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Robin麻麻育兒新知

    因為老一輩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在"科學育兒"的浪潮下,都被證明是錯誤的。例如我們現在知道,教育孩子不能打罵,要善於引導和傾聽。例如我們知道,孩子應該全面發展,智商情商都要培養,而不能只關注學習成績的好壞。例如我們知道了,0-3歲是育兒關鍵期,要親子陪伴,要給孩子讀繪本,3-6歲是習慣養成關鍵期,要如何如何……

    這些理論看似非常美好,邏輯非常清晰,我們已經完全認同了這些觀念。但是,當我們實踐的時候,卻發現那麼難啊。我們知道對孩子發脾氣不好,可是當熊孩子作起來的時候,我們還是忍不住抬高了嗓門,舉起了右手,瞪圓了雙眼。事後,我們又開始後悔,覺得孩子受到了莫大的傷害而不斷自責。

    孩子總是不按照我們想象中的路徑成長,總能在不經意間給我們帶來驚喜,或是驚嚇。我們學習的那麼多育兒理論,竟無用武之地!所以我們覺得養孩子難啊,打不得罵不得,所謂錯誤的育兒方式都被打倒後,我們發現我們手中已經沒有可以使用的"武器"了。於是我們再去求助於書籍,急於獲取一些手段來使用。

    於是乎,實戰性的育兒書籍銷量猛增。我們從書中瘋狂的汲取營養。我們學習到,孩子哭鬧的時候,不能兇,也不能放任不管,更不能順從。我們要"溫柔的"抱著他,所謂共情,等待他的情緒釋放完畢,然後眼神"溫柔而堅定"的對他說:媽媽知道你很難過,但是巴拉巴拉,我們不能巴拉巴拉,好不好?你期待孩子此時平復了心情,擦乾眼淚,抱著你說:媽媽我知道錯了,下次不會了。

    然而,他怎麼聽到你的聲音,哭的更傷心了呢?喂喂,說好的共情可以讓孩子平復心情的呢?說好的孩子會講道理的呢?怎麼到我這兒沒用了?"不許哭了!好好跟你說沒用,找打嗎?"只聽見pia的一聲,右手抬起落下,哭聲停止。然後媽媽們又陷入無限自責中……

    故事講完了。這一幕在你們家是否經常上演?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忘了,育兒必須先育己。我們自己是受著傳統教育模式長大的孩子,我們的內心深烙著這些印記。這些老的方法,短時間內都有效,但長期一定會留下無窮後患。但做父母的,情緒上來的時候,只管的了當下,無法去想以後。當下,我就是要讓孩子聽我的話。縱使那些科學的方法再好,當下使用,常常無法立竿見影的達到效果,媽媽們沒有耐性,自然就放棄使用。內心矛盾的掙扎,導致我們認為養孩子太難了,似乎怎麼做都是錯。殊不知,如果我們再按照科學的方式,反覆來幾輪,也就達到了我想要的效果了呢?

    以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聲音嘶啞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