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有時候看到的場景或者身處的地方總會感覺似曾相識,彷彿在夢裡見到過。

118

心理

回覆列表
  • 1 # 霍體清

    人類真的有潛意識嗎?

    潛意識是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提出的概念,他認為潛意識是人的早年本能壓抑的那部分意識,從定義看先天的遺傳的成分比較多,相對於意識是巨大的,相當於大海里的冰山,在下面看不見的那部分。給人的感覺是深不科學,巨大的,不容易被察覺的,多少年來,很多心理學專家研究分析,但究竟潛意識怎麼利用,怎麼改變,也沒有一個科學有說服力的說法,精神分析理論至今也沒有走出低效的怪圈。

    關於潛意識,還有另一個聲音,就是車文博教授提出的,潛意識是一種條件反射,這個觀點認為潛意識是後天形成的,在此基礎上,研究者進一步研究,給出的定義是潛意識是意識不到或意識到了控制不了的心理活動現象。進一步解釋為潛意識是大腦熟練的,自動執行的思維程式,成為新潛意識觀。

    新潛意識觀的理論,突破了以前的侷限,潛意識是熟練的思維程式,並不是深不可測,也是統一被提取的,所以技術熟練的人很容易處理情況,心理疾病到了某些場景很容易發作。有了這樣的理論解釋,心理疾病的解決也是高效的,通過訓練把一個正確的思維程式,反覆練習,成為自動化思維去覆蓋以前的,就能康復。

  • 2 # 楊肖psychology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應該先說明兩個概念,分別是描述性意義和動力學意義,前者指的是某種事物具有的一種特殊性質,後者指的是某種事物具有的一種特殊功能。

    我們的知覺系統一般而言分為兩個部分:潛意識和意識。由於存在著描述性和動力學的不同,同時也為了更加具體而清晰的回答問題,我們對潛意識又可以進行更細緻的分類。在描述性意義上有兩種潛意識,也即是潛意識一詞在描述性意義上包括兩個東西,潛伏的潛意識(前意識)和被壓抑的潛意識;但是,在動力學意義上只有一種潛意識,也即是被壓抑的潛意識,所有潛意識的東西在動力學上都可以歸入一類,也即被壓抑的一類。也即是說,在描述性意義上,前意識和被壓抑的都是潛意識的,但是,在動力學意義上潛意識這個術語僅限於被壓抑的。

    意識,是我們最直接、最具有確定性的知覺部分,是知覺系統的最表層部分;一切知識都總是和意識密切相連,即使潛意識的知識和情緒也只有使它成為意識的才能獲得。

    前意識,是一種潛伏的、能隨時成為有意識的、只在描述意義上而非動力學意義上的潛意識,這些觀念和情緒之所以暫時不能成為有意識的,原因在於意識狀態本身的有限性和瞬息萬變的特點,也即是注意的分配問題。將這些觀念和情緒變為意識的相對而言會比較容易,只要有一些線索提供給我們,而且我們的注意力足夠的專注,且思維過程足夠的集中,那些我們以前知道但暫時被我們遺忘的觀念和情緒是可以重新回到我們的意識之中的,此時的狀態便可以理解為從前意識進入到意識領域,如我們平時所談論到的知識的提取、回憶活動、記憶痕跡等,都可以被認為是前意識進入到意識的例證。

    潛意識,專指被壓抑的描述性和動力學上的潛意識,這一部分的內容之所以不能成為有意識的,原因在於有一定的力量和這些觀念相抗衡,否則的話,它們就能成為有意識的。將這些潛意識的過程變成意識的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需要具備兩個條件,一個是前意識的貫注;另一個是壓抑的解除(會遇到很大的阻力,非採用一定的精神分析的方法不可);兩個條件缺一不可。而且,即使潛意識的內容能夠進入到意識層面,一般也要經歷極大的扭曲,儘管遭壓抑後還保留一些特徵,但與其原貌相比已經面目全非,只有通過不斷的精神分析才能揭示其原貌。

    這一部分的潛意識被提取的過程之困難,我們可以通過弗洛伊德提出的動物恐懼症的案例來說明一下。本來潛意識的內容是“對父母的愛恨情仇”,也即是俄狄浦斯情結,但是這一部分內容無法被個體自己所接納,因之而帶來的焦慮無法承受,於是個體希望通過自身的某種力量將這一部分的潛意識內容完全壓抑住,但是這種壓抑又是泯滅人性的,壓抑的過程也會帶來焦慮,為了同時緩解這兩種焦慮,在機緣巧合之下,通過現實生活中的偶然的某種聯絡變成了對動物的恐懼,此時,“對父母的愛恨情仇”的潛意識內容通過改頭換面,完全變成了“對動物的恐懼”,雖然動物恐懼也會帶來焦慮,但是相對於“對父母的愛恨情仇”所帶來的焦慮以及被壓抑的焦慮,對動物恐懼的焦慮算是一種壓力重重下可接受的妥協的產物,此時屬於潛意識的對父母的愛慾衝動已經被完全壓抑了,是我們完全意識不到的,除非通過精神分析不可。

    綜上分析,我們以前是不知道我們有潛意識的,因為弗洛伊德開創了精神分析的先河,而後科學也給予了足夠的證據證明,我們人類於是知道了潛意識的存在;但我們是否可以完全知道我們自己潛意識的內容則因人而言,同時也依賴一定的技術方法。對於因為注意的分配不足和資訊的瞬息萬變的特點而導致的被遺忘的這一部分潛意識(前意識)的內容,相對而言可以更容易獲取;但是,對於那些因為內容不被個體所接受而被壓抑的內容,則需要更多的技術和方法去獲取,也許還不一定成功,畢竟人的心理複雜的程度與廣袤的宇宙和大自然的複雜程度不相上下。

  • 3 # 向日葵李林

    這個問題從科學的角度比較難以解釋。從佛教理論來闡述比較容易理解。。潛意識這個東西從外部一般也是難以給出什麼有利的證明。只有自己本人清楚是怎麼回事。從佛教教義來理解。人從一出生就如同一個乾乾淨淨的空杯子。通過不斷的成長。不斷的學習才有了善惡觀念。美醜觀念。這就是佛教裡面所說的。人本來就是四大皆空。潛意識你可以把它比作一股有生命的能量體。當然這裡的生命就是我們所說的意識體。人一出生這個意識體是個什麼都沒有的小白 。它不懂善惡。不辨美醜。更沒有什麼七情六慾。隨著一個人的成長。不斷從外界學習。慢慢的它學會了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美什麼是醜。慢慢的它就變得不像剛出生那樣什麼都不懂了。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它一樣。覺得它很神奇。很玄妙。其實吧它也沒有什麼。你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種習慣的力量。畢竟它一路成長都是經過不斷的學習才養成的各種各樣的習慣。比如看見火它知道被燒到就會疼。這也是成長中學習養成的本能習慣。 所以看見火它本能的會退開。這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4 # 潛道師

    你好,這個問題很深層,它屬於心理學的範疇。

    意識分為大腦意識和潛意識。

    潛意識(代名詞是內心)分為先天潛意識和後天潛意識。

    先天潛意識是生來就有的,人們常說,萬事萬物皆靈性,這個靈性就是潛意識,也叫本性,如剛生下的小孩會吃奶,這是潛意識指揮新生兒這麼做的。

    後天潛意識的來歷是,人類身上有很多不同器官同時感知外界事物,有的感知是舒服的,有的感知是痛苦的,日復一曰,年復一年,不斷重複地感知舒服和痛苦,人類是這樣處理巨大舒服和痛苦的:巨大舒服和痛苦,隨著時間流逝會逐漸減輕並消失,但對產生巨大舒服和痛苦的意識沒有消失,而是儲存在潛意識包囊中,正常生活中,它非常老實地待在其中,人的大腦也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但是,當此人再次遇到首次巨大舒服和痛苦的情景時,即平時說的情景再現,這個意識就被激活了,此人的狀態和首發時的狀態一樣,所以這種意識叫後天潛意識。

    認知三種意識的意義如下:

    1、認識大腦意識的意義是:大腦可以學習研究科學文化知識,來改善人們的物質生存環境。

    2、認識先天潛意識的意義是:一是,人們可以尊重它利用它,來為人們謀幸福,如夫妻相處、教育孩子等就存在先天規定的做法,即平時說的潛規則,如果尊守潛規則,那麼,婚姻就長久恩愛,孩子身心健康。二是,人們可以利用它做預測,提前預防人類自己給自己造成的災難和不幸。如看風水也是利用這個潛規則意識。

    3、認識後天潛意識的意義是:能夠讓人們找到婚姻不順、育子失敗、學業事業不成、心理異常、抑鬱症、癌症等等情況的原因和解決辦法。

    祝福你!

  • 5 # 光頭強上司李老闆

    我認為人是精神和物質的統合, 我們簡單的說, 我拿錘子打你腦袋你就頭昏, 看到很多小鳥兒, 我被打過, 確實有出, 哈哈~ 我覺得人的大腦真的很奇怪, 但因為人思維的唯一侷限在於物質, 有錢了你想的東西肯定比沒錢的時候不一樣, 而且你的心情也決定了你的心理走向, 這就是說人是被外界的評論和這個世界所控制的物質努力, 任何信仰本身就是物質的. 可你也可以說都是精神的或精神佔很大的一部分, 物質 = 精神的話, 說明你的潛意識被別人知道就是偷你錢? 或者我的觀點其實是人根本沒有潛意識. 這個概念本身是騙你用的, 就像也許就沒有生存和毀滅, 我們來這個世界的目的就是愛自己所愛的人和作自己愛作的事情, 您同意這種觀點嗎? 同時我對自己感到懷疑, 因為催眠術確實有些作用, 那麼這種催眠難到不也是控制人嗎? 雖然心理醫生是救人的. 但他們試圖改變的是你的物質和精神形態. 如果說是心理異常的話精神性精神病的和器質性精神病的關鍵就是看是不是好轉嗎或者說可以治好嗎?

    是不是你的潛意識被人偷了,打算訴訟? 舉證起來可不容易~~~~~呵呵 ~開玩笑的~確實有了錢的時候和沒有錢的時候想要的東西不一樣,但是,同樣,你內心充實和空虛的時候想要的東西也不一樣。

    後面的觀點我基本上同意,我認為人生不過是一次旅途,我們要做的就是在路上對自己好一點。故,不枉此生。

    如果你還有夢想、還有幻想、還有妄想、還有思索、還有迷戀和愛,那麼就不能說精神=物質。也正是因為人類有精神(不否定其他生物有精神,不過是人類的更高階),所以才有了曹雪芹賦予石頭以生命。人不是石頭。

  • 6 # lw不落的太陽

    有的,舉個例子,你每天出門都鎖門,這是一種下意識舉動,某天你可能會突然懷疑,我今天到底鎖門了沒有。

    人的意識並不是一片空白,意識不是隻有你可見的可見意識,更多的處理是在後臺默默處理的,但你不能全部覺察。生命奇妙就奇妙在他的複雜難解,如果你可意識的意識就是全部意識,那多沒意思。

    趙丹講的屬於集體潛意識,這是在出生的時候就已經具有的意識,大的來說,可以紀錄了這一支人種的發展進化,小的來說,它可以紀錄你的家族。它會影響你,但你不能明確它影響你多少,具體到什麼程度。

    個人潛意識,是在你出生之後的所見所聞積累起來的,帶有更多你個人的色彩,正常的情況下,例如大腦沒有損傷,基因沒有突變,它對你的影響會更加具象一些。

    榮格做了一個海島比喻,我覺得很形象。露出海面的部分屬於意識,隨著海浪若隱若現的是個人潛意識,而海島的基底,海床屬於集體潛意識,當然這個基底可以擴充套件到整個大陸。

    但是由於潛意識的不可控,不可覺察,所以在以經驗科學為主導的今天,仍然帶有爭議。

    但我想說明的是,人的思維是複雜的,不是簡單的點對點,我做什麼事情只需要一個簡單指令就好,其實人的思維是一種複合型結果。

    佛家認為,眾人皆有神性,但覺悟的早晚不同。

    基督教認為,人有靈性,但因為背離神,因此看不見神。

    現在的很多靈脩者會認為,三大宗教的本質其實是差不多相同的。

    佛教的皆有神性,是說眾生都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不悟,就好象給你看一幅畫,裡面說具有隱匿的人臉,在你沒認出來它之前,你看不到它的存在,但不代表它沒有。因此,佛家不會說,我給你,而是,我點撥你。

    基督教認為,當你不信神的時候,你就聽不到神,也感知不到神的存在,基督徒會告訴你,他們在祈禱的時候會聽到神的指引,其實在我這個無神論的人看來,這貌似一種精神性的催眠,當你集中精力傾聽內心的時候,你會摒棄外界的干擾,專心的進入一種意識的狀態,於是就可以感知到潛意識的存在,聽到內心的可望,就會有一種我感覺到了神祕的,奇妙的靈性世界。因為當你的潛意識焦慮的時候,你會感到內心不安,但專心祈禱,或佛家打坐靜修的時候,感覺到了內心,同時就可以安撫焦慮,因此,你會經常聽到,有信仰的人,內心安寧。

  • 7 # seeker

    潛意識是精神分析理論家弗洛伊德提出的。即人們意識不到的,原始本能、被壓迫的習慣傾向。又叫無意識。潛意識之所以不會進入意識,是因為有前意識的稽查作用,控制審查潛意識進入意識。

    潛意識普遍被認為是存在的,用來解釋為什麼你不想那麼做,卻還是那麼做了。當你知道自己不該生氣時卻生氣了。是什麼樣的力量讓你這麼想

  • 8 # 一隻紅螞蟻

    樓主你好。很多人都會出現像你所說的這種感覺,比如在喝著咖啡看著一本書,大腦會覺得好像我曾經在某個時空做過一模一樣的事情,這種“似曾相識感”會讓很多人腦洞大開,認為存在另一個時空另一個自己。到底是什麼原因科學界裡還沒有一個統一的結論,不過到現在為止比較有說服力的主要有以下幾種解釋: 1. 傳輸延遲論。支援這個解釋的科學家們認為我們大腦中負責記憶的海馬體放電不正常導致記憶儲存位置錯誤,也就是說“資訊進入大腦不同區域的時間不一樣”,使得我們的記憶出現錯誤,產生“似曾相識感”。 2. 錯誤的熟悉感。這是一種得到普遍認可的解釋,當我們身處某個特定的場景、光線、聲音甚至是氣味,喚醒了我們大腦裡相似的記憶碎片時,就會讓我們產生’似曾相識感”。實際上你正在經歷的和大腦與你匹配到的場景是完全不一樣的,只是可能剛好某個點相似。 3. 另外我們所熟知的心理學專家弗洛伊德則認為“似曾相識”暗示著被壓抑的潛意識慾望,它不會被意識覺察,但會留下熟悉感。 雖然現在科學界對此尚無定論,但普遍都認為“似曾相識”感發生頻率最多的時候是在15-25歲,另外研究發現,想象力豐富、有創造力、知識遠淵博的人更容易觸發“似曾相識”感,所以樓主如果經常出現這種感覺,說明是個有創造力的人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我突然不喜歡發朋友圈?不喜歡分享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