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磊哥影視

    中國產影視劇使用配音常見理由有三種

    演員臺詞不佳

    演員臺詞不過關又分兩類,一類因中國產影視劇經常會採用外籍或港臺藝人造成。外籍藝人受語言限制大多無法獨立完成中文臺詞,港臺藝人普通話達到標準的演員亦不多。這些受語言或口音問題限制的藝人,都需要配音演員加持。

    即使成中國媳婦的秋瓷炫以及出演過十多部內地作品的陳喬恩等人,亦離不開配音。

    另一類不過關,則因演員臺詞功底不佳、不敬業,這是最受詬病的一類情況。在一些知名人士甚至配音演員的爆料中“數字小姐”、“數字先生”現象層出不窮,演員臺詞太弱以及對職業的不負責,讓他們無力呈現完整的表演,只能依靠配音輔助。

    對於這種現象,老戲骨王勁鬆的斥責最為貼切:

    什麼時候演員成了一個背臺詞都要被表揚的職業了?背臺詞是你上戰場的那支搶,你能告訴我說你到了戰壕裡沒拿槍嗎?你多不要臉吶?

    檔期不足

    中國產影視作品大多無法完成現場收音,很多時候需要演員後期重新配臺詞,這便牽扯到演員檔期問題。大多數知名度高的演員檔期長年處於無縫銜接狀態,如果製作方在簽訂合同時沒有預留足夠配音檔期,後期演員便無法給出足夠檔期配音。

    當然,也有一些例外情況,比如《智取威虎山》中的林更新。

    該片原本由林更新原音出演,預告片中也是原音,但正片上線後卻是由姜廣濤配音而成。因為電影后期製作過程中出現參演演員之一胡東涉毒發生,這一意外讓片方不得不刪除他的戲份重新配音,但當時林更新已經進了新片劇組,無奈之下只能配音。

    不過,更多的情況是製作方為了節約成本,未預留足夠的檔期。演員擅長的是現場表演,後期配音則是配音演員的主場,兩種職業專長的不同註定了演員配音速度無法與配音演員速度媲美,一位專業配音演員一週能完成的工作量,演員可能要花費幾倍時間。

    同時,配音演員薪酬比演員低,製作方出於成本考慮,更傾向選擇“便宜好用又高效率”的配音演員。

    聲線不貼合

    這一情況相對較少出現,《琅琊榜》的靳晨是一個典型案例。該角色演員靳東的“老幹部”聲線與靳晨的瀟灑個性不夠“貼合”,於是製作方選用姜廣濤配音。這一選擇當時引發不少爭議,因為靳東的原音觀眾熟悉度太高,配音反而讓熟悉他的觀眾感到“齣戲”。

    除了這三種常見原因外,還有一些“小眾”的理由,總體來看似乎製作方、導演、演員各有一鍋,但不用原聲是不是代表導演、演員對影片不尊重?不能一概而論。

    在七話看來演員不尊重影片這一點存在一些爭議,因為除了臺詞不過關、不敬業的演員,還有很多無法控制配音的演員存在。

    以出道即是實力派演員的鄧超為例,他有一部被觀眾視為“最沒有存在感的”《倚天屠龍記》,這部作品可以算是鄧超演員生涯的一個“黑歷史”。

    然而,當觀眾吐槽該劇製作粗糙、鄧超表演不佳時,卻忽略了一個細節,劇中張無忌能由鄧超親自配音還是他自掏腰包爭取的結果。

    彼時已經算是人氣明星的鄧超,想要為自己的角色親自配音尚且需要自付成本,那些實力不足話語權低的演員,又如何能左右自己的作品呢?大眾把太多視線放在了演員臺詞差、不敬業問題上,忽略了讓演員使用配音的最終決策者:導演。

    在濫用配音這一問題上,真正不尊重作品與觀眾的,是導演

    當一部作品因配音受到爭議時,首先進入輿論風口的是站在臺前的演員,他/她專業能力不足還是不夠敬業?這是大眾熱門質疑。但無論是演員臺詞能力差還是工作不敬業,都不能磨滅一個事實,這些演員是由導演拍板採用。

    選擇演員時,導演降低了專業要求

    為什麼屢屢選擇不敬業、臺詞弱的演員?是國內導演對專業的要求太低。

    在日本,臺詞是演員的基本技能,配音演員的領域是動畫、譯製片,對於影視演員需要配音這一說,他們的反應是“聞所未聞”。導演出於各種原因降低挑選標準,採用臺詞不過關的演員,是中國產劇配音現象持續發酵的溫床。

    面對存在語言、口音問題外籍、港臺藝人,導演輕易妥協也是對藝術的不尊重。以我們與南韓影視圈的合作為例,對方的製作團隊在採用無法完成韓語臺詞的中國藝人時,並沒有選擇為他們配音,而是打造適合的角色。

    舒淇參演電影《我的老婆是大佬3》,角色設定為香港黑幫老大的女兒,人設讓她的全程中文毫無壓力。張亮在好友樸海鎮的作品《Doctor異鄉人》中客串時,角色設定是也一名中中國人,幾句生硬的韓語臺詞也合情合理,並不會讓觀眾覺得奇怪。

    反觀韓籍藝人蔘演的中國產影視作品,不會說中文的藝人也能順利拿到一個地道中中國人角色,甚至還是古裝角色。即使對影視作品質量要求高的觀眾吐槽他們口型不符、表演不接地氣,也阻擋不了導演們對他們的“照顧”,失去了對藝術的精益追求。因為需要為不精通韓語的外籍藝人打造特定角色,南韓影視作品中出現外籍藝人的概率便低了許多,我們可以說他們的作品不夠“包容”,卻不得不認可堅守這個底線的他們,優質作品越來越多,甚至與好萊塢的深度合作也勝過了產量更高的我們。

    對不會說中文的外籍藝人已經如此寬鬆,只是存在口音問題的港臺藝人,導演更無約束。導演在演員選擇上放寬要求,既讓配音持續氾濫,也讓演員失去“羞恥心”。在內地打拼五年以上的70、80後一線港臺藝人,能夠說一口標準普通話的,不超過三人。

    作品製作,缺少“匠心”

    除了演員選擇外,檔期造成的配音問題,根源亦出在導演的匠心上,對作品利潤的追求大過了對藝術的執著。

    大量影視作品需要後期配音,是因收音技術方面“不足”。中國產影視劇製作水平日漸先進,甚至在曾經的短板特效製作上也有了與好萊塢大片抗衡的實力,但最基本的現場收音技術卻“停滯不前”。

    是真的技術水平太差嗎?似乎不是。

    古裝劇被視為最難現場收音的題材之一,但擁有大量群戲、臺詞拗口的《大秦帝國》卻做到了現場收音,成為追求原音質感觀眾心中的“白月光”。為什麼《大秦帝國》擁有的收音“專利”不能廣泛普及?因為現場收音成本遠高於配音成本。

    選擇配音,製作方付出一筆相對“廉價”的配音演員片酬,即可完成大半工作。選擇現場收音,首先要挑選專業功底紮實的演員,再選擇能夠控制的拍攝場地,最後還需投入先進的現場收音裝置,配備專業人才。

    兩相對比之下,明顯前者更加快捷省錢,追求高效率低成本的導演難免會選擇前者。

    可能會有人說導演也很冤,市場決定需求,觀眾對流量明星的追捧讓製作方不得不花費高價選擇實力差的流量演員。又因為高片酬的付出,不得不在製作上縮減成本,用配音代替原音。

    但影視製作行業在追求高經濟價值之時,永遠不能忽略藝術底線,一個作品的決策者失去了底線,怎能成就好的結果呢?希望持續不斷的配音爭議之後,導演們能夠真心反思這個問題,多一點匠心,迴歸對藝術純粹的追求,讓中國產影視作品迴歸“正途”。

  • 2 # 家後老程

    配音雖也屬話筒前的語言藝術範疇,但它不同於演播,挖掘書面含義後,可以自己根據理解去設計語調、節奏;亦不同於新聞、科教片的解說,可以根據畫面平敘直述、娓娓道來。影視配音要求配音演員絕對忠實於原片,在原片演員已經創作完成的人物形象基礎上,為人物進行語言上的再創造。

    它使配音演員受到原片人物形象、年齡、性格、社會地位、生活遭遇、嗓音條件等諸多因素的限制,不允許演員超越原片自由發揮,另立形象。同時又要求配音演員根據片中人物所提供的所有特徵,去深刻地理解、體驗人物感情,然後調動演員本身的聲音、語言的可塑性和創造性去貼近所配人物,使經過配音的片中人物變得更豐滿、更富有立體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吉狄馬加的經典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