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h講故事
-
2 # 小方說遊戲
從古至今,隋煬帝在我們的眼中,可謂是一個昏庸殘暴,好大喜功,驕奢淫逸的皇帝。如果大家不去仔細的瞭解楊廣這個人的話,定會認為楊廣就像上文所說的那樣。但,歷史往往給人一種錯覺,讓人誤以為只有像秦皇漢武那樣的皇帝才稱得上是好皇帝,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美姿儀,少聰慧”。這是史書對年少時的楊廣的評價。楊廣十三歲時就被封為晉王,官拜柱國、幷州總管。二十歲已是平陳時領銜的主帥,當時的楊廣,風華正茂,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朝氣蓬勃。公元604年,隋文帝駕崩,隋煬帝即位。楊廣即位後,假傳隋文帝遺囑,逼迫自己的哥哥楊勇自盡,將楊勇處死,還將他的親弟弟楊秀貶為庶民,等等。
在我們看來,隋煬帝這樣做未免太過冷血無情。當我們反觀歷史上另一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算得上是開創了大唐盛世,歷史功績顯赫。但李世民即位時也曾親手殺了他的哥哥李建成,並且還順手殺了弟弟李元吉,還將弟妹據為己有。由此可見,李世民較之於楊廣,就冷血無情這一點,有過之而無不及。
楊廣在位期間,開完了他父親未完成的另外四條運河。如今的京杭大運河,有很大一部分是隋煬帝開鑿的。他還發展科舉取士。重儒,興佛,崇道,建東都,築馳道;嚴肅政制,整肅朝綱,保護典籍,興文倡武;平契丹,降突厥,親征吐谷渾,三徵高句麗,封貢日本,遠涉臺灣;安定西域,暢通絲路,開疆拓土,萬國來朝,確立帝國體系,號曰“聖人可汗”。就連李世民也感慨道“自古以來不過一兩代。”
但人無完人,即便那個人貴為天子,也不是完美的。不可否認,隋煬帝在位期間,修運河,開科舉…這些豐功偉績足以讓任何一個皇帝青史留名。但隋煬帝好像從來都沒有想過,他所做的大事百姓能否承受。也許是因為隋煬帝出身貴族,從未體會過民間的辛苦,以至於民間四處起義,他卻不以為然。這最終導致他最後的悲劇。
公元618年,隋煬帝楊廣被叛軍逮獲。楊廣本欲飲毒自盡,叛軍不許,遂將其縊弒。時年五十歲。這個野心勃勃的皇帝,一聲風光無限,受萬人跪拜,死後卻連個像樣的棺材也沒有用上,草草了葬。“隋煬不幸為天子,安石可憐作相公。”只希望他,來世不生帝王家。
-
3 # 錦城公子
相信很多人對隋煬帝楊廣的印象,還停留在好色、不學無術、殺父奪位。尤其是楊廣霸佔母妃宣華夫人和榮華夫人,被人廣為津津樂道。
這其中有多少的是真實的,早已經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但是從一個皇帝的角度來看,楊廣基本是一個好皇帝。因為評價皇帝的標準和普通人是不一樣的。下面從幾個方面來講。
很多人只是知道科舉制度(也就是現在的高考),未必知道這個制度真正開始於那個朝代,答案是隋朝。楊廣父子參考之前的一些制度,明確下詔書確定了科舉制度。後來,唐朝繼承了這個制度,併發揚光大。
科舉制度由多重要?在科舉制度之前,寒門子弟在社會幾乎沒有上升空間。仕途幾乎被世家門閥壟斷,意味著農民的兒子,永遠都只是農民。
科舉制度是封建時代所能採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選拔形式,它擴充套件了國家引進人才數量和質量,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層社會的人士進入統治階級,科舉制度的發展,才有後來唐宋文明的發揚光大。
楊廣在位時,將大運河大幅度擴修並貫通至都城洛陽且連涿郡,在當時,楊廣的意圖是維護國家統一和中央集權。這正是每一個合格皇帝應該做的事。
除此之外,大運河還有很多積極的作用。首先運河和貫通促進了南北經濟的發展和文化交流。其次大運河本身是一個非常偉大工程,是中國文化地位象徵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遺產。
這個工程唯一的不足之處是,確實耗費套太多人力和物力,過於勞民傷財。以至於後來人們對楊廣的負面評價,很多都是來自於,修建運河是勞民傷財的批評。
隋朝之前是魏晉南北朝,中國遭受了長達300多年的戰亂,百姓民不聊生,南北對立已久,統一是大勢所趨。雖然隋朝統一了南北,但是南方並不完全服從隋朝的統治,經常發生叛亂。
在這樣的情況下,楊廣多次下江南,展示國威,穩定南方。而且還減免南方百姓的賦稅促進南方百姓安居樂業。但是建造的龍舟過於奢侈,整個巡遊過程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對國庫經濟影響很大,尤其是後兩次下江南。
-
4 # 淮西爾雅
隋煬帝為政舉措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對外用兵,二是各種工程建設
外用兵主要有:攻滅吐谷渾、討占城、征討契丹,大宴突厥、征討流求、三徵高句麗
對外用兵中攻滅吐谷渾、討占城、征討契丹,大宴突厥、征討流求都是開疆拓土,從長期來看,這些征討所得領土,也是中國現金國土的重要組成部分。
工程建設主要有:建設東都(洛陽城),修建大運河,修建北方防禦工事。建設洛陽城是經濟重心南移的必要措施,從後來朝代的發展來看也是必要的;而大運河的從建成到清朝,一直是南北經濟溝通的大動脈,可見其必要和重要性。而防禦工事也是防止北方遊牧名族南侵的必要措施。
從個體市政措施來看都沒什麼問題,那麼隋王朝為啥又會滅國呢?個人認為主要原因是這些工程太集中、太緊湊、超出了這個時間段的人民的承受能力。導致農民起義爆發。就這點看,隋朝和秦朝頗有相似。
而對隋煬帝有個中肯的評價:其罪也彰,其功也卓,弊在當代,利在千秋。
-
5 # 唯和唯一
隋煬帝楊廣是隋朝第二位皇帝,對於我們來說,瞭解的隋煬帝,多是通過小說《隋唐演義》和評書《說唐》中描寫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暴君,品德敗壞、弒父害兄、好大喜功、貪慕虛榮、窮奢極欲,與禍國殃民的商紂王、焚書坑儒的秦始皇相提並論。
然而,事物是一分為二的,歷史上真實的楊廣是一個複雜的人物,在他當政期間,也完成了幾番大事業,也可算作有大作為。其罪可彰、其功也卓,客觀地說其功業至少不比秦始皇差。
後來,"百家講壇"上,蒙曼老師在講座中對隋煬帝楊廣進行客觀點評,楊廣少年英俊、聰明多才,年紀輕輕就被封為晉王,參加過消滅陳朝,陰謀奪位。在位期間,修建隋朝大運河,營建東都洛陽,開創科舉制度,頻繁發動戰爭,西征吐谷渾,三徵高句麗,濫用民力、窮奢極欲,引起十八路諸侯,六十四路煙塵的造反,導致了大隋政權覆亡。
其實,楊廣也是一個極有心計的人,他通過表象迷惑了皇帝皇后,陰結張衡、楊素等人算計定策,贏得帝位。所以可以說他既聰明又殘暴。他的無休止的徭役兵役、急功近利,好大喜功,使國家陷入戰爭泥潭,致使不滿的士兵發動兵變,各地紛紛起義造反。
開鑿大運河將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五大河流連線起來,使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連成一片,連線了兩個文明,促成了國家的統一,為朝廷的和平強盛打下了基礎。
開創科舉制,促進了古代選官用人制度和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並興辦學校,訪求遺散圖書。
隋煬帝楊廣還是一位非常有才情的皇帝,要不,怎麼能寫出:“寒鴉飛數點,流水繞孤村。斜陽欲落處,一望黯消魂。”的優美詩句呢!
-
6 # 三十七畫生
隋煬帝給人留下的印象更多的是電視劇中驕奢淫逸,弒父,弒兄,橫徵暴斂,只顧享樂,到處徵美女好色的一個昏君。在這一點我和大家的看法一致的,是個昏君。
但是,同時我也認為隋煬帝是一個有抱負而且也確實有所建樹的皇帝。建造人工運河我相信絕不是隋煬帝為了遊玩而開鑿的,而是為了通航運,發展國力所建,並且直到今天依舊有其作用,其意6義不言而喻。其次,徵高麗也顯示出隋煬帝想開疆拓土,建立功業的雄心。
從以上就可以看出隋煬帝絕不單單是一個沉迷酒色,聲色犬馬的昏君,而是一個有抱負的君主,這點來看他又失為一個好皇帝。但是,隋煬帝犯得一個最大的錯誤就在於他只顧一味的想實現自己的雄心,卻忽略了對國家整體實力的認識,對當時整個社會的人力、財力、物力沒有一個正確的瞭解和認識,原本剛經過戰亂穩定不久的隋朝更需要的是休養生息,隋煬帝卻過度的勞役百姓,橫徵暴斂,導致超過了整個社會的承受力,給百姓帶來了深重的苦難,再次把社會拖入戰爭的泥潭。
所以說在促進社會發展和進步方面來說,隋煬帝算得上個好皇帝,但是就改善人民的生活來說,他又是個不好的皇帝!
-
7 # 老劉講史
不是,隋煬帝楊廣,又名楊英,小字阿摩,公元581年封為晉王,在南下滅陳和抵禦北方突厥的過程中,他立有大功,並籠絡了一批人材,一心要取代兄長楊勇的太子地位。楊勇由於生活奢侈,漸漸失去了隋文帝的歡心。楊廣就迎合文帝的心意提倡節儉,偽裝出生活儉樸,不好聲色的樣子。每當文帝到他府中,他就把濃裝豔抹的姬妾鎖進裡屋,王府中只安排幾個又老又醜的婦人,穿著粗布衣服,在左右侍侯,他又故意將樂器的弘弄斷,使樂器上佈滿了灰塵。放置在引人注目的位置上。文帝見了以為楊廣象自己,十分稱心。有一次,楊廣外出狩獵,正逢大雨。侍衛給他送上油衣(雨衣),他拒絕著說道:“兵士們都在大雨中淋著,我一人豈能穿上獨自避雨呢?”文帝聽了以為楊廣還具備仁愛之心,日後能成大事,更加喜愛,與此同時,楊廣又勾結和楊勇不和的越國公楊素,在文帝和獨孤皇后面前極力中傷楊勇,誣陷楊勇在文帝生病期間,說他盼望父皇快死。文帝聽後逮捕了楊勇,於公元600年廢為庶人,改立楊廣為太子。楊廣篡位的第一步成功。
-
8 # 老楊來自農村
我還是認為隋煬帝應該算個好皇帝,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人和絕對的壞人,之於那個年代, 他的行為給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但是一千多年後的今天,再看他的所作所為,我們就會發現:隋煬帝很可愛!
隋煬帝,姓楊名廣,隋朝開國皇帝隋文帝楊堅的次子,在弒父殺兄的疑雲中登上帝位。隋煬帝被稱為暴君,歷史上對他的評價爭議頗多,
在位時,修馳道、掘長塹,四方巡遊,宣揚國威,加強統一;為更有效地控制關東和江南地區,營建東都洛陽;開鑿運河,打通南北水路交通,順應並推進了經濟重心南移的歷史大趨勢;積極進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創設和改革,積聚了大量財富,隋亡時,“天下儲積,可支五十年”,正如宋元時人所云:“古今稱國計之富者,莫如隋。”我們且看隋煬帝的功績:
1.平定南陳,一統天下,結束了自三國以來近四百年的戰亂局面,令分裂了近二百年的九州重鑄為一體,更讓中原百姓從三四百年之久的戰亂時代中脫離出來。
2.最先開鑿了世界第一長的南北大運河,弊在當代,功在千秋。
3.開疆擴土五萬裡,建立了“過於秦漢”和唐宋的遼闊疆域。
4.最先倡行進士科,創立了影響中國後世千餘載的科舉制度,為中國古代選拔人才開創了一條明路。
5.頒佈了“無隔夷夏”的開放政策,熱情接待外國使團,並積極對外派出使者,大大促進了民族融合和華夏文明與外界的交流。
6.東征西討,令四夷臣服。大隋在楊廣執政時期萬國來朝,中原百姓一千五百餘年來的“天朝上國”意識自此而始,之後更成為每一位中中國人心底的驕傲,並進一步演化為如今已然穩固濃郁的民族自豪感。
隋煬帝創造了豐功偉績,也因暴虐、奢侈、荒淫及個人性格缺陷給廣大民眾帶來深重苦難。正如晚唐詩人皮日休《汴河懷古》詩所云:“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
9 # Sylar弈
隋煬帝作為中國歷史有名的亡國之君,他的名聲甚至和夏桀、商紂等殘暴之君比都有過之而無不及,那麼導致隋二世而亡的隋煬帝到底算的上好皇帝嗎?
如果把隋煬帝籠統的歸納為“昏君”,其實只能說他是歷史的門外漢。隋煬帝的年號是“大業”,他的內心確實想要做一個有為的君王,而非暴君和亡國之君。他接手的帝國欣欣向榮,實力雄厚,他本人有超強的戰略眼光和設計能力,極高的才幹和富裕的帝國,看起來隋煬帝拿了一手好牌,但是他的結局卻是身死國滅,令人感慨!
隋煬帝的結局令人扼息,這也給了後人一個歷史典型反面教材,隋煬帝這麼優秀的戰略決策為何最終導致王朝快速滅亡呢?他的最大問題就是不惜民力的急於求成,這是隋煬帝天生的個性缺陷,相比於唐太宗就溫和的許多,隋煬帝的所做所為極大消耗了國家的實力和人民的忍受度,最終隋朝在人民的暴動中走向滅亡,也讓唐太宗深刻意識到何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
10 # 旭日吳剛
歷史上的“煬”不是一個好皇帝的諡號,“好內遠禮曰煬,去禮遠眾曰煬,逆天虐民曰煬,好大殆政曰煬,薄情寡義曰煬,離德荒國曰煬。”隋煬帝的這個諡號是唐高祖李淵給的,按說李淵和隋煬帝還是表親關係,但隋煬帝執政期間,李淵過的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幾次都差點掉了腦袋,最後不得已也是天下大勢所趨,最終舉起反隋大旗,走上了唐朝的開創之路。
今天讓我們來評價隋煬帝,其實就如同評價許多歷史上有名的人物一樣,我們要站在他的角度,站在當時社會的角度,站在歷史發展的角度等一系列的角度來評判,如果只是站在某一個角度去評判,就有失公允,因而對隋煬帝來講,首先他不是一個好皇帝,他沒有考慮到當時老百姓的承受能力,沒有站在皇帝最根本的執政理念去完成它的歷史使命,那就是首先要解決當時老百姓幸福生活這一最大的歷史課題,它沒有完成好,也就決定了他的命運;其次,他是一個敢做敢為,敢為天下先的一個皇帝,它開創完善的科舉制度,一直延續了上千年的歷史,為中國社會,選拔出了一批批的傑出人才,使得寒門也能身穿朱紫,走入上流;第三,他是一個胸懷大局的皇帝,建東都,修運河,其實啊,這個不是像老百姓QQ相傳的,為了滿足自己私慾遊玩而所做的,他都是為了打破關隴集團對皇權的包圍,更加有力的對東西南北加強中央集權統治,而採取的最有力措施;第四,他是一個有著大漢天子風範和權威的皇帝,他對於異族的征伐,結束了魏晉南北朝以來漢人柔弱被欺的局面,本人也被尊稱為天可漢,使得中華的版圖更加的牢固和廣袤。因而我感到隋煬帝在歷史的長空中如同一道靚麗而帶有破壞性的流星,他在歷史的黑暗的長空中留下了自己靚麗的弧線,但也給同時代的社會和老百姓造成了巨大的傷害,也給後世的人們留下了沉痛的教訓,成為教科書式的帝王,千秋功過都由後人去評說吧!
回覆列表
不管是從過程還是從結果上來講,楊廣肯定都不能算是好皇帝。徵高句麗,挖運河,死了太多人,百姓苦不堪言,葬送了隋王朝。因此,肯定不能算是好皇帝。
但是他也不會是現在史書上寫的那樣荒淫無道,全部否定。首先,他多次出征高句麗,從出發點上來看,確實沒錯。一方面,臥榻之床豈容他人酣睡,另一方面,防止高句麗與北方遊牧民族勾結,腹背受敵。之後李世民、李治都多次討伐高句麗,最終才把高句麗打殘,滅國。只不過可能他確實沒有領兵才能,或許過於急迫,或許出於其他原因,多次無功而返,損兵折將。
開科舉。從曹丕用陳群的九品官人之法以後,“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世族壟斷把持選官制度,中央集權收到世家大族的嚴重挑戰,在隋朝也不例外,最後之所以能被唐朝取代,除自身原因外,關隴世家對唐的支援有很大原因。正是看到了這一點,因此才開科舉,選寒門世子取代門閥士族。只不過太急了,如果能休養生息,善待世族百姓,一步步中央集權,三五代以後逐步改革,或許會成功。
開運河,促進了南北方之間的交流,消除了南北對立甚至敵視的局面,也加強了南北之間的物資交流,之後的朝代定都北方,糧食等物資都是從運河運輸。因此,開運河意義重大,功在千秋。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如果一個皇帝只完成了上述任何一件事,那他都算有功,可惜他一個人就完成了三件事,還在短時間內。所以,他只能身死國滅。