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阿德勒和弗洛伊德心理學有什麼不同?對現代都產生了什麼影響?

169
回覆列表
  • 1 # 心理諮詢師王旭亮

    在許多方面,阿德勒的人格理論是與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相對立的。鑑於弗洛伊德看到的總是陷於與社會或各個人相互衝突之中的個體,而阿德勒看到的卻是尋找友好、和諧的個體;弗洛伊德忽視了有關人生意義的問題和未來的理想對人生的作用,而阿德勒卻以這些問題作為他理論的核心部分;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看成是由一些常常相互衝突的不同結構部分構成的,而阿德勒卻把心理看作是幫助達到個人未來目標的有機整體。因此,他為他的理論選擇了“個體心理學”這一術語,而絕非存心用這一術語來暗喻人們是被私慾而激發去滿足生理的內驅力。相反,他意指各個人雖然是獨特的,但是他們都是以內心的和諧和力求與所有同伴相合作為其特徵的。

    弗洛伊德心理學對以後的精神分析流派起到了奠基的作用,在承認潛意識的作用下,其後繼者對其對其性驅力、本我、人格發展觀點、幼兒性創傷觀點加以摒棄和修正,他們更注重社會文化因素以及人際關係對人的影響,但大體的框架並未發生改變。主要包括克萊茵的客體關係學派(關注人際關係)、科胡特的自體心理學(關注自尊感),安娜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學(關注防禦機制),還有主要存在法國的拉康學派,還有以史託羅樓一批人搞的主體間性心理學(關注主客體的情感協調)。

    其實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也在精神分析的框架內,這裡還是就是榮格的分析心理學,雖然他們並不承認,但是後面的心理學家還是認為個體心理學和分析心理學還是和精神分析一脈相承的。

    很多人說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就談自卑,但是這太淺了,阿德勒對現代的影響應該是對人本主義和存在主義的影響。存在主義中談死亡、自由、孤獨、無意義,在自由中,核心是需要自己為自己決定和行為承擔最終的結果。這和阿德勒一樣相信人類是注重未來的(與榮格的信仰相同),至少部分地具有決定自己命運的自由和注重生命的意義。

    “創造性自我“對於人本主義的影響最大——阿德勒認為人類不是環境或遺傳影響的簡單的消極地接受者。相反,每個人都自由地作用與這些影響,按照他認為合適的方式組合起來。因而,即使兩個人的人格結構成分相似,但決不會存在兩個完全相同的人。我們在前面看到,某些有生理自卑的人經過補償,成為對社會有益的人。但另一些人卻形成了自卑情結,一事無成。在阿德勒看來,差別在於選擇。因而,遺傳和環境只是提供了創造性自我塑造人格的原材料。用阿德勒的話說,遺傳和環境僅僅提供了“個人按照自己‘創造’的方式用於建造生活態度的磚塊而已。正是他應用磚塊的的獨特方式------或者換言之,正是他對待生活的態度------決定了他與外部世界的關係”。

    還有弗洛伊德提出性驅力。弗洛伊德所提出的性不是指生殖意義上的性。弗洛伊德提出性的動力是“力比多”(libido),泛指一切身體器官的快感。

    性生活不等於生殖,“力比多”是性生活的真正動力。“力比多”是一種力量、本能,有時表現為性本能。比如,嬰兒的性生活就是從吸乳開始的,以後每個階段都有其不同的特徵。兒童以父母為物件的選擇傾向稱為:“俄 狄浦斯情結”“厄勒克特拉”,具體表現是男孩依戀母親、女孩依戀父親。到了青春期,“力比多”就導致孩子擺脫父母,去尋找新的性物件。弗洛伊德認為,治療精神病的工作在於解放“力比多”,使其擺脫對先前的迷戀,而以自我為中心,從而消除不良症狀。

    按照弗洛伊德的觀點,許多單個的本能都可以歸入兩類主要的內驅力下。一類是生的本能,通常稱為性愛(Eros)或性;另一類是死的本能,有時也被稱為破壞或攻擊的本能。本能源於伊底,但受自我的控制。每種本能都有它自己的心理能量形式。弗洛伊德用力比多一詞來表示使生的的或性本能起作用的力量,但他從未找到一個類似的詞來表示死的本能的心理能量。

    啥也是性慾驅使,幹什麼還要用“力比多”(libido),用性慾不就好了。

    其次,提出榮格也用了力比多這個概念,榮格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學家和分析心理學的創始者。主要著作有:《力比多的轉化和象徵》、《潛意識心理學》、《心理型別》、《分析心理學的貢獻》、《尋求靈魂的現代人》、《集體潛意識的原型》等。

    榮格所說的力比多是一種普遍的生命力,表現於生長和生殖,也表現於其他活動,在身體一切活動中需要尋找出路。可以說他的裡比多包括性的和營養的兩大類。

    弗洛伊德將力比多定義為包含於所謂的本我——精神內部主要的無意識結構——中的本能能量或動力。他指出這些力比多驅力可能與現有的文明行為規範相牴觸,這些規範在精神結構當中表現為超我。從眾求同與控制力比多的需要導致了個體的不安與紊亂,進而促使個體利用自我防衛機制將這些未滿足的,而且主要是無意識的心靈能量在其他形式當中得到釋放。而這一機制的過度使用可以導致神經症。精神分析的主要目的在於引導本我的驅力進入意識,容許它們獲得直接的滿足以減少患者對自我防衛機制的依賴性。

    在瑞士精神病學家榮格看來,力比多等同於心靈能量。二元性(對立)創造了心靈能量(力比多),且只有通過象徵才能表達自身,他是這樣論述的:“力比多在生命過程當中表現自身,並被主觀地認知為鬥爭與慾望。”

    別把弗洛伊德的理論看的如此膚淺,在當時的情況下,弗洛伊德理論假設中有不盡人意的地方,但是後來的心理學家都沒有把弗洛伊德理論完全推翻,而是在弗洛伊德開創的道路上繼續的探索。

    古典精神分析

    1、創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

    2、奧托·蘭克(Otto Rank,1884—1939)

    3、卡爾·亞伯拉罕(Karl Abraham,1877—1925)

    4、桑多爾·費倫茨(Sándor Ferenczi,1873—1933)

    5、西奧多·賴克(Theodor Reik,1888—1969)

    6、漢斯•薩克斯(Hanns Sachs,1881—1947)

    7、海倫妮·多伊奇(Helene Deutsch,1884—1982)

    8、弗朗茨•亞歷山大(Franz Alexander,1891—1964)

    9、保羅·費德恩(Paul Federn,1871—1950)

    自我心理學

    1、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1895—1982)

    2、海因茨·哈特曼(Heinz Hartmann,1894—1970)

    3、勒內·斯皮茨(Rene A. Spitz,1887—1974)

    4、瑪格麗特·瑪勒(Margaret S. Mahler,1897—1986)

    5、艾迪斯·雅可布森(Edith Jacobson ,1897—1978)

    6、埃裡克·埃裡克森(Erik H. Erikson,1902—1994)

    7、恩斯特·克里斯(Ernst Kris,1900—1957)

    客體關係學派

    1、創始人:梅蘭妮·克萊因(Melanie Klein,1882—1960)

    2、威爾弗雷德·拜昂(Wilfred R. Bion,1897—1979)

    3、漢娜·西格爾(Hanna Segal,1918—2011)

    4、赫伯特•羅森費爾德(Herbert A. Rosenfeld,1910—1986)

    5、威廉·費爾貝恩(William R. D. Fairbairn,1889—1964)

    6、哈里·岡特里普(Harry Guntrip,1901—1975)

    7、唐納德·溫尼科特(Donald W. Winnicott,1896—1971)

    8、邁克爾·巴林特(Michael M. Balint,1896—1970)

    9、奧托·克恩伯格(Otto Kernberg,1928—)

    10、馬蘇德•汗(Masud Khan,1924—1989)

    11、瓊•裡維埃(Joan Riviere,1883—1962)

    12、約翰·鮑爾比(John Bowlby,1907—1990)

    13、唐納德·梅爾澤(Donald Meltzer,1922—2004)

    14、保拉•海曼(Paula Heimann,1899—1982)

    自體心理學

    1、創始人:海因茨·科胡特(Heinz Kohut,1913—1981)

    2、恩斯特·沃爾夫(Ernst Wolf)

    3、霍華德·巴卡爾(Howard A. Bacal)

    4、肯尼思·紐曼(Kenneth M. Newman,1926—2017)

    5、約瑟夫·利希滕貝格(Joseph Lichtenberg,1925—)

    6、彼得·布林斯基(Peter Buirski)

    7、帕梅拉·哈格蘭德(Pamela Haglund)

    主體間性精神分析

    1、創始人:羅伯特·斯托羅洛(Robert Stolorow,1942—)

    2、創始人:喬治·阿特伍德(George E. Atwood,1944—)

    3、唐娜·奧林奇(Donna M. Orange)

    4、伯納德·布蘭德沙夫特(Bernard Brandchaft)

    拉康學派與法國精神分析

    1、雅克·拉康(Jacques-Marie-Emile Lacan,1901—1981)

    2、弗朗索瓦茲•多爾多(Françoise Dolto,1908—1988)

    3、讓·拉普朗什(Jean Laplanche,1924—2012)

    4、讓·彭塔利斯(Jean-Bertrand Pontalis,1924—2013)

    5、賽基·勒克萊爾(Serge Leclaire,1924—1994)

    6、基斯拉·潘果夫(Gisela Pankow,1914—1998)

    7、迪迪埃·安齊厄(Didier Anzieu,1923—1999)

    8、安德烈·格林(André Green,1927—2012)

    9、查理·梅爾曼(Charles Melman,1931—)

    10、雅克-阿蘭·米勒(Jacques-Alain Miller,1944—)

    這裡面還不包括榮格的分析心理學和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要知道這兩個人都曾經跟隨弗洛伊德學習過。

  • 2 # 生活來點心理學

    阿德勒是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曾追隨弗洛伊德探討神經症問題(可以說是當過弗洛伊德的學生),但也是精神分析學派內部第一個反對弗洛伊德的心理學體系的心理學家,後自創阿德勒心理學。

    阿德勒與弗洛伊德的異同

    相同點:

    1,都屬於心理學流派中的精神分析學派,即心理動力理論,對人心理的認識都是從自身經歷出發,其實從這個層面上來說,心理學的理論大多數都是個人經歷的結果,。

    2,都屬於經驗派,不論是弗洛伊德的潛意識理論,阿德勒的超越自卑,都很難從科學的角度和標準去證明,之前看過關於潛意識存在的一篇文章,但是忘了具體的內容,因為寫的也比較抽象,不容易懂,弗洛伊德提出來的潛意識雖然很難讓我們看到,但是真的解釋了很多內容,讓我們對自己的認識也提升到一個更準確的水平。

    3,精神分析雖然沒有大量的資料和證據去證明自己,但是卻可以幫我們解決內心的困惑,因為資料與我們沒有心理的聯結,我們接受他們以及用他們來說服自己,是比較困難的,更何況有的時候我們見到的資料是別人想讓我們看到的,也就是說資料也會說謊。

    4,雖然沒有人對這個進行討論,但是我還是想說一下,阿德勒的心理學理論是在對弗洛伊德心理理論的反思和反叛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這一點是隻要對精神分析有所瞭解的人都不能否認的一個前提。

    不同點:

    1,弗洛伊德的側重點在於將心理動力建構在性上,這是他所處的時代的特點,有人認為他的理論有點兒泛性論,心理動力或者心理能量,都是需要一個途徑與外界進行互動,他選擇的是性,並衍生出很多內容,比如說對性驅力的昇華,於是文藝、音樂等各種活動開始產生並發展,所以他的影響不僅僅是心理學,而是文化、生活甚至醫學等多個方面。

    2,阿德勒依然反對總是拿性說事兒,所以他對弗洛伊德的理論進行了發展,提出了個體發展的另一層,人的發展是有動力的,但不應該都是生理上的動力,阿德勒關注的是人的社會性動力,即追求卓越,尋求社會地位和權力,他結合自己的經歷,提出了超越自卑的概念,同時開始關注家庭子女數量以及出生順序對人發展的影響。

    雖然理論各有不同,但是本質相同,都承認心理髮展的動力性,只是關注點不同,這說明對心理學的認識越來越全面、完整。

    就我個人經歷的話,弗洛伊德的理論對我的影響更多。

  • 3 # 心理諮詢師空杯者

    我是先學的阿德勒個體心理學,後來接觸弗洛伊德經典精神分析(精分)。

    這裡有幾個關鍵關係需要知道,精分有分經典精分和現代精分,弗洛伊德的精分屬於經典精分,而阿德勒個體主義心理學屬於現代精分。

    弗洛伊德的經典精分就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以“力比多”為人生驅力的,而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是以“自卑”為驅力。

    經典精分是為了繁殖而不斷去奮鬥去努力,任何時刻都用性來解釋人的行為,而個體主義精分是人為了擺脫自卑而追求卓越。

    弗洛伊德算是精分的鼻祖,雖然用力比多來解釋人的心理有些牽強,但是還是在他的研究上擴充套件了很多現代精分。

    阿德勒個體心理學提倡的是個人獨立,然後走向合作,一個格局很大的心理學,但是由於人類基因的自私,導致此理想社會無法實現。

    現代精分裡包含很多內容,有比較出名的個體關係,還有拉康的力比多昇華。個體主義在整個精分來看並不是很受待見。

    但是因為現在社會已經不在為了生存而奮鬥,所以為了追求卓越的個體心理學慢慢的流行起來。

    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阿德勒的理論,畢竟他強調了人的主觀能動性,讓我們有人生的掌控感。

    推薦阿德勒理論通俗易懂的書籍《被討厭的勇氣》和《幸福的勇氣》。

  • 4 # 羅夏的生活日記

    相同點:都是精神分析學派。

    不同點:阿德勒和弗洛伊德最本質的不同點,也就是導致這倆好基友決裂的原因,是他們對於人格動力的不同見解。

    對於初學者而言,人格動力大致可理解為"驅使一個人行動、活著的內在動力"。

    弗洛伊德認為,人格動力是力比多——一個和性本能相關的動力指標。他認為,人的一切行為、心理現象,都是被潛意識裡被壓抑的性慾所驅使。

    阿德勒認為,人格動力源於人的自卑感。人這一生會被太多的人比下去,自卑感基本與生俱來,伴隨你直到死亡。因此,克服自卑感,活出自己,才是人生的動力與目標。

    你瞅瞅,人家阿德勒多麼積極,認為人是要克服困難向上的;而弗洛伊德的觀點讓人很悲觀:一切都是受本能驅使的,從這個層面上講,我們自己真的是無法控制自己。

  • 5 # 劉大瞬

    說實話,我頂看不上弗洛伊德,他就是個老色狼。他說一切都跟性有關,很明顯是在以己度人。

    當然我這個說法比較主觀,因為弗的作品我實在不想細看。

    阿德勒曾經是弗的學生,衣缽弟子,後來阿德勒也漸漸覺得弗不靠譜,於是自立門戶,開創了個體心理學,更具人文關懷。

    1879年馮特建立了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在這之前,心理學更多屬於哲學範疇。弗洛伊德與阿德勒生活的時代,心理學研究正從哲學向科學過渡。

  • 6 # 微暖的孫心理

    這個問題,我建議你去看看,《西方心理學的歷史與體系》。

    配圖是我在本科時候的專業書。

    雖然佛羅伊德和阿德勒都屬於精神分析學派,但是心理動力理論還是不同的。

    阿德勒反對佛羅伊德把性本能視為人類行為的根本動力。

    阿德勒的理論是以社會文化為取向的。他把社會的價值觀念、人的社會性視為行為的動力,並用“自卑感及補償” “自卑補償”等概念來表達人類行為的動力特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重症肌無力患者脾氣不好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