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真過癮

    溫度對小麥成熟期長短及粒重的影響

    據全國小麥生態試驗研究[29]結果表明,從抽穗到成熟期間的日平均氣溫與子粒蛋白質、賴氨酸及麵筋含量呈正相關(r=0.746;p<0.01,r=0.456,P>0.05;r=0.602,P<0.05);從同一點不同播期來看,各品種從抽穗到成熟期間的日平均溫度都表現為春播高於秋播,其子粒蛋白質、賴氨酸及麵筋含量,春播均高於秋播。從表8-34看出,石家莊等6站臺秋春播比較,春播含量均高於秋播,前者平均為14.42%後者為13.29%,同一地區不同播期條件下,也表現隨播期推遲蛋白質含量提高的趨勢。這是因為高溫影響小麥對氮的吸收、運輸和積累。溫度上升,增加了小麥子粒對氮的吸收量和吸收速度。尤其是在灌漿期較高的溫度促進了於粒的氮密集部分的發育。高溫還可縮短氮的積累時期,也增加了營養物質運送到子粒中去,因而使氮的濃度增加,子粒中氮的含量百分率也增加。  小麥蛋白質含量與氣溫年較差及抽穗至成熟期間的平均氣溫有密切關係[34],氣溫年較差yt與蛋白質含量xp成線性關係,即    yt=8.1316+2.8590xp (8——19)相關係數r=0.6774(F=10.681)。中國氣溫年較差的分佈是北部大、南部小,其高值在40℃以上,低值在20℃以下。小麥蛋白質含量也是北部大、南部小。海拔高的地區低於海拔低的,中國東部和西北大部分地區蛋白質含量最高,近13%以上,華北地區大多達12%~14%,長江流域和華南地區大多達10%~12%,西藏和四川盆地最少為8%~9%,這與中國氣溫年較差的地理分佈一致。  抽穗一成熟期的日平均氣溫北方地區高,南方低,海拔高的地區低,蛋白質含量與平均溫度的分佈基本一致(表8—35)。全國小麥生態研究指出,開花一成熟所經歷的天數也與子粒蛋白質呈負相關關係,開花灌漿經歷天數越長蛋白質含量越低,其原因是碳水化合物的累積增加導致粒重增加,蛋白質相對降低之故。

  • 2 # 每日一農經

    小麥即將成熟時,溫度本身都比較高的,高溫能加快小麥成熟的速度,能增加麥粒中的蛋白質含量, 不過高溫也是適當的高溫,有範圍的,超過範圍不但對小麥沒有好處,而且會對小麥造成減產,猛然高溫會快速蒸發土壤中的水分,使快成熟的小麥出現乾旱現象,促使沒有飽滿的小麥快速乾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河沿面片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