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山人茶語

    昨天坐計程車,看到司機師傅旁邊泡了一大杯茉莉花茶,出於職業習慣,就和司機師傅聊起了茶,他說平常老百姓喝茶大多就是解渴,茶好茶孬不重要,喝茶的儀式感不重要,只是單純的喝茶,而現在很多人都把茶喝出了文化,上升到了精神層面的享受,和我們這樣喝茶是不一樣的。

    顯然這屬於喝茶的另一個境界,我認為能夠將茶喝到精神享受需要滿足幾個條件:

    1、對茶有濃厚的興趣,能夠懂的去品茶,這是最基本的條件;

    2、喝茶環境的打造,營造一個茶文化的氛圍,如果條件不允許,那至少要保持周圍整潔,不要亂糟糟;

    3、要注重喝茶的儀式感,不同的茶有不同的泡法,這都是很有講究的;

    4、理順心事,讓心靜下來,心靜才能夠用心去感受每一泡茶的精華,才能享受茶帶來精神滿足;

    5、喝茶,獨飲得神,與人得趣,眾人談笑風生,二三茶友品茶論道,本身就是一種精神的享受。

    茶可以喝的很簡單,也可以喝的很複雜,只要能夠從中得到自己想要的感受就夠了。

  • 2 # 青雲器

    茶,首先是一種文化,在中國流傳3000多年。人生七雅中把列為七雅之一:琴棋書畫詩酒茶。茶道,修身養性,寧靜淡然,都是精神層次的提升。陸羽在《茶經》中說: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介紹了茶的出處與用處。經過後期文人墨客,儒,釋,道,諸子百家的推演和發展,形成了獨特的茶文化,吸引著社會各界人士並深受喜愛。

    大詩人范仲淹對茶的描述可以喚起愛茶人的意境:“黃金碾畔綠塵飛,碧玉甌中翠濤起”一壺清流,一碗碧玉,潤心潤喉。

    品茶,本區別於解渴,茶葉種類眾多,需要的水質,水溫不同飲茶的環境不同,同飲的人不同,會有不一樣的感悟。對人生的態度,對時局,對當下所處的環境,都會有一些明悟。最重要的是談的話題,古人云: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所以別讓文化落了俗套。

    茶文化講究:和,靜,清,寂,由於茶文化之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每個人的的境遇(欲)有別,不能一視而論,還是先從靜品比較合適。

  • 3 # 楚江123

    用幾句話概括一下!

    紫壺石臺青羅椅,

    嫋煙翠葉迷沉浮。

    穀雨早擷碧頭玉,

    蘭溪素水煮茶甌。

  • 4 # 輕文化

    其實品茶本身就是一種很有儀式感的事,一般來說品茶是一種較為優雅和閒適的藝術享受。品茶對茶本身有要求,對品茶的人也有要求。題主如果想要將品茶做成一件有儀式感的事可以先了解一下品茶的程式,瞭解茶葉,嚴謹的對待每一道沏茶的工序。記得有位朋友曾說,不是一件事給你儀式感,也不是別人能給你儀式感,只有自己能給自己的儀式感。

  • 5 # 三峽孬張

    普通老百姓懂茶的不多,即使有了茶,也未必講究水溫,講究器皿,只是用普通玻璃杯以開水沖泡作罷。幾大口一杯,雖非牛飲,卻只能叫喝茶,非飲茶也。

    由飲到品,古人多享受"吃茶"過程: 從純粹的滿足生理需求,上升為一種身心共同參與的雅緻活動。品茶之所以被視為一種藝術,定重在鑑賞與品味一一茶的製作工藝、色澤、香味、沖泡方式,是獨飲、對飲、多人共飲,妙趣各不相同。

    在各色人脈圈裡,於品茶中體味精神的享受和思想的昇華,對修身養性和學習禮儀有重要的作用。

    美學大師朱光潛先生曾有云: “喝茶當於瓦屋紙窗之下,清泉綠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飲,得半日之閒,可抵十年的塵夢。”

    想呀,精心地沏好一杯茶之後,舉杯品飲,於斯之茶道里暫時忘卻煩惱,休憩心靈,難道不算是品茶之最高境界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槐花涼粉是什麼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