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新晴辛靜
-
2 # 黃土高坡西北娃
春秋和戰國,主要是從魯國的春秋史記開始記載的。確切的說,東周因為周王朝的衰落造成的,春秋是因為春秋五霸的存在導致周王朝大權旁落,戰國直接無視周王朝的存在,周王朝只不過是個象徵性的存在而已。我覺得春秋應該從第一代霸主誕生算起,而戰國從三家分晉開始。至於具體年份,這得看當時史官的記載,因為每一個諸侯國的歷史記載不一樣,我們不能期望現代的歷史學家去為古代的歷史作劃分,因為一切的歷史都是當代史。我們應該尊重每一個歷史記載的事件,年份,而不是憑著自身的判斷去劃分!
-
3 # 棲鴻看紅樓
很殘忍的事件,很殘酷的歷史。但,仍然是生產力的進步。兼併戰爭帶來了交流與融合,而源自政權的融合,又加強了文化與科技的傳播推廣。在這個基礎上,大一統的王朝才有可能形成,一個具有向心力、凝聚力的偉大民族才有可能出現。
-
4 # 那時情節
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爭鳴、人才輩出、學術風氣活躍的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東周在戰國後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國所滅,所以春秋戰國時期在時間上並不全然包含在東周王朝裡面。
第二是諸侯家庭倫理的這種亂。我們知道周朝伊始,為配合政治上維護宗周統治的分封制,周公在意識形態領域進行了全面革新,制定了禮法。但到東周時,因王室的衰弱,禮法在人們心中已經沒那麼重要,各諸侯也不太拿禮法當回事。
第三個亂就是列國關係的亂。在西周時期,各諸侯之間雖小有摩擦,當還是受王室制約,可到東周時,諸侯也不再受制聽從於王室,彼此之間關係是互相撕殺,相互兼併。
-
5 # 心無止境ghyo
東周其實是一段完整的歷史,歷時550年。那東周的前半段為什麼叫春秋呢?因為孔子寫的一本書叫《春秋》的太出名了,後世的儒生管孔子寫的《春秋》這段兩百多年的歷史叫春秋時期,可是春秋只寫了東周前半段的歷史,後半段歷史叫什麼呢?到了西漢的時候劉向編寫《戰國策》這本書,給春秋之後的歷史給補上,春秋之後接著就是戰國時期,這樣就解決了
-
6 # 歷史飛凡觀
正因為周朝的歷史太長了,而中間又出現了一些變故,所以歷史學家將周朝都城在鎬京時期叫做西周,將都城在洛邑時期叫做東周。
鎬京被犬戎攻破,已經殘破不堪,沒辦法再當王城來使用,前太子姬宜臼被諸侯擁立為王,將都城遷到了洛邑,因為洛邑在鎬京之東南,所以歷史上將後來的周王朝叫做東周。
然而僅僅稱霸是滿足不了諸侯們的野心的,於是一些弱小的國家就遭了殃,小諸侯國被大國無情的吞併,而真正標誌著戰國開端則是韓、趙、魏三家分晉事件,龐大的晉國被一分為三,而韓、趙、魏三國後來居然也得到了周天子的認可,周王室的聲譽再次下墜,諸國紛爭開始,最後一段時期,長期維持在七個國家的範圍之內,也就是歷史上所說的戰國七雄,分別是秦、齊、楚、魏、趙、韓、燕,最後在公元前256年,全部被秦始皇掃滅。
-
7 # 南樓古鄉
哈嘍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說說東周為什麼要分春秋和戰國春秋時期是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在這一時間段各國諸侯實力增強為了兼併和擴大實力而發動戰爭在文化上也出現了百家爭鳴這個時候也是奴隸社會崩潰的時候戰國時期是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這個時期確立了封建制度土地私有制出現戰爭不再是爭霸而是統一文化上的法制觀念逐漸確立總之春秋末期各家的兼併戰爭使得諸侯變少了勝出者疆域變大了人口多了財富也集中了各國開始考量如何富國強兵展開了一系列的變法改革由此戰國時代的大幕就此拉開
-
8 # 揚生解史
東周後期,周王朝已名存實亡,天下諸侯並起,進入群雄爭霸時期。史稱春秋戰國,那麼,為什麼要叫春秋戰國呢?春秋與戰國是怎麼區分呢?
也就是說,公元前770年至公前476年之間稱為春秋時期。在這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相互混戰,其中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總共有十幾個諸侯國)。而周天子只是象徵意義上的天子了。
西漢劉向所編注的《戰國策》,按國別記述,記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迄秦統一。因此,後世史學家便把這一時期稱為戰國。
結語春秋時期屬於東周,戰國時期周朝已被滅。“春秋”、“戰國”的名稱,是後世歷史學家,根據《春秋》、《戰國》這兩本書,給對應的歷史時期定的叫法。
-
9 # 安殊意
春秋的時候,以齊桓公為首的五霸,唸的口號是“尊王攘夷”,當大哥的,將就以德服人,打敗你是為了讓你心服,只要你識趣,還會把國還給你。
戰國,不服的打服,服的割地,就是吞併,都指望著從東周搞來九鼎。
-
10 # 超級榨油工
首先說明一點東周的開始標誌著周王朝的沒落!周天子的權威開始喪失!春秋時期的戰爭大多數圍繞著老大的位子而展開!所謂春秋無義戰!而戰國時期是為了統一而展開的!各國以兼併為目的而戰!大國吞併小國,民族不斷融合,統一趨勢不斷加強!這種劃分是一種人為的區分並沒有一個明顯的標誌!歷史說上來說。戰國開始的標誌就是“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從秦、楚、燕、韓、趙、魏、齊,七雄的確立而開始的!
-
11 # 歷史紫陌閣
《歷史朝代歌》中有一段是:夏商西周和東周,東周前期為春秋。後期戰國七雄起,秦朝統一列國休。東周的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是史學家對一個朝代不同時期的一個劃分,春秋和戰國時期長達550餘年之久,在這段較長的時間中,當時的社會發展出現了明顯的變化與不同,春秋和戰國形成了兩個不同的時代,春秋到戰國時期的社會制度、結構、生產方式、組織形式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變化,加上春秋戰國也並非是朝代的名稱,最終史學家為了方便區別,用《春秋》和《戰國策》兩部史書對這兩個時期命名,後史稱為“春秋”、“戰國”。
春秋、戰國時期完全包括了東周,但東周時期卻並不完全包括春秋、戰國兩個時期,在戰國後期秦國還未吞滅六國,統一天下前,東周已經被秦國滅亡。在秦國覆滅周王朝前,周天子已經是名存實亡,空有一個天子的名頭,在公元前367年,此時處於戰國後期,趙國和南韓兩大諸侯國逼迫當時的周天子姬扁進行分封姬根(周烈王姬喜之弟),周顯王被迫將周王朝僅存的王畿之地封給周公子根,姬根建立東周國,成為始封君,是為東周惠公。
在東周公國建立之前,在公元前440年,周貞定王姬介的第三子姬嵬就透過弒兄篡位,成為周天子,是為週考王。週考王怕弟弟也弒兄篡位,重現前事,週考王即位後,便將四弟姬揭封於周王城洛陽,姬揭開始建立西周公國,形成一個小諸侯國,是為西周桓公。此時加上公元前367周天子被迫分封的東周公國,周王朝的王畿之地已經被分裂為東周和西周兩個小公國,東周此時形成了三週,即周王室、西周公國和東周公國,而周天子僅剩下週王宮,是寄居於東周國。
東周到了周顯王時期,周王朝在戰國後期已經到了衰敗成“可有可無”的角色了,此時秦國的君主是秦獻公和秦孝公時期,周顯王去世後,週週慎靚王姬定即位周天子,在位六年後於公元前315年病逝,之後東周的最後一任周天子,也是周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周赧王姬延登上戰國後期的舞臺,周赧王在位時期,周王朝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周赧王手下所統治的轄地以及人口已經幾乎很少很少了,周王朝在周赧王爺爺時期已經,西周公國和東周公國已經各自為政,連周赧王自己也不得不依附周王朝所分封的西周公國來生存。
周赧王姬延原本是生活在東周公國的封地,居住在西周王朝的京師成周(現今河南洛陽),西周王朝的京師成周於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定都成周後,將成周改名為洛邑,此時西周正式結束了(西周因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最終導致被犬戎和申侯殺死而結束),此後的周王朝到戰國後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國所滅的折斷時間稱為東周。從公元前770年的平王東遷,春秋戰國這段中國歷史上大分裂時期開始,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併六國,統一天下,結束了春秋戰國幾百年以來的分裂局面,戰國時代宣佈結束,而公元前256年到公元前221年之間的這段時間,隨著東周被秦昭襄王攻滅周國,同年周赧王姬延死後,周王朝覆滅。
公元前770年,平王東遷後,周王室開始走下坡路,只有“天下共主”的名義,並無實際的控制能力,周王室已經失去了對諸侯國的管制。東周自此也開始了春秋戰國時期,而春秋戰國時期又分為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春秋是東周的前半段時期,戰國是東周的後半期階段。春秋之名主要是源於孔子修訂過的年體史書《春秋》而來,當時魯國的史官將各國的重大事件,以年、季、月、日的形式記錄了下來,而一年又分春夏秋冬四季來記錄,就將這部史書名為《春秋》。
《春秋》這部史書記錄了東周時期,從公元前722年(魯隱公元年)到公元前481年(魯哀公十四年),前後一共242年的各種大事。這個時間段和歷史上認定的東周前半期(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的時間大致吻合,因此,就將東周前半期這一段歷史稱為春秋時期,不過魯國史官編訂的編年史《春秋》主要記載的還是魯國自身,其它諸侯國的歷史雖有涉及,但並不完善,主要原因還是這部史書經過孔子編篡修訂。
孔子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從漢代將儒學提升到至高無上的地位時候,孔子是儒學宗師,孔子修訂國過的史書也就具有了相當高的地位,加上魯國有一個特殊地位,魯國負責掌管“周禮”,是執掌周王朝的禮法、禮儀的,而“周禮”是周王朝時期,當時各諸侯國的最好準則,各國都必須尊崇。最後在古人的時間概念中,春季是萌發的季節,為褒義,而秋季是衰敗的季節,因此,以“春秋”來命名這個時期,也是比較合適的。
春期的開始時間可以確實是從公元前770年(平王東遷)開始,不過春秋的結束時間存在多種說法,春秋這段時期的結束時間處於公元前476年(戰國前夕)到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晉)之間,春秋末期和戰國前期混雜在了一起,沒有一個完全確定的說法。其中風水嶺是在公元前453年,晉國三氏族滅掉智氏,韓、趙、魏三家瓜分晉國為標誌。也有東周君主周敬王在位44年,於公元前476年春秋結束的說法,因周敬王的去世時間恰好處於春秋、戰國混合時期,所以公元前476年也是春秋、戰國的一個分界點。
還有是一說是公元前403年,因為在這一年之前,晉國基本已經被趙、韓、魏三家瓜分,晉國的公室可謂是名存實亡,在公元前403年,晉國的韓氏韓虔(南韓始封君韓景侯)、趙氏趙籍(趙國始封君趙烈侯)、魏氏魏斯(魏國始封君魏文侯)被東周君主周威烈王姬午(東周第20代君主)正式封為諸侯,史稱“三家分晉”。公元前376年,韓景侯韓虔、趙烈侯趙籍、魏文侯魏斯完全瓜分了晉國公室僅有的土地,同年晉國最後一任君主晉靜公姬俱酒被廢成為庶民,晉國徹底滅亡。姬俱酒被韓王韓王派人刺殺後,晉國公室易姓為唐。
戰國時期簡稱“戰國”,開始時間於公元前475年,結束時間為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為止建立大一統秦朝為止。東周後期到秦國統一中原大地之前,當時各國處於混戰不休,諸侯割據稱雄的局面,是春秋時期之後的大變革時期,各國開啟了長達幾百年的爭霸戰爭,在春秋時期,周王朝境內的國家數量就開始大大減少,西周時期又千百餘個國家,包括周王室分封的諸侯國,附屬國,泛諸侯國等等形式的國家,到了春秋初年的時候,還剩下170多個國家,在戰國之初,經過混戰只剩幾十個了國家。
戰國開始,各國為了在互相武力征伐下生存下去,各諸侯國展開了許多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變法和改,其中就有我們熟知的商鞅變法、李悝變法、吳起變法等等,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後,奠定了戰國時期,“戰國七雄”的格局。齊、楚、燕、韓、趙、魏、秦齊國連年發動戰爭,各國混戰不休,當時人們便稱呼這七大諸侯國為“戰國”,《戰國策·燕策一》載蘇秦的弟弟蘇代說:“凡天下之戰國七,而燕處弱焉”,戰國七雄都有戰國的稱呼。
周平王於公元前770年東遷後,代表周王室已經衰落,所謂的禮崩樂壞的時代的正式到來,之後韓、趙、魏三家分晉,齊國的田氏推翻齊國公室後,周王朝的禮制徹底崩潰,禮法成為了過去式,武力成為了王道,戰國的思想逐漸出現。趙國馬服君趙奢(紙上談兵趙括的父親)就提到:“今取古之為萬國者,分以為戰國七,能據十萬之兵,曠日持久,數歲”,意思為周王朝當年的“萬國”已經被戰國七雄兼併,現今戰爭輕易就能匯聚十萬大軍來征戰,時間也會很長。在劉向(西漢文學家)的《戰國策》中描述“萬乘之國七,千乘之國五,敵侔爭權,蓋為戰國。”而這句話也就成了戰國的由來。
東周分為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主要原因是兩個時代有著明顯的區別,春秋時期的主旋律是大國之間的爭霸,如“春秋五霸”,而戰國的主旋律是以滅國戰爭為主,如趙國滅了中山國、秦國滅六國。為什麼分為春秋和戰國,也是因為這段時間在中國歷史上算是很長的一段時間,比一些王朝存在的時間都久,長達550餘年之久,在這麼長的時間內當時的社會發展已經有了明顯的變化和區別,史家為了區分的方便,用《春秋》和《戰國策》來為這兩個時期命名。而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也並不是朝代名稱,只是平王東遷後,東周到秦國一統天下的時期,這段時間社會制度、結構、生產、組織等方面有了重大的轉變,最終在後世,我們將整個東周時期分割成了春秋和戰國。
周王朝自周武王姬發滅商後,於公元前1046年建立,周武王滅商後,便實施分封諸侯制度,大規模的對王族、宗親、有功之臣進行分封,直接封地連同居民分賞王室子弟和功臣,諸侯需要服從周天子的命令,需要定期朝貢、提供軍服和力役,本意是為了維護周王室的安全和使周王室不斷強大,諸侯需要為周天子鎮守疆土,也要在周王室有難之時,隨時進行支援作戰,如周幽王的烽火戲諸侯,諸侯在最開始便馬不停蹄的趕來“救援”周幽王。相應的諸侯在封地內也享有世襲統治權。
周王朝在經歷了“成康之治”的鞏固時期,到了周懿王姬囏(jian,西周第七位君主)時期,周王朝的國勢便不斷衰落,在西戎侵犯下,周懿王被迫遷都。最終到了周幽王姬宮湦(西周第十二任君主)時期,因為周幽王只為美人一笑(褒姒,周幽王王后),而烽火戲諸侯,最終遭遇了犬戎之禍,周幽王也被犬戎殺死,西周於公元前771年滅亡。之後周幽王的子嗣姬宜臼被諸侯擁立為周平王,東周自此開始。
東周開始後,周王朝國勢大衰,東周王室管轄的範圍大大縮小,還不如大一點的諸侯國大,周天子此時只有“天下共主”的名號,而面對春秋、戰國時期,諸侯間發生互相攻伐、兼併的局面,不能擔負天下共主的責任,而自身還要向諸侯國尋求保護,而一些強大的諸侯國便自居霸主,如秦國秦穆公、齊國齊桓公等,到了戰國時期,各國先後變法圖強,秦國在秦孝公時期,推行商鞅變法,使得秦國逐漸成為戰國時期最強大的諸侯國,相反東周是逐漸勢衰,在週考王時期被迫分為東周國、西周國,形成了“三週”(加上東周王室)的局面。
東周到了最後一任周天子周赧王時期,周赧王還被秦國驅逐出洛邑王宮,強行遷到西周公國的王城,周赧王之後巴結秦國,但最終聽信了楚考烈王的建議,以天子名義召集東方六國合縱出兵伐秦,最終六國合縱失敗,秦昭襄王因此大怒,便攻打參與合縱的西周公國,西周君向秦國投降,將治下的36座城邑和3萬人口盡數獻給了秦國,西周君也被秦昭襄王貶為平民,而同年東周的最後一任君主周赧王姬延鬱憤而終,秦國將代表周王朝至高無上王權的九鼎收取,傳承八百餘年的周王朝走向了終結,七年後,秦昭襄王滅掉東周公國,東周滅亡,周王朝的祭祀也從此斷絕。
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秦王,22歲舉行冠禮親政之後,積極推行統一戰略,加快了秦國統一六國的步伐,用金錢收買六國官員,以此打亂六國合縱等部署,之後出兵東進,透過多年的征戰,從公元前230年秦滅韓,至公元前221年秦滅齊結束,秦始皇先後攻滅了東方六國,結束了自春秋、戰國時期以來五百餘年來諸侯分裂割據的局面,秦國統一了中原大地,秦始皇史稱“皇帝”,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國家。
參考文獻:《史記》、《春秋》、《戰國策》
-
12 # 紀元的尾聲
西周被犬戎所滅,周幽王被犬戎所殺,在《史記》中,司馬遷說周幽王落得這幅下場,全是因為“烽火戲諸侯”導致的,最終沒有人來勤王救援,可事實上,諸侯們到底是有心還是無意,西周滅亡的結果,對他們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因為西周被滅,客觀上的兩個事實對諸侯們來說就是完全的好事:
一、周天子被犬戎所殺,禮法被大大削弱,周公定義的天子威嚴掃地,失去了禮法,諸侯們才真正打破枷鎖,釋放自己諸侯國該有的實力與生產力。
二、因為西周王室的滅亡,衛軍“宗周六師”也隨之滅亡,當週天子失去武裝力量,那麼領土便會大量丟失,以後這些領土,自然只能歸於實力尚存的諸侯們之手。
所以周幽王被犬戎圍困,諸侯們視而不見,當週幽王被殺後,諸侯們卻紛紛“熱情”地護送周平王東遷,而且諸侯們不是收復失地,幫助周平王在鎬京重新登基,乃是帶著周平王去到洛陽,去一個周平王根本沒有根基的地方。
這看起來,正是一場“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大戲,只是“挾”天子的諸侯不少,他們個個心懷鬼胎罷了。
東周的建立:諸侯們重塑格局的標誌。
東周被稱為“禮崩樂壞”的時代,孔子悲呼的這件事實,乃是諸侯們“想方設法”造成的局面。
西周建立的時候,周武王分封天下諸侯,這些諸侯裡面,有商朝遺族,有上古三皇五帝的後裔,有實力強大的國家,也有一些實力一般的部落,因為檔次不同、實力不同,加上週武王帝王心術的區分,諸侯便分為五個檔次:
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
這五個等級,乃是禮樂的基礎,也是諸侯們“痛苦”的基礎,因為他們的“等級限制”,導致他們幾代人的努力都無法展現,比如在食邑上,周禮是如此規定的:
“公食其半,侯伯叄之一,子男四之一”
公國即便後代混得再差,周禮的規定卻仍舊讓他能夠當人上人,而同樣的道理,子爵、男爵的後代再努力,混得再體面,在根本上的限制,都不可能讓他的諸侯國發生根本性的蛻變。
除了食邑之外,還有另一個重要的資源,也是按照諸侯的等級來進行限制,那便是“土地”:
“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就拿春秋五霸來說,除了宋襄公的宋國以外,齊桓公的齊國、晉文公的晉國、秦穆公的秦國、楚莊王的楚國,全部都是非公國,其中僭越自稱“王”的楚國更慘,還只是“子爵”,而齊國、晉國、秦國也都是低於公國的侯國。
要知道,在西周時期,春秋五霸這樣的存在,那是絕對不允許的,一旦誰敢做大做強,不說周天子的兵馬立即殺到,天下諸侯王都會因為“誓約”人人得而誅之,所以敢超越禮法所規定發展的諸侯國,根本就冒不出頭來。
而透過春秋五霸的等爵來看,周平王東遷,實際上是讓諸侯國內部的禮法等級發生了崩潰,因為周天子弱勢了,以前等爵不高的國家,敢直接僭越,使用更高規格的資源,例如僅是子爵的楚國,楚國原先僅有的“五十里”封地周圍,還有著數十倍等著他們去開拓的土地,楚國完全可以做到比擬周王室的層次。
所以春秋五霸中,唯一一個公國宋國的君主宋襄公,實際上一生都只是很勉強得到“五霸之一”的稱號,這看起來非常諷刺,本來看起來就應該更強,底子更好,先天條件更優越的宋國,反而比不上另外的四個國家。
這便是格局重塑之後的變化,這也是“禮崩樂壞”的另一種體現,孔子的悲呼,事實上是固步自封已久的周代社會的一次自我調節,既是自下而上,也是自上而下,不能說這是不好的,最起碼春秋時代的到來,再次喚醒了一部分人的主觀能動性。
時代的分界線:春秋的意義。
既然東周建立象徵著天下諸侯國格局即將進入重塑的狀態,那麼相應的,整個天下就會發生巨大的改變和變遷,這種變遷,乃是西周時期前所未有的,有的諸侯國為了變強,由內而外進行變法,禁錮他們的枷鎖一旦被卸掉,那麼一切都將變得不一樣。
周天子在洛陽,雖然周王室還在,可其中的優劣地位卻已經改變了,身在中原的周天子需要天天擔憂來自於其他諸侯國的“威脅”,就因為這樣,當齊國等國開始變法時,周天子以沉默迴應,這算是一種默契。
所以《史記》之中就有這麼一段話:
“力政,強乘弱,興師不請天子,然挾王室之義,以討伐為會盟主,政由五伯”
這一個時期起,諸侯們紛紛開始壯大自己的實力,實力已經成為了諸侯們衡量“尊卑貴賤”的標準了,即便曾經是公爵,只要實力不夠,那麼也不會受到其他諸侯的敬仰,可是強大就不一樣了,只要強大,就有擁有令人好好說話的魅力。
在表面上,大家還以周天子為尊,可實際上,每一個諸侯國自己都想取代周天子那種地位,想要變成諸侯們中的“老大”。
而所謂“春秋”,就是產生於這種背景下。
春秋的最大一個特點:
諸侯國之間的爭鬥,往往都不是為了“滅國”,而只是為了獲得更多諸侯國的臣服和附庸。
比如我們在戰國時期的歷史中,常常看到一些國家的君主,會安排自己的兒子到其他諸侯國當“質子”(秦始皇的父親秦莊襄王,當年就當過質子),這便是春秋時期留下的習慣,諸侯國有矛盾,卻不會到有你無我的地步。
因為爭鬥的目的不是為了滅亡其他國家,所以當時很多諸侯國都沒有被毀掉,文化和政治體系都還是留下來了,於是各國紛紛開始建立自己的“歷史”,這種歷史不隸屬於周禮,屬於是一種獨特的風格,各國史官們用“四季”作為紀年方法,就這樣,每個國家都漸漸有了一部《春秋》。
春秋時代的名字,便是來自於《春秋》,此《春秋》,不僅僅是孔子所編纂的《春秋》,孔子所編纂的,乃是《魯國春秋》,而其他諸侯國,也有自己專屬的《春秋》。
《春秋》裡面記載著自周平王東遷以來的歷史,有的是自己國家因為變法變得強大的歷史,帶著軍隊威震四方的歷史,有的則是自己國家因為不思進取,最終落後的歷史,被其他諸侯國打到門口,君主不得不賠禮道歉的屈辱史。
所以說,春秋時代,乃是一部大史,裡面包含著歷史事實,也蘊含著很多的人生至理,有時候國是國,但也可以是人,道理的本質是一樣的,各國史官做春秋,為的是後世的君主能夠吸收其中的道理,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來。
因為周天子不再能使用“禮法”禁錮諸侯們,對於諸侯國而言,這就是最好的時代,沒有更好的機會能讓他們做到這種地步了,於是,春秋“五霸”先後出爐,他們成為了變革之下第一個走對方向的強國。
春秋史,本質上就是一部人性的歷史,裡面包含了人性的不甘,人性的變通,人性的向上,這一段歷史,沒有太多的血腥和殘暴,大體而言,都是善良的,和西周最大的區別只是,周天子權威的名存實亡,禮法的十不存一。
而真正屬於東周的“殘酷歷史”,乃是戰國階段。
三家分晉:諸侯們的嗜血之心。
公元前376年,強大的霸主晉國竟因為太過強大,而導致內部權力裂變,以晉國最強的六卿之中的三家“趙魏韓”聯合起來廢掉晉靜公為標誌,此時的諸侯天下,發生了一些改變。
一個強大的諸侯國,被三個野心家族所瓜分,而周天子也承認了這一事實,還讓三家各自成為了三個新的諸侯國,這三個野心家族的出現,直接劃分了一個時代,公元前376年,此乃春秋戰國的分水嶺。
或許是因為三家對晉的做法,象徵著“忠君愛國”的消亡,從三家分晉開始,諸侯們的廝殺,開始變了味道,以前是講究“仁義之戰”,如同宋襄公一樣,打仗還要講仁義,也如同吳王夫差一樣,沒有把勾踐斬草除根,可在變味之後,戰爭都是“你死我活”。
戰國時代最明顯的一個特徵:吞併。
在春秋時期,天下的諸侯國大致還有109之數,可到了戰國初期,卻銳減至十數個,這個變化過程中,那些消失的諸侯國不是主動除國了,他們的領土也沒有消失,而是被“吞併”了,強國不斷地吞併弱國,最終強國更強,弱國只成為了歷史。
因為強國擁有了超越“禮法”之中所有規定所記載的“領土量”,所以強國本質上已經不再是單純的“諸侯國”了,他們每一個國家,幾乎都有碾壓周王室的實力,而他們還保留著周王室,就是想借著周王室的存在來“釣魚”。
一旦誰先對周王室下手,那麼其餘的強國就能名正言順“群起而攻之”。
這個時候的諸侯們,不再保持著表面上的仁義,他們真正地開始“嗜血”了。
戰國吞併到中後期,逐漸顯露出了“七家並立”的局面,後世人耳熟能詳的“齊楚秦燕趙魏韓”,正是這戰國“絞肉機”所剩下的最強七國,史稱“戰國七雄”。
這七雄實力強大無比,先後都有高光時刻,也有過墮落的歲月,而“變法”,乃是戰國時代仍舊不能消失的一個主旋律,唯有不斷地變法,才能將過去孱弱的自己甩在身後,變法的效果也很明顯,直接改變了趙國的實力,趙國乃是“變法”受益者中,最明顯的一個。
除了變法以外,戰國還有一個諸侯們都喜歡做的事情,那便是“自立為王”。
除了楚國在很早時候便已經有了“自立為王”的先例後,其他的六國在戰國後期,紛紛“撕破臉皮”,展示野心。
公元前334年,齊國和魏國的君主互相承認對方的國君為王,兩國一起“為王”,大大地壓制了其他諸侯國想“群起而攻之”的慾望,因為楚國本身就已經僭越稱王了,所以只有四國能找藉口討伐齊國和魏國,在戰略上來講,這並不值得。
公元前325年,秦國君主自立為王,秦惠文王乃是秦國第一個稱王的國君。
公元前323年,這一年可以說是周天子最後的尊嚴的“剝落”,也是僭越稱王最精彩的一年,趙國、南韓、燕國紛紛自立為王,從這一年起,他們國君的禮法規格和周天子一樣,至高無上。
之所以戰國後期,各國紛紛自立為王,根本原因是,各國國君也要對國內的“卿大夫”進行冊封,如果他們還只是明面上公爵、侯爵的身份,那麼是無法冊封下屬為公爵、侯爵的,所以為了充實國家政治力量,各國國君也必須將自己的地位抬高。
精彩的戰國後期,其實已經漸漸地將周王室曾經的輝煌抹去了,周王室不再是能夠威壓天下的存在,甚至還要看著各諸侯的臉色辦事,比如秦武王,還帶著大軍到洛陽“閱兵”,若不是太高估自己被大鼎砸死,周天子的尊嚴在秦武王進入洛陽時,就已經蕩然無存了。
而戰國後期的戰爭更是殘忍,其中以秦趙兩國的交戰為典型,長平之戰中,趙國被白起坑殺數十萬大軍,這既是大軍,也是當時人口數量並不多的中原勞動力,這種殘暴的戰爭模式,註定了戰國最終會走向一個結果:
強者替代周王室。
最終歷史也證明了,發家自西北的秦國,成為了這無冕之王。
結語:
春秋和戰國看似只是兩個稱呼,可這兩個稱呼的背後所蘊含的時代轉折,卻絲毫不亞於後世任何一次王朝的歲月變遷,這兩個時代改變了太多,跨越的也太多,直接改變了一代人,也取代了一種又一種的文化。
因為文字歷史對先秦的記載並不太多,所以導致後世人看起來,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代,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可事實上,東周的歷史就整整有515年,遠超後世任何一個封建王朝,這五百多年的歷史,其中所蘊含的重量,不是寥寥數語能解讀的。
東周的消逝,告別了諸侯時代,也證明了諸侯並立的時代,除了能以“割據”的形式延長國祚以外,並沒有太大的好處,所以後世的“割據”,本質上都是諸侯並立,後世的諸侯並立,都和東周一樣,是一個時代,一個統治者集團的苟延殘喘。
回覆列表
中國的信史,應該從西周時期就有了……但到司馬遷整理成《史記》時,只留下不完整的片段了,這些片段中,孔子編撰的魯國史《魯國春秋大事記》完整留存,這段時間就習慣稱之為"東周春秋時代的信史",戰國時期倒是沒有系統性史書留存、倒是各次戰爭記載為多……習慣性稱之為"東周戰國時代的修䃼史"!
為什麼沒有了"西周王家大事流水帳"?西北野蠻人滅西周,燒了、毀了!東周王室、列國的呢?秦始皇焚書坑儒的物件!最後來一個更狠的……項羽,把秦始皇留下對秦國有利的西周、東周、列國記載燒了,還有《秦國春秋大事記》更是毀得徹底!唯一留存的是:當時史書的範本、抄寫得比較多,早已滅國的"魯國史"!
一句話:東周分春秋、戰國,是因為戰國沒正規史書留存、春秋倒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