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悅讀老師
-
2 # 不二小衲
這是個相互的問題,第一、自己具備教授天下英才的能力,第二、才是天下英才能來到門下,二者互為因緣,也互相成就
-
3 # 小智教育
意思是得到天下優秀的人才進行教育,這是第三種快樂。
(語出 孟子 《孟子·盡心上》之“孟子三樂”)
【原文】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者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者不與存焉。"
【譯文】
孟子說:"君子有三件快樂的事,(可是)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在,兄弟沒有病患,這是第一件快樂的事情;仰頭對天不覺得內疚,低頭對人不覺得慚愧,這是第二件快樂的事;得到天下優秀的人才並教育他們,這是第三件快樂的事。君子有三件快樂的事,而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
【作者簡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戰國時期魯華人,魯國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併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對於孟子的這句話,我早就想說兩句了,今天回答這個問題算是個機會吧。
孟子是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為人生三幸之一的。有一個英才學生,確實是幸運的,是幸福的。可是,幸運在什麼地方呢?幸福在什麼地方呢?
幸運在很容易教會,不用操心;幸運在英才一定有成就,不會毀了自己的名譽。幸福在學生成名了,自己的名聲會水漲船高;幸福在學生髮達了,可能會知恩回報。
我這樣想,當然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孟子是不會這樣想的。可是,如果現在還有人說‘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誰又能說我所想的不會是客觀事實呢?
孟子生活在古代,學生是由他選的,他可以說那樣的話,表達了發現英才珍惜英才的願望。今天的老師是不能再說那樣的話了,因為學生你是不能選的,英才也好,庸才也罷,你都得教。
都想教英才,英才能有多少?世間大多數是庸才,還有一部分是蠢才呢!這些留給誰教?
而且在我看來,把英才教好了並不算是太高明,能把庸才教好那才叫本事,要是把蠢才教好了,堪稱神教師!
而實際上,最最需要老師教的,並不是英才,而是庸才和蠢才。今天的老師再說‘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存在人格歧視嫌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