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初唐四傑之首王勃,英年早逝。他的滕王閣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經典之作。如果王勃可以多活幾十年,他的成就能超越李白嗎?

回覆列表
  • 1 # 沁冷墨

    唐朝,一個紙醉金迷、萬國來朝的時代,自開元盛世起,唐便是傲立於世的存在。唐朝的開明與繁榮,不僅在促進社會發展中作用極大,還孕育出無數頂天立地的詩人。

    初唐時期,一切還在從戰爭毀滅中慢慢恢復,隨著社會逐漸安定,官僚大族愈發重視教育,在科舉的推動下,求學入仕者越來越多,於是"初唐四傑"誕生了。初唐四傑中,數駱賓王最為耳熟。有記載曰:駱賓王四歲頌詩,張口就來,一首《詠鵝》通俗易懂又生動形象,被世人傳頌。

    初唐四傑

    王勃是"初唐四傑"中名氣最大的詩人。他在路遇滕王閣時,驚聞文人聚會,一時有感而發,颯颯寫下《滕王閣序》,一氣呵成,無一字偏差,妙語連珠,對仗工整,把駢文發揮到極致!其文語言流光溢彩,美不勝收,不僅給盡文人面子,描繪當時的盛況,還寫下自己所感所想,文采斐然,頗有深度。據說寫完文章的王勃匆匆離開,文章便被各大文人閱覽傳頌,許多官員都對其稱讚有加。

    王勃

    然而因王勃曾諷刺奢靡得罪了唐高宗,才高氣盛的他仍然仕途坎坷波折,但即便如此仍有些敢於衝破世俗枷鎖的女子向其表明心意,投懷送抱。王勃仕途受挫後常心灰意冷,每日飲酒作詩、英年早逝,《滕王閣序》便成為了他短暫生命中最後迸發激情的表現。初唐四傑的其他兩位,盧照鄰與楊炯分別大量描寫宮廷盛世與邊塞景象,也給當朝百姓留下深刻印象。

    到了盛唐,氣象便是另一番天地。都說李白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李白應該是許多人啟蒙時聽到過的第一位詩人。翻一翻《唐詩三百首》,裡面有近五分之一都出自李白筆下。其詩歌瑰麗絢爛、氣勢磅礴,卻又清新飄逸,充滿浪漫主義,故而,李白被人們尊稱為"詩仙"。

    李白

    杜甫曾評價他"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古往今來,找出如李白般的詩人,寥寥幾個而已。他在憂國憂民時呢喃"長安不見使人愁";在官場上宣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在落魄時大喊"天生我材必有用";也在迷茫思鄉時幽嘆"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比杜甫大了十九歲,兩人卻互相欣賞,不分長次貴賤。李白誇獎杜甫戲贈三首詩,杜甫也認為李白的詩歌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兩個人命運都十分坎坷,一個因不諳世俗讓高力士脫靴,瀟瀟灑灑卻又悲哀地離開官場,一個因愁國愁家在奔波中渾渾度日。

    據說,杜甫晚年漂泊湖南一帶,最後竟在衡州的小船上因牛肉吃得太多而撐死。盛唐詩人之多,如沙灘之貝,其詩歌猶如貝中之珠,筆者在年少時先學先會最多的,便是盛唐時期的詩文,想必許多人都是如此。

    杜甫

    到了中唐,安史之亂、藩鎮割據,朋黨之爭都一一發生,社會在一定穩定中又動盪不安,中唐的詩人,便不再有盛唐般的氣象,這時期最有名的便是白居易。白居易可謂是中唐璀璨的明珠,他一生同樣如大多數文人一般波折潦倒,他一生對仕途求而不得,對感情愛而不得,在晚年時期改變追求,被人們戲謔為"情聖"。

    白居易的一句"三嫌老醜換蛾眉"令人對其直白放蕩咂舌不止,他在家中養了許多家妓,為無數妓女題詞寫詩,但這般放浪公子,心中卻有一抹柔軟留給了自己最愛的女人。白居易為這個歷史上不知長相的女人從十五歲開始寫詩,直至六十歲也念念不忘。他曾寫下《長恨歌》,諷刺唐玄宗為楊貴妃不思朝政的歷史,現如今也有許多學者認為這是他對愛情的理解與對佳人的思念。他還說"我有所思人,隔在遠遠鄉。我有所感事,結在深深腸。"讓人面對這個"情聖"也為之動容。

    白居易

    晚唐隨著國家的衰微動亂,詩歌面貌有著較大的變化。"小李杜"就是這個時代的精華。他們憂國憂民,也歌頌愛情,但無論什麼題材的詩歌,都隱隱透出感傷的情懷。《泊秦淮》中,一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如霹靂般驚醒世人。從晚唐詩中,我們可以清晰觸控到國家的搖搖欲墜。

    唐朝,是一個國運昌隆的朝代,他溝通古今,面向世界,是中國歷史上無可替代的輝煌時代。在這個時代裡,官兵軍民其樂融融,社會飛速發展,大批文人墨客崛起,撐起了詩人們的世紀狂歡。

  • 2 # 孔新喜

    唐代詩人王勃,只活了27歲。他的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王勃假設活七八十歲,也超越不了李白,因他出生富貴,父親為官,沒經歷過李白的經歷。

  • 3 # 老孔講故事

    我們在中學的時候都學到過他的許多詩句,例如他很經典的一首詩: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他的這句“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流傳至今,絕妙至極!

    還有他在《滕王閣序》中的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描繪了黃昏時刻,即將沉沒的晚霞和在天空中獨自飛翔的飛鳥,共同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清澈明淨的水與秋高氣爽的天空相互映照,使得水光和天色融為一體。在他如此年輕的時候,就寫出了這種經典的詩句,可以看出,他確實是一個非常有文采的人,也絕對是個天賦異稟的天才。

    但是他在思想上面卻有一些不足,可能與他自身性格的缺點有關,同時,因為人生比較短暫,所以他對人生沒有什麼深入的瞭解,在思想上面並沒有什麼深度,還有他最大的缺點,就是喜歡炫耀自己的才華。

    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然而王勃在謙虛上面做得就不太好。有這樣的一個故事,王勃所生的年代中,有許多王公貴族,都想要尋找天下的人才,因為沛王看中了王勃的才華,於是把他納入了自己的門下。曾經有一次,王勃為了炫耀自己的才華,同時也是為了在沛王面前,向沛王討好,在沛王和英王鬥雞的時候,竟然為沛王寫了一首檄文來討伐英文的雞。

    這是一種非常無聊的行為,他覺得自己很有文采,通過一首檄文來賣弄自己的文章,結果皇帝看到後龍顏大怒,認為王勃這樣做會挑起兩個王子之間相互鬥爭。於是就把王勃革職,派到了其他地方去參軍。

    在他參軍的時候,還有另外一個故事,有一個官奴,名字叫做曹達,由於他犯了法,於是跑到王勃那裡,希望王勃能夠庇護他,當時王勃覺得自己有足夠的能力去保護他,於是把他藏到了自己的住所,但是後來,他又覺得自己藏不住曹達了,同時又害怕他會連累到自己,於是暗地裡就把他給殺了,從這件事我們就可以看出,王勃做得非常不對,而且很沒有責任心。

    由此可見,我們不得不承認王勃是一個很有文采的人,要看到他在藝術上所達到的成就,但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承認他在思想方面的不足,因為他所爆發的生命力卻是很淺的。正是因為這些缺點,使得他不能成為頂流的詩人。

    相反,李白在後期的詩作中對自己的生命有所感悟,從而自己的詩句中也被賦予了更加深刻的意蘊。

    我們還知道兩人的唯一共同點就是,他們都是落水淹死的。

  • 4 # 不吃全家桶

    如果二字,便已經確定這是一個開放的問題,所以這道題並沒有答案,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的想法。

    對於李白和王勃兩人,瞭解大多都是道聽途說,但李白的名譽是王勃是沒法比的,李白家境很好,這點是王勃沒有辦法媲美的,所以李白永遠是那麼飄逸,但絕不脫俗,他也想做官,一次一次的搬遷距離長安城越來越近就足以說明問題,王勃的家庭環境決定了他註定是現實的,他要生存,他要過得好,難免有時會浮誇一些,無傷大雅,論天資勤奮,王勃不輸李白,作為初唐四傑之首,李白對他來說是個後人,李白的風格其實是有他們的鋪墊的。

    所以,一個開創者,一個發揚者,那個更加可貴,不必多說。

  • 5 # 可愛鐸845

    我來回答這道科幻題:1、詩人是要有風格的,不同風格去比較,好比醋和醬油非要比個高下。2、李白的詩出於自然,語言優美卻非刻意雕琢,而王勃反顯少年老成,對於詩來說,意境更重要,而這是練不出來的。

  • 6 # 輝哥有話要說

    古人很多都是少年非常有才氣,一舉成名,這就包括王勃,只是太命短了,很可惜20多歲就死了。至於題主假設的如果王勃多活幾十年能不能超過李白,這是說不清楚的,這就好比我們說的,如果魯迅多活幾十年能不能拿諾貝爾文學獎一樣。

  • 7 # 馬新明

    王勃,詩情才子,李白,玉樹臨風。李白成名詩仙,王勃英年早逝,可惜。如果不亡,一定也是詩詞大家。可能會與李杜齊名。

  • 8 # 金陵糊塗龍

    王勃,李賀,這些天才的早逝,讓我們少看到多少美妙詩篇。跟李白怎麼樣沒有任何關聯。一個藝術家的成就,不是建立在別人的早逝之上的。

  • 9 # 補雲續月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在一些人心目中王勃超過了李白,在一些人中李白不了超越。

    王勃在多活幾十年,只能夠確定王勃會留下更多的詩篇,別的都不敢說,而且這隻能是假設,顯示並沒有如果。

    寫孤篇壓全唐《春江花月夜》的張若虛,如果多寫幾篇詩,是不是就成為唐詩NO1了呢?這都是一些無謂的假設,並沒有實在意義。

    我們喜歡李白,同樣也喜歡王勃,也喜歡杜甫,喜歡李商隱……

  • 10 # 海韻月

    感謝你的題目,古代詩人,各人有各人的成績,都是有顯赫的家族,和士途坎坷,至於你說的這個問題好像不需要回答,因為我要想知道你的這個答案,必須要王勃活過來,而且在多活幾十年,我沒那個本事,

    ,,所以我就得用想像力來答這個問題,想像力可就豐富多彩了,王勃活過來了,可是呢,他遇到一個比楊貴妃還美的女士,為了討得美人歡,去騎馬跑荔枝了,

    把荔枝跑回來,被媳婦罵不物正業,就含羞出家了

    ,,所以沒有超過詩聖李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道德經的精髓用什麼可以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