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魯南小孫

    這個問題我想從兩個方面解答

    第一,種植成本高,人工費,肥料費,最主要的,大棚費用,這些算下來,一畝地要達到5萬左右,雖說也能賺個幾萬塊錢,但它很怕蟲害,不注意一旦患上蟲害,損失慘重。可以說血本無歸。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供大於求,當歸種植確實能賺錢,對氣候土壤要求不是很高,夏季35℃以下,冬季-5℃以上均可種植,這就導致各地都有種植,品質得不到好的把控。

    市場飽和利潤不穩定導致農戶開始嘗試種植別的經濟作物。

    其實無論種植什麼,把品質搞好,做到出口品質,一樣能賺錢。

  • 2 # 康美中藥材價格指數

    三七,因為在2009年出現結構性短缺,行情開始走出低谷,加上2010年雲南遭遇百年一遇的全省性特大旱災,導致三七價格飆升。

    在接著的3年內價格攀升巔峰,連續多年的高價行情,藥農收益普遍提高,高價大大調動了種植戶的種植熱情,湧現出不少承包土地種植大戶,同時,國內需求量較大的藥企也多在建立自己的生產基地。因此三七種植面積迅速擴大,導致三七生產過剩,從而長達4年半的高價行情開始走向終結。

    從2013年開始價格“飛流直下”,之後一直到如今都是在低價執行,如果要說種植減少的話,那自然跟價格較低脫不了干係的。

    不過據瞭解,2017-2018年三七在地種植面積仍然是比較大的哦。

  • 3 # 用心284996611

    主要是三七價格不好,成本高,出去種成本更高,在家也無地可種,種過三七地不能在種怕三七不好。種三七成本,可以克市場買。風險還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好用的英語語法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