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443832395706

    臥冰求鯉的故事最早出自幹寶的《搜神記》,講述晉人王祥冬天為繼母捕魚的事情,被後世奉為奉行孝道的經典故事。房玄齡等編撰《晉書》亦收錄此事,元代郭居敬則將其列入《二十四孝》中。

    蘆衣順母是《論語·先進》中的典故,主要內容是周閔損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後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後妻。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父親十分感動,就依了他。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二十四孝_望雲思親   

    唐朝有一位叫狄仁傑的人,從小家庭貧困,勤奮好學,後來做了丞相.他為官清廉,秉政以仁,朝野上下都很尊敬他。他的一個同僚,奉詔出使邊疆之際,母親得了重病,如果這樣離去,無法在身邊侍候,心中非常悲痛。仁杰知道他的痛苦心情之後,特此奏請皇上改派別人。有一天仁杰出外巡視,途中經太行山。他登上山頂向下看著雲,對他的隨從說:“我的親人就住在白雲底下。”徘徊了很久,也沒有離去,禁不住流出了思親之淚。   有詩頌曰: 朝夕思親傷志神,登山望母淚流頻;   身居相國猶懷孝,不愧奉臣不愧民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桑塔納和福睿斯那個開起來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