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帝都某高檔社群的居民,不論大人小孩,一派節日前的喜氣洋洋,今天是祖國的生日什麼節日嗎?好像不是!那我們科普一下, 今天好像是西方國家的萬聖節,是天主教、聖公宗和東正教都有的節日。很多民族都在萬聖節前夜有慶典聚會,這又被叫做“All Hallow E'en”、“The Eve of All Hallows”、“Hallow e'en”,或者“The eve of All Saintas'Day”。最終約定俗成演變成了“Halloween”,中文意譯成了萬聖節之夜。在天主教會和聖公會中,萬聖節在每年的11月1日。
請問你們都信仰天主教嗎?如果不是,為什麼現在越是所謂的大城市的一些人,越是不重視自己國家的傳統節日,而是越來越喜歡過洋節,兒童從小就被耳濡目染的也跟著過起了洋節日,也許有些人會說我們也許太傳統,太死板,要和國際接軌嘛!想不通!
回覆列表
-
1 # 東征之王
-
2 # 好奇君的日常生活
萬聖節到今天更多演變為一個舉家的狂歡日——人們可以做平日裡無法做的事情,穿上平常無法穿的衣服,盡情玩鬧、隨意搞怪、互相嚇唬在今天都是“理所當然”。
萬聖節雖然是一個“舶來品”,但憑藉著獨特的趣味性,
也逐步成為中國家庭裡父母跟孩子們拉近親子關係的節慶活動之一
-
3 # 時喪時開心
我能說是崇洋媚外嗎?
可能有些人認為這是中西結合,是越來越開明開放的體現,但是我想說不要忘本,中華5000年的歷史是不會弱於西方文明的!!!
-
4 # 英格麗什
個人認為這是經營自身魅力的一種表現,經營自身魅力的方法之一就有脫離此時和此地的。比如朋友圈會曬國外旅行的照片,會強調對過往的懷念和將來的展望,這些都是脫離此時和此地的表現,都是在營造自身的魅力。等到人群中有同樣行為的人達到一定比率的時候,這個動作沒有辦法和大部分人區分開的時候,人們就會選擇另外一種和主流人群不同的方法。
-
5 # 羊村白雪
節日呢作為中西方文化的一種交流,自然是取其精華去其槽破的。同時節日也是促進身邊的親人、朋友或者同事交流感情的一種方式、一種參與。節日本身沒有好壞,目的與意義也各有不同。對於每個人來說意義更是千差萬別。可能是某某的紀念日、或者悲傷回憶。無論好與壞總之都是一種經歷,一種人與人之間不用形式的觸碰。
其實都不是真過節。聖誕節是全世界基督徒的節日,然而中國有很多人不是基督徒卻說要過聖誕節。但他們根本不是真過,其實只是湊熱鬧而已。商家趁機打著節日名義搞活動,然而跟聖誕節沒半點關係。普通人則帶家人和愛人出去玩而已,都不是去過聖誕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