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清楚中產的生活水平,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中產。
中產一詞是個舶來品,英語中叫“middle class”,這個詞翻譯進中國的時候被譯作了“中產”,於是大家便將目光聚焦於“產”字,緊盯著財富收入,而忽略瞭如受教育程度、自我認同、職業地位、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更重要、更關鍵的因素。
想象中愜意而滋潤的“中產生活”,應該是有房、有車、穿名牌、品咖啡、牽狗散步、定期旅遊……其實不是。如果回到中產的本意,中產其實也就是“中間階層”,按我們通俗的話來講,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中不溜。
世界銀行曾經提出過一個標準,中產的收入在每天10~100 美元之間,即年收入 3650~36500 美元。按照美元與人民幣 1:7 的保守匯率計算,大概為年入 2.5 萬~25 萬元人民幣。如果按照這個標準,月收入兩千到兩萬的,都能被認為是中產。
但是,月收入2千和月收入2萬,那肯定是完全不同的生活水準,所以說,中產的生活水平也是有高有低,關鍵是看個人認同,如果你和太太月收入都是七八千,無孩無父母養老責任,平時小兩口就是逛逛街、看看電影,錢都花在個人消費上,那小日子也是相當滋潤,“穿名牌、品咖啡、牽狗散步、定期旅遊”的中產生活就完全能實現。
如果有那種家庭負擔比較重的家庭,加入夫妻倆月收入加起來能達到3萬元,但供房養車、養孩子、養父母等等,每個月都是月光,甚至入不敷出,街也不敢逛,電影也沒空看,更別說出去旅遊了,生活苦哈哈的疲於奔命,那生活水平還不如上段中的無負擔的小夫妻呢。
所以中產的生活水平,不僅要看收入,還要看負擔,總之一句話,就是看生活方式,是否有錢、有閒能同時具備。
搞清楚中產的生活水平,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中產。
中產一詞是個舶來品,英語中叫“middle class”,這個詞翻譯進中國的時候被譯作了“中產”,於是大家便將目光聚焦於“產”字,緊盯著財富收入,而忽略瞭如受教育程度、自我認同、職業地位、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更重要、更關鍵的因素。
想象中愜意而滋潤的“中產生活”,應該是有房、有車、穿名牌、品咖啡、牽狗散步、定期旅遊……其實不是。如果回到中產的本意,中產其實也就是“中間階層”,按我們通俗的話來講,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中不溜。
世界銀行曾經提出過一個標準,中產的收入在每天10~100 美元之間,即年收入 3650~36500 美元。按照美元與人民幣 1:7 的保守匯率計算,大概為年入 2.5 萬~25 萬元人民幣。如果按照這個標準,月收入兩千到兩萬的,都能被認為是中產。
但是,月收入2千和月收入2萬,那肯定是完全不同的生活水準,所以說,中產的生活水平也是有高有低,關鍵是看個人認同,如果你和太太月收入都是七八千,無孩無父母養老責任,平時小兩口就是逛逛街、看看電影,錢都花在個人消費上,那小日子也是相當滋潤,“穿名牌、品咖啡、牽狗散步、定期旅遊”的中產生活就完全能實現。
如果有那種家庭負擔比較重的家庭,加入夫妻倆月收入加起來能達到3萬元,但供房養車、養孩子、養父母等等,每個月都是月光,甚至入不敷出,街也不敢逛,電影也沒空看,更別說出去旅遊了,生活苦哈哈的疲於奔命,那生活水平還不如上段中的無負擔的小夫妻呢。
所以中產的生活水平,不僅要看收入,還要看負擔,總之一句話,就是看生活方式,是否有錢、有閒能同時具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