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創業有FUN

    作為皇帝來講,身為君主來管民眾喝茶這點小事好像是有點小題大做。但作為推動社會進步和穩固政治統治是有相當積極的作用的。

    明朝以前在時代,想要喝口茶那是相當不容易的。從製茶方面,據陸羽《茶經》記載,唐代製作餅茶有“採”、“蒸”、“搗”、“拍”、 “焙”、 “穿”、 “封”這樣七道工序。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來製作茶餅,到宋朝還開始了點茶、鬥茶的惡俗(怎麼有點像現在的爆炒普洱呢)。所以舊時的茶餅變成為了奢侈品,素有“一朝團焙成,價與黃金逞”說法,哪是平民百姓消費的起的。同時因為存在暴利,也造成了各級官吏、地主對茶工和茶農的壓迫剝削也越來越嚴重,也形成了社會動盪的不確定因素。

    朱元璋窮苦出身,出家、放牛、乞討等幹過,歷盡艱苦。因此也看不慣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去製作茶餅茶團,同時也不想官僚士族延續前代玩物喪志的鬥茶生活。所以在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九月,下令停止製作龍團,“罷造龍團,惟採芽茶以進”,而且上到官僚,下到平民百姓都必須遵守。這就是“廢團改散”的由來。

    雖然明太祖朱元璋的“廢團改散”政令更多的是從政治層面考慮的,但它對後世飲茶習慣的影響是深遠的。正是有了這次改革,才使茶葉進到了廣大平民的生活裡。同時,茶葉有了最方便最自然的呈現形式——葉泡,最大程度上保留了茶葉的清香。

    單就喝茶來說,雖然方式更加簡化了,但讓更多的百姓喝上了茶。這也是它更為重要的社會意義。

  • 2 # 汾淮居士

    平心而論:建國之初《百業待興》!在什麼都缺《錢》的建國初期,朱元璋所施行的命令是對的。以討飯過日的和尚 ,過慣窮日子的朱元璋是最看不慣奢侈的。但他那《不分青紅皂白》的《一刀切》也有些小錯。但凡讀史之人都知道,從朱元璋往上數八代的祖先都是《斗大的字不識一個》,其祖父姓名為朱九(排行),其父姓名為朱重九。朱元璋出生後家裡也養不起他,送給了寺廟,而寺廟裡的和尚都要《唸經》的,所以是廟裡的和尚教會朱元璋的《識字唸經》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畢業三年月薪4000,想進四大的90後基層財會人如何才能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