷登高山臨溪谷,乘雲而行。
行四海外,東到泰山。
仙人玉女,下來翱遊。
驂駕六龍飲玉漿。
《氣出唱》(節選)
乘雲駕龍,鬱何務務。
遨遊八極,乃到崑崙之山,
西王母側,神仙金止玉亭。
來者為誰?赤松王喬,乃德旋之門。
樂共飲食到黃昏。
多駕合坐,萬歲長,宜子孫。
《塘上行》(節選)
莫以豪賢故,棄捐素所愛?
莫以魚肉賤,棄捐蔥與薤?
莫以麻枲賤,棄捐菅與蒯?
出亦復何苦,入亦復何愁。
邊地多悲風,樹木何修修!
從君致獨樂,延年壽千秋。
-
6 # 縹緲何所似
三國史中,英雄人物很多,對於自己來說,最喜歡的還是蜀漢的大學士秦宓。此人多才博學,敏思急智,是諸葛亮所尊重的人。
興平元年(194年)劉璋任益州牧時,與秦宓同郡的王商為益州治中從事,他寫信給秦宓說:“貧賤困苦,何時可以度完這樣的人生!卞和抱玉向世人炫耀,你應該來一趟,與州牧見見面。”秦宓則回信拒絕。
後來,王商為嚴君平、李弘建立祠廟,秦宓寫信對他說:“我因疾病隱避世外,得悉你為嚴、李二君立祠,可謂是對同道之人的厚愛和勉勵。看嚴君的文章,冠絕天下,許由、伯夷的超俗操行,有如高山一樣不可動搖,即使揚雄不加讚歎,同樣名揚人間。如果李仲元不遇上《法言》,他的名聲必然湮沒無聞,這是因為他的文章缺乏斑斕的文采,可以說他是一個攀龍附鳳靠他人而得名的人。而揚子云潛心著書立說,有益於世,出汙泥而不染,行動以聖人為師,今日天下之人,仍在誦讀他的文章。國家有這樣的人,足以向四方誇耀,奇怪的是您顛倒本末,反不為他建造祠堂。蜀地本來就缺少學士文人,文翁遣派司馬相如前往東方學習七經,回蜀地教化官民,於是蜀的文化學術才比肩齊、魯。故此《地理志》說:‘文翁倡行教化,司馬相如為其師。’漢室得才士,那時最為繁盛;董仲舒之類,不明封禪之禮,司馬相如制定了封禪的禮儀。能制禮作樂,移風易俗,難道不是以禮儀節度人們行為規範而補益社會嗎?雖說他有卓王孫一事拖累,但就像孔子推崇齊桓公的霸業,公羊高讚美叔術的謙讓,我也為司馬相如的教化叫好,認為應當為他建祠,並趕快撰定銘文。”
當初,李權曾向秦宓借《戰國策》看,秦宓說:“戰國合縱連橫攻戰不已,讀它有何用?”李權說:“孔子、嚴君平,匯聚眾書,寫成《春秋》、《老子指歸》,所以海以匯合百川為闊大,君子以廣博聞見為巨集大。”秦宓答覆說:“書籍除正史和周朝文獻外,仲尼一概不採收;道法除崇尚虛無自然外,君平一律不推演。大海因接受泥沙而淤積,每年都要盪滌清除;君子固然要廣博見聞,但不符禮儀則不以觀看。這《戰國策》反覆記載闡明張儀、蘇秦的謀略權術,殺人而讓自己生存,害人來保護自己,這是聖賢經典所憎惡的東西。故此孔子發憤作《春秋》,以堂堂正正地闡述聖賢大道,又制定《孝經》,廣泛地宣揚仁義道德。防微杜漸,抑惡於萌,所以老子主張要在禍患發生之前就把它消除於萌動狀態之中,的確如此啊!商湯是位大聖人,因為看到郊野之魚就發生了沉溺打獵的過失;魯定公本是一位賢君,因觀看美女歌舞就荒廢了朝政,諸如此類的人和事,數不勝數。道家道法有言:‘不可見那你想得到的東西,免得你的思想受到惑亂。’因此天地純正守一,日月正而光明,其光正直有如箭矢,這正是君子所應效仿的。《洪範》記載災異,往往由人的言行聲貌引發,與《戰國策》中奸詐權謀有何相干之處?”
有人對秦宓說:“你想自比巢父、許由、商山四皓,為什麼又有意地宣揚自己的辭藻文采、表露自己的奇瑰才能呢?”秦宓回答說:“我的文章不能盡言,言不能盡意,有什麼文采辭藻可宣揚呢?當年孔子三次拜謁魯哀公,作《三朝記》七篇,這是由於對有些事他不能保持沉默。接輿邊走邊唱歌,評論家認為這是文采光燦的詩篇;漁父詠歎奔流的漢水,賢士們認為這是文字閃光的辭章。老虎生來就有斑斕的花紋,鳳凰天生就有五彩的羽毛,難道是它們以色彩來粉飾裝扮自己?都是自然天生的啊!《河圖》、《洛書》因其文采而盛傳於世,聖賢六經因其文采而傳誦歷代,君子以禮樂教化為美德,辭藻文采又有什麼妨害!以我的愚笨,尚且以革子成反對文采的過失為恥,何況那些比我賢能的人呢!”
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平定益州後,廣漢太守夏侯纂請秦宓出任師友祭酒,兼任佐吏之首,尊其為仲父。秦宓假託有病,躺在家中,夏侯纂領著功曹古樸、主簿王普,帶著酒食前往秦宓家宴飲交談,秦宓依然躺在床上。
夏侯纂問古樸說:“講到你們益州養生的酒餚食具,實在遠遠勝過其他州郡,不知文人才士比其他州郡如何?”古樸回答
說:“自前漢以來,益州人士的官職爵位或許沒有其他地方的人士那麼高,但談到著書立說為世人師法,決不比其他地方差。嚴君平讀黃、老而寫下《老子指歸》,揚雄讀《易經》而著述《太玄》、讀《論語》而著述《法言》。司馬相如為漢武帝制作封禪的文告,這是今日天下人人皆知之事。”夏侯纂說:“仲父如何?”秦宓以笏板拍打著自己的面頰,說:“請您不要認為仲父我說話不夠謙虛,讓我為您講一講本州的源流始末。蜀有山名汶阜,長江源出此山之中,天帝使它得到昌大,神靈使它取得福祉,因此蜀地沃野千里。江、河、淮、濟四大河流,長江居於首位,這是其一。大禹出生於石紐,即在現在的汶山郡。當年堯遭受水患,鯀治水無功,禹疏長江決黃河,使它們東流入海,為民消除禍患,自從有人類以來沒有誰的功勞能超過他,這是其二。天帝通過房、心、參、伐的星象,來決斷推行政令,參、伐二宿為益州分野,三皇乘祗車出谷口,就是現在的斜谷。這就是本州的始末縱橫,請您平心而論,它比天下其他地方如何?”夏侯纂遲疑半晌無言以對。
巧答張溫
建興二年(224年),丞相諸葛亮兼任益州牧,迎請秦宓為州別駕,不久又提升他為左中郎將、長水校尉。
吳蜀聯盟後,東吳派張溫前來修好。張溫即將返回時,文武百官都前往為他餞行。眾人到齊後,惟獨秦宓未到,諸葛亮幾次派人催他,張溫問:“他是什麼人?”諸葛亮說:“益州的文人學者。”
秦宓到後,張溫問他:“您學習嗎?”秦宓說:“五尺高的孩子都學習,您又何必小看人!”張溫又問:“天有頭嗎?”秦宓說:“有頭。”張溫問:“頭在何方?”秦宓說:“在西方,《詩經》說‘於是眷戀西望’。由此推論,頭在西方。”張溫問:“天有耳朵嗎?”秦宓說:“天高高在上卻能聽到地下聲音,《詩經》有言,‘鶴鳴叫於水澤,聲聞於天’。如果上天無耳,用什麼來聽?”張溫問:“天有腳嗎?”秦宓說:“有,《詩經》說‘上天的步履那麼艱難,那人已不可靠’。假如上天沒有腳,憑什麼行走?”張溫問:“天有姓嗎?”秦宓說:“有姓。”張溫問:“姓什麼?”秦宓說:“姓劉。”張溫問:“您怎麼知道?”秦宓回答說:“當今天子姓劉,因此而知道天姓劉。”張溫問:“太陽誕生在東方吧?”秦宓說:“雖然它誕生在東方,而最終歸宿在西方。”一問一答如山中迴音,應聲隨出,張溫對秦宓十分敬服。秦宓的文才口辯,大都如此。
-
7 # 好書之家
青年的時候,我更喜歡和羨慕孫策和周瑜,因為他們不僅文武雙全,而且兄弟兩個娶了大喬小喬一對嬌美的媳婦。
孫策和周瑜可以說是黃金搭檔,孫策可是被稱為江東小霸王,而周瑜更是有勇有謀,要是二人能夠多活幾年,那還有孫權什麼事,江東估計早早就稱霸一方了,可惜天妒英才,周瑜又偏偏遇到諸葛亮,實在是人生的,他們相遇即是幸運也是最大的不幸吧。
當我童年的時候,喜歡九歲的孫權和七歲的曹衝,因為他們小小年紀就智慧過人,
孫權九歲時就已經機智過人,在孫堅拿到玉璽的時候指出玉璽不是善物,孫堅中埋伏被劉表萬箭射殺後,孫權更是為使臣去劉表大營,可見不僅有謀而且有勇。
曹操更是有生子當如孫仲謀的感慨。
最初看三國的時候,我非常喜歡劉備,關羽,張飛以及趙雲諸葛亮。喜歡他們的劉關張的桃園三結義,趙雲的單騎救主,以及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是一個創業的團隊,所以,在現實來看,基本是九死一生。
本來就胸懷大志,辛辛苦苦冒著生命危險去刺董卓,結果差點被殺,就這樣好不容易找到了討伐董卓的大隊伍,誰知領頭的是個袁紹這個憨憨,真是應了曹操的那句話,豎子不相預謀。
司馬懿在我看來是三國中最沒有感情色彩的一個大司馬。
要說曹操的臉皮厚,那司馬懿估計要在曹操的基礎上再加三層。
我為什麼喜歡司馬懿,因為他教會我一個道理,那就是活著就是勝利。
不僅熬死了自己的對手,也熬死了曹氏三代君王,上天卻偏偏眷顧著他,讓他幾次死裡逃生,諸葛亮用計沒幹掉,上方谷老天下雨保命,最後一招瞞天過海,一腳奪走了曹操的天下。
-
8 # 歷史演繹
中華文化悠悠五千年,在這漫長的發展歷程中,英雄人才輩出,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還有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多少英雄縱橫天下,名垂青史,但是在這些人中我唯獨喜歡一代“奸”雄曹操。
曹操在中國的歷史上飽受爭議,有人說他陰險狡詐,有人說他志向遠大,也有人說打是亂世梟雄,還有人說他是一代奸雄。但是細細品味《三國》,體會曹操所處的時代,去更加忍辱地瞭解曹操產生由衷的敬佩之情。
三國時期,天下大亂,詩句動盪,諸侯爭霸,曹操能在其中佔據一席之地,並且官渡之戰打敗袁紹,一若為強者,挾天子以令諸侯,稱為一方霸主,足見曹操的見才能,同時曹操還擁有一統天下的雄心壯志,一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在三國時期,除了曹操和劉備,還有誰有這樣的雄心壯志。
我喜歡曹操更因為他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有人說曹操陰險狡詐,冷血無情。但我並不這樣認為。曹操其實是一個很重情義的人,赤壁之戰中,曹操兵敗,逃到華容道,關羽為什麼能放他走,還不是因為關羽佩服曹操重情義,想以此報恩。
的確,有時曹操會不顧情誼,不顧世人的反對,做一些奸邪的事,就像挾天子,但這些是出於政治目的是為了實現一統天下的願望,這也是我最敬佩曹操的地方,他能夠把情義和國家利益分開,不能再情義和國家利益之間迷惘,也不會為了情義而葬送國家利益。
我喜歡曹操,因為他是亂世中的英雄,有遠大的鴻鵠之志,有勇有謀,重情重義,同時又不會受情義所制。他的能力,才智,謀略,成就都不亞於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是真正的一代天驕。
-
9 # 哥去買彩票
司馬懿,《老子》一書講柔弱勝剛強,認為:“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司馬懿這樣的人就像水一樣,善於以柔克剛。這裡隱含著中國哲學上很深奧的道理。
司馬懿胸懷大志,但居心叵測,極善於掩飾自己,你根本猜不透他。他總是想要達到某種目的,但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可以一忍再忍,一等再等,一點兒也不著急,等得你都沒有耐性了,等得你都等不住了,他最後一刀子就能把你給殺了。這就是司馬懿。所以,司馬懿再怎麼被貶,再怎麼不受重視,再怎麼被擊敗,他從不擔心,從不害怕,從不畏懼。因為他知道自己能等,自己能忍,能等到最後,忍到最後——當然也笑到最後。
司馬懿就是那種很冷靜、很沉穩的人。司馬懿因為自我內斂,從內到外都似乎很一致,對我們來說,他就更像一種影子,一種概念,雖然能給我們留下很深的印象,但是他難以被看透,也難以被理解。
曹操和司馬懿兩個人都在政治疆場上馳騁,但兩個人馳騁的方式是完全不一樣的:一個是用不斷進取的方式來馳騁於政治疆場的,一個是用不斷退隱的方式來馳騁於政治疆場的。但是最後成為三國曆史上最大贏家的,恰恰就是司馬懿。因為他善於等待,善於等到瓜熟蒂落的時候去摘勝利果實,對諸葛亮是這樣,對魏朝政權更是這樣,想得的反而都得到了。從壽命來看,司馬懿也是個贏家。曹操活了66歲,劉備活了63歲,孫權72歲,諸葛亮很短54歲,而司馬懿是73歲,壽命比孫權還長。孫權也是一個很能忍的人,很溫和的人。人的性格跟人的壽命,真可能有某種隱約的聯絡。
在三國這場政治遊戲中,最成功的玩家,還得數司馬懿。在政治遊戲中,他這種“笑到最後”的“等待策略”,的確不同凡響。在三國這段歷史中,司馬懿是一位最了不起的靠耐性、權謀、機智、殘忍去奪得勝利的最大的贏家。
-
10 # 貓蛋狗蛋看世界
三國裡邊兒應該從現實的角度上來說,那麼我最佩服的是曹操。
首先咱們來分析一下三國裡的這幾個主要的人物,首先是劉備,劉備雖然是漢朝正統。但是劉備的個人能力還有留下的所有見解,那遠遠要少於草草,而且劉備在打仗的時候也沒有做出太多的一個個人的貢獻。
最失敗的地方就是劉備,他的兒子非常的昏庸,這一塊兒就給他打了非常大的一個呃。減分。
孫權也是省錢呢,它是繼承了他哥哥還有他父親的產業,那麼東吳的建立知識它順理成章的接受了這一個地盤而已,不是他自己建立起來的,而且他這一生,也沒有對外擴張,只是少了地盤。
三國裡邊兒地盤最大的應該就是曹操,曹操第一,他是一個政治家,軍事家似的。特別是在私人這一塊,他是建安七子之一,這個塔的軍事才能大家都知道,他是一手打下來的天下。
這個就是曹操,曹操在培養孩子方面是非常牛的一個人,比如說他的超衝。是一個數學天才,他的大兒子草皮。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他的兒子曹植七步成詩,也是建安七子裡邊兒的一個代表,在一個就是他的大兒子肏是一位大將可以橫掃北方,但是一年早逝,從培養孩子角度來說,曹操是非常牛的一位大咖放到今天來說也是無人能敵。
雖然最後曹家的政權被司馬懿篡錢,但是進超能夠一統天下。跟曹操打下來的基礎是分不開的。曹操在邊疆實行的屯邊計劃是非常厲害的一個政策,在歷史上也是做出了非常大的一個貢獻,特別是抵禦這些少數民族也是做出了非常大的一個貢獻。
曹操的嗯,作詩能力也是非常牛的,留下了非常多的著名的詩句。
說到三國不得不提兩個人,第一個就是,諸葛亮第二個就是周玉,周玉呢,嗯,在真正的歷《史記》載當中也是非常牛叉的一個人,但是英年早逝。沒有太多的一個與別人一爭天下的這個時間,這個就是諸葛亮,諸葛亮在歷《史記》載當中它只是一個文官,就是對於金屬來說他是很少參與的。那我們看到《三國演義》把他寫的非常牛逼和神乎其神,其實這都是小說裡的人物和現實當中有非常大的一個差距。
所以說我們在看任何名著的時候,一定要結合當時的歷史故事是故事,歷史是歷史要從兩個維度去評判。
對於三國,嗯,也是我們大家比較喜歡的一段,因為是三國嗎?三個國家進行紛爭有非常多的一個故事。嗯,裡邊兒有很多經典的這些呃經典的故事,比如說呂布,貂蟬美人計。還有這些龐統。太多太多,這就是我的一個見解。
回覆列表
看到這個問題,突然想到小時候有人常說諸葛亮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而且書本上也學到了很多關於諸葛亮的故事例如草船借箭三顧茅廬出師表隆中對火燒赤壁等等等等,那時候很佩服諸葛亮也很喜歡諸葛亮,覺得他很聰明,計謀高超,琴棋書畫,排兵佈陣樣樣精通。後來長大了才發現自己並不喜歡諸葛亮了,諸葛亮太完美了沒有一點私心,簡直就是神一樣的存在,也正是神一樣的人造就殺伐罪孽深重,五把火燒掉自己的壽命,六次北伐致使民不聊生,為劉備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蜀漢夙興夜寐,為劉禪獻言獻策,可是在我看來有點傻,有點愚忠了,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不是聰明人了。相反長大了我更喜歡他的對手司馬懿了,司馬懿為家人放棄入仕,為老婆抗旨納妾,為家庭放棄名垂千古的功績(空城計)而揹負千古罵名,為門生舉賢任能,為子孫奠定一統天下的基礎。司馬懿在歷史上是真小人,但是在我看來真小人何嘗不是真性情,為家奮鬥為子女奮鬥何錯之有,司馬懿諸葛亮只是各為其主,一個做了自己想做的事,一個沒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