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銘玥木藝
-
2 # 笑傲江湖850
購買商品,15天以內官方降價,那是可以聯絡客服補差價的。正規大廠,像華為,蘋果,OV等,應該都可以,不過私人小店不好說哈。
-
3 # 小灰灰66511380
京東的價保好像還是給力的,我自營店給女兒買了個寫字桌2799,原價2999,然後過了一天,我看降價成2399了,然後申請價格保護,直接退了我900多,我都不知道這個到底是怎麼算的。。。。
-
4 # 欽弒丶
淘寶商家保價有說明的,以優惠券形式的降價不在範圍內,一部手機標價2000元,前幾天發的是減200優惠券,618發的是300優惠券,在此過程中標價始終不變,你怎能說它降價了。
-
5 # winke1
一般平臺要求商家限量放券的那種是不保價的,只有標價下調才有保價,搶了幾張半價券 fila一件300多衣服90多到手,特步鞋子20多到手,這種不可能保價的
-
6 # 舊叔筆談
關鍵詞:“資訊差”。
首先需要明確,618各大平臺手機一降再降的行為本身是一種正常的商業促銷策略,這點無可厚非。
然後針對在大促之前用相對高價購買了商品的使用者們來說,如果他們能及時彌補這個促銷“資訊差”,那麼完全可以不用吃虧。
以京東為例,它提供了完整的商品保價服務,向京東客服傳送“保價”或在“我的-客戶服務-價格保護”上就能看到,需要指出的是,京東自營非家電類產品7天內可以申請差價(部分特殊商品除外),自營家電類商品30天內可以申請差價。
所以使用者發現大促手機價格降了,只要是自營商品,7天內都可以直接申請報價,退還差價,這樣使用者完全不會吃虧。
但如果使用者沒有意識到這個“資訊差”,沒有保價的意識或不關注價格、不關注7天、30天時效,那麼使用者顯然就會吃虧了,畢竟相隔沒多久就花了比別人高的價格買了同樣的商品,心裡肯定會覺得不舒服。
除了古董,文玩等不可再生資源類的東西,商品幾乎都是到手就貶值,以電子產品最明顯,所以啊,,心態放輕鬆吧,,從你支付成功的那一刻,它就已經不值那些錢了,像手機類的東西我一般買完就不會再關注它的價格,,我覺得那好像沒什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