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逍遙津下窺吳侯
-
2 # ceciliapeng5
怨恨太深,留有粵語中“被屈” = “被人歪曲事實被陷害” 的動詞,古人對水有特別的感受,視水的動力為反推進內心怨恨的寄託,什麼怨恨不足不滿都以水代之,所謂 “流水落花春去也”, “人生長恨水長東” 是也。-切無限的情懷,恨與愛的交熾,如屈原的,都是與水有關,遂有 “柔情似水”、“水乳交溶”、“水性楊花” 等相關水的寓意詞。
這是以屈原作一個有詩情詩意詩人的 (極)粗畧推斷他為什麼投水死的原因。另-個人認為較可信的推斷就是楚國有濃厚的民間 “迷信” 背景,南方較多鬼神的傳說古而有之,要不然唐代的韓愈也不用公開拜祭橫行原楚國南疆的鱷魚,見“祭鱷魚文”。
個人的結論 (不好意思真“迷信”) : 屈原投水自盡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化為“河妖”,傳說中最兇猛永恆不滅的“水鬼”,即眾魔鬼中力量最大的“水道阿修羅”。其實含怨受“屈”而死的人,特別是封建社會里的無助、無權、無依靠、無地位的 “四無” 女人,對投水自盡可化成厲鬼永存於世、永恆地留戀、依戀、眷戀著那失去的愛這信念深信不疑,而同樣最終是“四無”身份的屈原也大概希望可化成不能轉世的阿修羅水鬼,留在人間千萬年計以長伴他心愛楚國河山的-切。
這個化為水中厲鬼長伴心愛的-切的意念不就是在電影 “神話”(成龍主演由金喜善扮演那住在瀑布後的女鬼) 的主題嗎。
所謂武死戰,文死諫,死諫不成就弄死自己,活不起還死不起,殺身成仁,捨生取義,這就是文人的風骨吧。從古至今這種文人很多很多,留得歲寒真氣在,梅花如雪照蕪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