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全部
正心 :使自己的知、情、意與外界融合。也自然地會與自己面前的事物融合,故能不"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儒家提出的一種修養方法。這種心氣也是《孟子》所言的"浩然之氣"的感應相符。《大學》中提出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條目,成為南宋以後理學家基本綱領的一部分。
修身,是指修養身心,修身的具體行為表現日常生活中就是擇善而從,博學於文,並約之以禮。修身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並不是看了些聖賢書就成為甚至超越聖人了。至於那些無助於個人陶冶情操、慷慨意志的雜學,不但無益於修身,還會讓人自高自大,自認為無所不知,誇誇其談。
修身的本質是一個長期與自己的惡習和薄弱意志作鬥爭的過程,時時檢束自己的身心言行,用誠心、仁愛、謙卑的情操來祛除掉思想中的雜質,對治那些令我們輕浮、驕傲、自大、邪僻的外因、內因。修身最切實的辦法就是擇善而交,透過善友相互勉勵來增長德行,培養志趣,用最樸實無華的態度切磋關於仁愛的學問。
兩個詞來自儒家經典內。
儒家,是先秦諸子百家之一,其創始人是孔子。儒家在先秦時期和諸子地位平等,秦始皇"焚書坑儒"儒家受到重創, 在漢武帝為維護專制統治"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實施思想鉗制後興起。"儒學"、"儒家"、"儒教"這些概念要分清。儒學作為一種學說,儒家作為一個階層,儒教作為一種信仰,三者相同也不同需要區分開來。
孔子、孟子(穩坐儒家第二把交椅)、荀子、董仲舒、程頤、朱熹(繼孔子後最博學的大儒)、陸九淵、王守仁。
儒家的特徵--
其一、以孔子為先師,為思想領袖;
其二、以《周易》、《尚書》、《詩經》、《禮記》、《左傳》等書為經典;
其三、在思想上形成了仁與禮的一種張力結構;
其四、由內聖而外王,透過內體心性成就外王事功之學;
其五、尤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為指導性的原則。[2]
展開全部
正心 :使自己的知、情、意與外界融合。也自然地會與自己面前的事物融合,故能不"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儒家提出的一種修養方法。這種心氣也是《孟子》所言的"浩然之氣"的感應相符。《大學》中提出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條目,成為南宋以後理學家基本綱領的一部分。
修身,是指修養身心,修身的具體行為表現日常生活中就是擇善而從,博學於文,並約之以禮。修身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並不是看了些聖賢書就成為甚至超越聖人了。至於那些無助於個人陶冶情操、慷慨意志的雜學,不但無益於修身,還會讓人自高自大,自認為無所不知,誇誇其談。
修身的本質是一個長期與自己的惡習和薄弱意志作鬥爭的過程,時時檢束自己的身心言行,用誠心、仁愛、謙卑的情操來祛除掉思想中的雜質,對治那些令我們輕浮、驕傲、自大、邪僻的外因、內因。修身最切實的辦法就是擇善而交,透過善友相互勉勵來增長德行,培養志趣,用最樸實無華的態度切磋關於仁愛的學問。
兩個詞來自儒家經典內。
儒家,是先秦諸子百家之一,其創始人是孔子。儒家在先秦時期和諸子地位平等,秦始皇"焚書坑儒"儒家受到重創, 在漢武帝為維護專制統治"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實施思想鉗制後興起。"儒學"、"儒家"、"儒教"這些概念要分清。儒學作為一種學說,儒家作為一個階層,儒教作為一種信仰,三者相同也不同需要區分開來。
孔子、孟子(穩坐儒家第二把交椅)、荀子、董仲舒、程頤、朱熹(繼孔子後最博學的大儒)、陸九淵、王守仁。
儒家的特徵--
其一、以孔子為先師,為思想領袖;
其二、以《周易》、《尚書》、《詩經》、《禮記》、《左傳》等書為經典;
其三、在思想上形成了仁與禮的一種張力結構;
其四、由內聖而外王,透過內體心性成就外王事功之學;
其五、尤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為指導性的原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