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農村一山貨
-
2 # 落葉的聲音
你舅舅走了,你父親沒去,你也沒去,一個代表都沒有,應該說有點過份,除非你們有仇,道理上不去是不對的,別人說你不懂事是對的,做什麼事,換位思考吧!
-
3 # 小丸子悟職場
你這無關不懂事,而是不會做人。除非你跟你舅舅有深仇大恨,不然的話就想對你說一句你這些年白活了,你這樣做不僅僅會讓你被說,還會牽扯到你媽,會說你媽不會教小孩。
中國是注重禮儀的國家,而我們自古有句老話叫孃親舅大,很多地方都有這樣的規定,酒席舅舅不到不能開席,而舅舅來了就座主位的,因為在家裡,只要舅舅在那麼舅舅就是身份最大的。
現在,你舅舅過世了,你老爸確實可去可不去,因為只是他妻弟或者哥哥,屬於平輩的,而你做為一個晚輩又是你舅舅,你都不去的話,只能說你白長這麼大了,這樣做更會讓你媽媽難堪!
-
4 # 風景這邊讀好
孃親舅大,爹親叔大。母親跟舅舅是一奶同胞,是至親。舅父過世了,你們全家都應該趕去弔唁,才不失禮節,看得起舅父,才會孝敬母親。你父親在外地工作沒去,你也沒去,都是以工作忙為藉口,實際上是把舅父等同於普通人對待,讓你母親情何以堪?
舅父過世,外甥都不去,別人說你不懂事,是說得含蓄一點,其實是鄙視你們父子!有其父必有其子,你們父子太不象話了!
-
5 # 海峰2476
對你的提問,我來回答你,首先每個地方可能風俗習慣不一樣,我也看了別人的回答,按我老家農村的風俗習慣是,象你這種情況,沒有特殊情況,你跟你父親必須回去,你父母沒有任何理由不回去,如果你還有其他舅舅的話,他們會打電話叫你回老家,剛才看到一個人回答說舅舅和叔叔去世可以不回去,我不知道他那裡的風俗習慣,不好說他什麼。我老家的習慣是,同家族有人去世都要回家去幫忙處理後事,因為一個人死了,有很多事情要人來處理,光靠幾個人是不夠的,再說這種事情又不能出錢請人,大家都要相互幫忙,每個人都有父母,都會有老的一天。所以同家族的都得回去。
-
6 # 半碗米湯
你好,先對你表示安慰,舅舅死了,你爸爸因為在外地工作回不去,情有可原,但是我想你沒回去打原因大概就是你覺得你跟你舅舅之間沒什麼感情,除了那看不見摸不著的旁系血緣關係。
但是我的觀點是,如果可以去的話儘量就去一下,畢竟關係擺在那,你不去沒事,但是你媽媽可能臉上掛不住。
另外,我想你的舅舅對你應該也不是太好,如果對你好的話,你應該對他有挺深的感情,也不會不去送他最後一程的。
所以總的來說,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那也就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了,你可能也有你的苦衷,吸取教訓,下次注意點就行了。
-
7 # 微藍月光90
如果能去肯定要去的。姑舅親輩輩親,打斷骨頭連著筋。是很親很親的人。我只剩一個舅了,每年都去看他。
你只說沒去沒說為什麼沒去,所以就不好說什麼了
-
8 # 王月生
對於現在的年青人來說,他們還有舅舅,叔叔,伯伯,阿姨等,而他們的下代這些親情已屬非常珍貴了,所以我認為以上這些至今離世,你應該放下手頭的工作,去送他們最後一程。
-
9 # qingyinfeixue
如果兩家有解不開的生死怨恨,你別認這個舅舅;既然你還叫一聲舅舅,葬禮不去送行,連人倫禮儀都罔顧,你們一家子就不配為人了!
-
10 # 手機使用者52768670458
我妹妹的老公公死了,我老公特地從外地趕回為他送葬,這不是因為我們和他公公有多親近,是禮儀,為了給我妹妹妹夫的面子,也是親戚交往的必不可少的。中國是個禮儀之國,向來將就禮儀往來,你舅舅去世,我覺得你去不去問題不大,但你父親沒回來參加喪禮感覺有點不盡人道,不知你母親以後怎樣面對孃家人,這是要斷往的做法呀
-
11 # 十點夜話
此問題一出,想必肯定是罵聲一片
被罵,這樣的結果其實一點都不意外,這是預料和情理之中的事情
在中國來說,百善孝為先,這裡的孝不單單只是孝順父母,要孝順的是長輩
自古以來有一句俗話叫:死者為大
也可能你相處的很融洽,而你回不去的原因是因為工作太忙或者是其他的事情,但這些都不是不回去的藉口。
人,立足於世,孝字一定要當先,從一個人孝不孝順就能看出來這個人的人品是怎麼樣的。
相反,如果人品出現了問題,那麼即便是你有通天的本領,領導們也不敢重用,遇到事情就偷奸耍滑,逃避責任,這樣的人誰敢用呢?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鄰里、親戚、朋友之間也是一個小小的江湖,如果連人與人之間的人情世故都不懂,那真的就是白來世上走一遭了。
你舅舅的去世,對你來說可能是小事,但是對於你舅舅的家庭來說,那就是晴天霹靂,天塌的大事,人家家裡發生這麼大的事,你和你爸都不露面(更何況還是這麼近的親戚),那人情世故這四個字,對你們來說沒有別的意義,也就單單是4個字而已。
而且,說句不太吉利的話,如果你家裡發生類似的事情,你能希望你舅舅的家裡人心甘情願的來你家幫忙?
所以,朋友,好好想想吧
-
12 # 果鄉農人
作為一個老農民,我也是很看重農村的人情關係的維護,舅舅在農村人眼中,有孃親舅大的講法,他要過世,你沒去是有些講不通。但我同樣也很反感,那些道德綁架的人,所以我覺得,這件事的原因是什麼,不瞭解別人的生活經歷,儘量別去批判他。你不去的理由,又是什麼?下面給大家分析下:
第一個情況:就是你和你父親也一樣在外地,這種情況下,你父親沒有回去,你也因為工作的原因,也離不開,自然就沒有回去了。
第二種情況:你在老家,但你沒有去參加,這種現象有一種可能,你不但和舅舅不親,並且他可能還曾經對你造成嚴重的傷害,讓你無法釋懷。就以這兩種情況我個人覺得,是情有可原的。
第一種情況不回的原因很多人並不瞭解,農村要是有人過世,會給在外出的人,帶來多少大的困擾。他們以為人說走就走,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就以我身邊前不久發生的例子來講吧,我一個親戚也就69歲,他本身有疾病,然後在上個月摔倒了,醫生也是講無救了,回家好好照顧他最後一程吧。
我這親戚和我家是很親的,我自然要回去,不過哪天回去就犯難了,因為誰也不知道他到底是哪天走。你要是回家早了,肯定是受不了的,那麼長的請假期,誰給你放。但要是回家晚了,也就可能趕不上。
我這親戚還算快的,他在被醫生宣佈要走之後,在他家人的照顧下,他有兩次家人都以為他不行要走了,結果他都挺了過來。我是在他第一次感覺他不行時,我爸打電話叫我回的,我剛好有空就回去了,回去後我一直守前半夜,後半夜其他堂兄弟來輪班,在第三次的時候他最終沒有挺過來。
這其中有個插曲,說來給大家聽下:(我另一個堂哥剛好是那天回來,他講了以前和老人去採石,他是老人的幫手,老人之所以前兩次不願意走,是沒有見到他,現在見到他了,老人可以放心走了。結果真讓他說中了,那天晚上半夜的兩點,老人和前兩次一樣,結果他沒挺過來)。這次我回去花了七天,他兒子工作辭了提前20多天回去,其他人也有回去1~3天,有人走不開也沒有回都有。
再說我奶奶,情況就更復雜了,當時她是堅持了一個月最終才走的,還好我有10來個堂兄弟,要不然大家都得累死(我們那在老人要走的時候,必須有人24小時看著,等他斷氣通知大家過來)。
這樣問題就來了,有人要是離家太遠,不知道老人哪天才能走,要是回去早了,工作說不定就沒了,也就自然沒有收入(沒有收入老人妻兒吃什麼,房車貸什麼辦)。要是回去晚了,現在可不像以前那天會停屍三天,通常就是最多一天,家庭條件好的,可能會用冰棺多停幾天。雖然現在交通發達,但是也有些人收入低,沒錢坐飛機,來不及回家送老人一程,也是可以理解。
第二種情況, 不回的原因這種情況,真的沒有什麼好講的,雖然講人走了,恩怨也就消失了,死者為大嘛。但沒有經歷過他人的疼,就不要輕易勸他人大度,你既然做出這樣的選擇,自然也有你的道理,何必在乎他人什麼想,什麼看,畢竟疼的又不是他們,漂亮話誰都會說幾句。
-
13 # 鄂硒農技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人世間,請問情為何物?只因為孃親舅大!當看到這個提問時,我就想說:“你真不懂事!”。你不懂事是有原因的,因為你父母給你帶了一個好頭。
舅舅是至親,正所謂血濃於水。在我們農村,親情比什麼都重要。特別是舅舅,等同於母親的位置,給我們的愛,也僅次於母親。下面,我給你講一個我親眼看到的故事。
這件事發生在我們村,村民姓王,娶了一個媳婦姓馬,男的多病,女的大腦有問題。當他們的孩子出生後不到一年,他們相繼去世了,這個男的有兩個哥哥一個弟弟,當他們夫妻去世後只剩下牙牙學語的孩子。但是孩子的收留成了最大問題,因為男人的哥哥和弟弟都不願收養,後來,王姓女人的哥哥知道此事後,毅然把孩子接去了他家,並把孩子改姓王,視如己出。
十幾年後,孩子養大了,考上了大學,而且有了體面的工作,他的幾位親伯伯叔叔想來認他,他氣憤的說,舅舅就是我的親生父親,你們什麼都不是!最後說得叔叔伯伯們臉紅耳赤,以後再也不提及認親的事。
作為舅舅,在外孫的心裡始終佔著很神聖很重要的位置,就拿我來說,我們離舅舅家不到一里地,記得我讀小學時經常要經過舅舅家門口,我有一個表哥和我年齡相仿,每當讀書放學後我就會去舅舅家玩,而且經常不回家。那時候農村經濟都不寬裕,舅娘有時候甩臉色看,舅舅都會護著我,他給我的愛可以說超出了母親。
在我讀初中時舅舅病故了,媽媽沒有告訴舅舅去世的訊息,當我放假回家知道後大哭了一場。媽媽知道我和舅舅的感情,但是她怕影響我的學業,我不怪她。直到現在,每次清明節,我都會去給舅舅掃墓,和舅舅說說心裡話。
說到最後,我希望你也是一個有情有義,珍惜而看重親情的人。一個知道親情、友情的人才會知道感恩、感恩社會、感恩一生中所遇見的人。其實,每個人都希望生活在具有人情味的世界,冷漠,不是為人之道!
-
14 # 三農堂廣訊
對於說舅舅也是我們比較親的人,因為這個舅舅是和母親是一個爹媽生的,所以我們也稱之為老孃舅,要說這個在農村裡還有一句俗話叫“三輩不離舅家門”,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這句話也是說舅舅的是比較親近一點的,有的人可能長大後,長相就有舅舅的雞糞相似度,有的時候脾氣也是一樣的,所以這個就是舅舅比較親的原因,像在農村裡還有著“姑舅親,輩輩親,打斷骨頭連著筋”的說法,這裡面也是飽含了很多的親情在裡面,這個就是舅舅和我們有多近了。
那麼對於說舅舅去世後,我們作為有良知的話,是一定要參加葬禮的,畢竟舅舅比較親,也有著舅舅大如天的說法,所以對於舅舅的去世,不管你是有多忙,我都感覺你要參加葬禮的,其次就是你的父親更要的,像我們老家這裡的風俗,這個外甥媳婦的親戚都是要去的,畢竟這些都是有講究的,你要是不去的話,肯定是要被人笑話的,肯定是不懂事的表現,所以啥事都要以大局為重。
-
15 # 董江波
不得不說,你和你父親,都不太懂事,這個懂事,真正的含義是,不懂人情世故。
舅舅,對於你來講,那是至親,對你爸來講,那也是小舅子,自己老婆的弟弟或哥哥。這是傳統意義上的親戚。
第一,對於長期不走動的親戚來講,哪一項事情,必須得出面。那就是喪事,而且,還是長輩的喪事。人死為大。你和你爸,在沒有特別不能出席的理由下,我直接沒去,你爸也藉口工作忙,不去。這個,真的失禮了。
這種事情,你和你爸,肯定要全部去的。當然,也包括你媽媽。
第二,一種極端的情況,你母親去世了,你舅舅其實年齡也六十多了,你和你爸在你母親去世後,其實跟你母親這邊的親戚,包括舅舅在內,基本沒什麼走動了。因為,失去了“母親”這個紐帶,這種不走動,也正常。這天下,有多少女婿,跟岳父母關係好的,那是少數。
但其他事情可以不去,甚至過年,也可以不走親戚,但有親戚去世了,那一定,還是得露面,得出席一下的。這是基本的禮節,否則,親戚就不再是親戚了。
-
16 # 農村小小李
舅舅去世,你父親在外地工作不去還情有可原,你如果在家不去參加葬禮,那麼有人說你不懂事就已經很客氣了,按照我們這裡的規矩,有叔叔伯父的都應該揍你一頓,你舅舅是你母親在這個世界上除了你們兄弟姐妹和你父親之外最親近的一個人,你不去難道你認為說的過去嗎?還有勸你一句,逢年過節的時候多去看看你妗子,或者是和你老表多走動一下,不然你母親百年之後,如果你的表兄弟心存不滿,到時候你會很難看。
舅舅死了我沒去,我爸在外地工作也沒去,有人說我不懂事,大家覺得呢?
你確實很不懂事,舅舅去世當外甥的即便是身在外地,能請假趕回去的,還是一定要回去的,更何況你在家不去,那就更說不去過去了,在我們菏澤農村,對於舅舅那是很嚴肅的事情,在農村婚喪嫁娶的事情之中,舅舅的地位都是非常高的,這一方面是因為血緣關係在那裡放著,還有就是,當你真正出現問題遇到困難的時候,你會發現能幫助你的只有那些至親,而表兄弟之間長大以後,互相幫襯那更是經常遇到的事情。
對於親戚關係你要明白一點,你如何對待親友,那麼他們就會如何對待你,你舅舅去世葬禮你不去,那麼等你二老百年之後,那麼試想一下他們來還是不來?
舅舅的葬禮,外甥不但要去,而在行禮磕頭的時候還一定要衝到到前面去,並且穿戴孝衣孝帽,這就是外甥應該做的事情,記得我二舅去世的時候,我在外地打工,父親一個電話我當天就回來了,或許你認為葬禮上面多你一個少你一個沒有什麼,其實確實也這樣,你去不去不會影響葬禮什麼,但是你不去那就是毛病,你去那是正常的事情,你不去就是有問題,這就是親疏有別。
在農村一般葬禮過後,在死者故去三年之後還會舉行一個祭奠儀式,到時候你務必一定要去,如果你再不去,那麼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你舅舅家這門親戚關係基本上也就短了。
-
17 # 元青
舅舅去世,外甥打幡。
你沒有去參加舅舅葬禮,你家的那一支幡誰來打?
孃親舅大。
雖然現在人們的親情淡薄,但是很多老禮既然延續下來,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們還是要遵守一下。
在過去,你結婚,你舅舅必須坐首席;你和父母分家,得請你舅舅來主持;如果將來你母親百年之後,你舅舅不出面,喪禮就無法進行。
所有的這一切,都在昭示著舅舅的身份和地位。
當然,你說,現在是新社會,地球離了誰都能轉。話是這麼個話,可理不是這麼個理。我們生活在一個人情社會,我們每個人不是一座孤島。人情社會,就像一個個圈子,每個圈子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則。
生活在圈子裡的每個人,都得遵守它。你不遵守它,行不行?當然行,圈子法則不是法律,你破壞它,不會收到法律制裁。但是,你任性地破壞了圈子法則,打破了它的平衡,就會受到圈子裡的人的譴責。比如,你媽媽以後在孃家怎麼抬頭?假如你媽媽百年後,孃家不來人,你叫老孃躺在棺材板裡如何安心?
農村出殯的時候,會有很多看熱鬧的人,這也是出殯的一道風景。他們除了嘆息朝夕相處的鄰居離去,他們更多的是圍觀評論。孝子哭的傷不傷心,媳婦哭得是不是真心?如果是男老的去世,他們就會評論外甥來了多少人,打的什麼幡。如果女老的去世,就會看孃家來了多少人。
雖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但是,在農村,人活一輩子,就是活一個面子。
舅舅是你的一個親人,無論在世時,關係如何。隨著他的離去,你們就天人相隔,如果有條件,就送老人家一程。畢竟,很多事情過去後,是無法彌補的。
我媳婦她奶奶前段時間去世,她的表弟表妹從全國各地飛回了老家。要說有事都有事,都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但是,老人從此離去,再無相見的那一天。晚輩跋山涉水的送長輩一程,除了讓老人走的安心,也算是報答老人曾看護過自己的恩情。
既然事情已經過去,後悔也沒有用。那就和舅舅家表哥表弟搞好關係,讓你媽媽還有個能回的去的孃家。
老人老了,特別懷念過去,別寒了老人的心!
-
18 # 梅來一夏
你們真的應該去,死者為大,這是他們在人世間最後幾天,從此天人永隔,世上只有一個名字存在。
基本上他生前認識的熟人,親朋好友,周邊不認識的鄰居,甚至曾與死者有過節的人,都會去祭拜弔唁,送死者最後一程,這是情義也是尊重。
普通百客都如此,何況死者是你的舅舅,又是你爸爸的舅哥,都是很親的人。最少兩個人回去一個也好呀!你們二個都沒有回去,這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
這樣你怎麼對得住你母親!對得住你舅舅!
我婆婆病亡時是十一月,四叔父子一家在外省做生意。年關正是生意興隆大掙錢時,再加上風雪相加,他們藉口高速路不通,一個都沒有回去。
大家都說他們家不做人氣,不近人情,我大哥更是憤憤不平,幾年都不理四叔家的人。說以後四叔死後,他也不回去。
別的事不回去沒關係,可原諒,但人死卻不能不回去。這是對死者的不尊重,也是看不起死者家人的表現。
再遠再忙也要趕回來,最少最少也應該派個家中成員回去。
-
19 # L李明浩
作為一名90後在校大學生,我表達一下我的看法,我本人就是農村的,農村有三親三不親之說,在農村裡一般來說至親就是舅舅、姑媽、姨,對於這三類人跟自己的親爹親媽有直系關係,這種血緣關係是無法消除的,所以這三類人是至親,而三不親是指自己姨父、舅媽、姑夫,他們是前面三類親人的配偶,一旦自己的親人去世之後,這跟他們也就斷了聯絡
自己的親舅舅去世,你爸不去尚情有可原,畢竟他們之間尚無血緣相連,而你當外甥的如果在條件許可的條件下仍未前去的話則有些太不懂人事了,都說孃親舅大,親舅如父子,這兩者是有著割不斷的血緣關係的。更何況舅舅家就是你親孃的根,也是你來源的根的出處。再說了,你去給舅舅弔喪上大禮也是間接重視自己親孃、給自己親孃裝臉的一種體現。如你不去弔喪,別人說不說你,你可以無所謂,但你娘以後在孃家會抬不起頭來,會被人揹後戳脊梁骨的,你說你這能叫做懂事嗎?
別人說你不懂事,還真有點恰如其分。因為你真的太冷漠親情了。想一想小時候,舅舅應該沒有不呵護,拿你當外人般的事吧,因為他懂得血緣親情,知道是你的長輩。
人生頭等事就是生命,所以迎接、送往生命已深入到了每個人的骨子裡,但你卻連死者為大這句話都沒理解透徹。在此真不知道你是怎麼做到這麼狠心的舉措。
事情已過,也不想再埋怨什麼,只是奉勸你一句,怎樣對待別人,總會有那麼一天,反過來被別人“回敬”回來的。到時候自己記得坦然面對就行。
-
20 # 若愚趣談
俗話說:“孃親舅大”,舅舅是母親的兄弟,從血緣關係上和叔伯沒什麼兩樣。雖然說起來,舅舅是外戚,但由於舅舅與外甥沒有利益衝突,舅舅與外甥的親近程度比叔伯都要好,當外甥遇到一些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時,都會求助於舅舅,舅舅也能盡力幫助解決。因此,在農村,如果外甥結婚,婚宴上舅舅是要坐上席的。鑑於外甥與舅舅的特殊關係,在舅舅去世時,按常理,外甥必須到場弔唁,而且要根據當地習俗寫一篇催人淚下的祭文以祭奠舅舅。
你說你舅舅去世,你爸在外地工作沒去,你自己也沒去,有人說你不懂事。對於這個問題,我是這樣認為的,如果你家和你舅舅的關係正常,不去肯定是不對的,假如你們家和你舅舅家曾經因為某些利益關係產生了隔閡,不去也不奇怪。但是,如果是小來小去的問題,真不應該把它放在心上,基本的禮儀還是應該走到。如果你們和你舅舅家沒有隔閡,平時走動的也少,那隻能說明你們一家人感情的冷漠。總之,正常情況下,舅舅去世,外甥必須到場,不到,就是失禮。
回覆列表
你要是無知小兒,說不懂事,大家理解,但看你會上網、會打字,還會提問,就不能用不懂事來說你了,你是無人性。
父母管教不了你,或才你不聽父母的管教,舅舅是可以削你的,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見到舅舅就像老鼠見到貓,規規矩矩的,不敢造次。像是以前在農村,母親如果和父親鬧矛盾受到了委屈,舅舅那可是連父親都敢收拾的人。
不知你爸安排你去沒,安排你去而你又沒去的話,等著你爸回來削你吧。如果沒有安排你去,你也沒去,這就是有其父必有其子,你倆是一路貨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